美国行之三——纽约1(2024.11.)

万老师

<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9日-11日是周末加放假共三天,维宏安排我们去纽约玩。9号上午我们打的到了纽黑文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大屏幕上滚动显示各个车次和进站口。</p> <p class="ql-block">穿过地下通道去到自己要去的进站口。</p> <p class="ql-block">火车停靠在站里,我们上车了。美国的火车票是没有纸质车票,没有车次、车厢号和座位号的,乘客自己去找合适的车次上车,找就近的车厢和座位随便坐。车上会有列车员来检票,然后把纸质车票放在你的座位椅子上。</p> <p class="ql-block">经过2个小时,我们到达了纽约中央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纽约中央火车站还是很大的,但乘客似乎不是很多。</p> <p class="ql-block">是该吃午饭的时间了,我们就在站内的饭店吃饭。在美国能吃饭的地方不多,不像在中国,到处都可以找到吃饭的地方,所以很多人都是在车站内解决吃饭问题。</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午餐。</p> <p class="ql-block">纽约中央火车站的大门外,还是很高大的,很有气派!</p> <p class="ql-block">一出纽约中央火车站,就看到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一派繁华盛景。</p> <p class="ql-block">维宏在联系网约车送我们去预订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中央火车站在市中心,周围很繁华,高楼林立,路上车很多,但堵车严重,车只能慢慢行走。</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纽约预约的酒店“Archer Hotel”。</p> <p class="ql-block">本来我们2大1小3个女人只要一间标间房就可以了,结果酒店给我们安排了2个大床单间,每间房每天400美元,2间房每天就得800美元,坐2个晚上得花800$*2=1600$*7.3=11680人民币元,真贵啊!!维宏与柜台服务员商量换房也不行,只有咬牙住下了。</p> <p class="ql-block">纽约(New York),隶属于美国纽约州,是美国第一大城市、2024年全球最富有城市。纽约位于美国东北部沿海哈德逊河口,频临大西洋,属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总面积778.16平方千米,下辖5个区,市政厅驻曼哈顿市政厅公园内。截止2023年,总人口为825.80万人。</p> <p class="ql-block">安排好住宿后我们就上街去游览纽约市中心了。</p> <p class="ql-block">纽约原为印第安人居住地区,1524年,意大利人来到哈德逊河口,1626年荷兰人从印第安人手中买下曼哈顿岛,在近哈德逊河口一角地,辟作贸易站,称为“新阿姆斯特丹”。1664年,被英国夺占,改名纽约,范围扩大到临近陆地和长岛等处。1686年,设纽约市。1789年,纽约为美国临时首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在此就职。20世纪20年代初,纽约超越伦敦,成为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纽约城市再次繁荣,成为世界级大都市。</p> <p class="ql-block">纽约市是美国乃至全球的经济、贸易、文化和传媒中心之一,华尔街被称为美国经济的晴雨表。纽约拥有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等120家高等教育机构及2000家艺术和文化机构,是全球电视、广告、音乐、报纸和图书出版业中心城市,也是北美最大的媒体市场。纽约交通便利,公路网密布,公共交通发达,拥有肯尼迪国际机场等三个国际机场,纽约港是北美洲最繁忙的港口。有时代广场、自由女神像、中央公园、大都会博物馆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根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数据,2023年纽约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2857.38亿美元(按官方年均汇率折合约90602.11亿元)。</p> <p class="ql-block">路边有一个打击乐器唱歌的街头艺人,地上鼓的前面放着一个口袋装钱。</p> <p class="ql-block">路两边的高楼大厦使中间的道路显得很窄,很拥挤。</p> <p class="ql-block">路边卖小商品的摊子也很多。</p> <p class="ql-block">还有卖吃食的小摊。</p> <p class="ql-block">路边很多商店,我们进去逛逛,进商店的游客较多,尤其是儿童商品店客人很多,店里商品很多,琳琅满目,我给淇淇买了一个安娜公主作为圣诞节礼物送给她(视频)。</p> <p class="ql-block">两旁高楼林立,高楼的2-5层密布的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各式各样的广告。</p> <p class="ql-block">我觉得最好玩的是,在马路上跑着一些脚踏三轮车,有些三轮车布置得很漂亮,装有彩灯。看上去坐的人还不少。</p> <p class="ql-block">晚上游览纽约市中心(视频)。</p> <p class="ql-block">街上的人可真多啊!</p> <p class="ql-block">在街上有一些人装饰成童话人物来找人拍照,然后你给点小费。</p> <p class="ql-block">纽约真不愧是美国第一大城市,不愧是全球最大的大都市!</p> <p class="ql-block">到了最热闹的时报广场(也叫时代广场),维宏忙着照相。</p> <p class="ql-block">淇淇也摆好Pose等我们给她照相。</p> <p class="ql-block">在淇淇旁边有一个流浪汉,看架势他晚上就要睡在这里了。</p> <p class="ql-block">纽约时报广场(Times Square),别名时代广场,是美国纽约市曼哈顿的一块繁华街区,被称为“世界的十字路口”。原名为朗埃克广场,后因《纽约时报》早期在此设立的总部大楼,因此更名为时报广场。由于其高知名度,世界上不少的商场或建筑物取名为“时代广场”,时代广场这个名字就此深入人心。</p> <p class="ql-block">时代广场附近聚集了近40家商场和剧院,是繁华的娱乐及购物中心。百老汇上的剧院、大量耀眼的霓虹光管广告以及电视式的宣传版,已经深入成为象征纽约的标志,反映曼哈顿强烈的都市特征。走近时代广场,四周是色彩绚丽的霓虹灯和街头艺人,随时播放着新闻、歌曲、MV电视节目的大屏幕,足以震撼每个人的眼球。时代广场是纽约市唯一在规划法令内,要求业主必须悬挂亮眼宣传版的地区。包括美国广播公司在内的世界多家媒体都在时代广场设有演播室和新闻中心。</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时代广场最中心,最热闹的地方,有个台阶区,很多人在这里休息和照相。淇淇可喜欢这里了。</p> <p class="ql-block">淇淇手抱我给她买的安娜公主的玩具炫耀。</p> <p class="ql-block">这个塑像是中校弗兰西斯•P•达菲(1871年5月2日-1932年6月26日)天主教牧师,第165步兵团牧师、第69任纽约市长;曾参加过西班牙美洲战争、纽约国家警卫队、墨西哥边境世界大战,获杰出服务十字勋章、杰出服务勋章、奇特的十字勋章等。</p> <p class="ql-block">时代广场上路边的表演,吸引了很多人观看(视频)。</p> <p class="ql-block">这是10号早上从我所住的房间拍摄的酒店周围的环境。</p> <p class="ql-block">纽约真是寸土寸金,市中心基本上都是高楼大厦。</p> <p class="ql-block">9号晚上坐观光车游览纽约的市景(视频)。</p> <p class="ql-block">夜游曼哈顿大桥(视频)。</p> <p class="ql-block">2月10号上午我们计划去的地方是中央公园。</p> <p class="ql-block">在中央公园前面有一个儿童游乐场,好多小朋友在这里玩耍。</p> <p class="ql-block">淇淇在游乐场玩耍(视频)</p> <p class="ql-block">中央公园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区,南起第59街,北抵110街,东西两侧由第五大道和中央公园西大道所围,面积达3.4115平方千米,园内步行道总长93千米。</p> <p class="ql-block">中央公园最初并未被纳入1811年的城市规划。19世纪中叶,纽约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扩张,对开放空间的需求日益增加。1853年,纽约州议会划定了从59街至106街的2.8平方千米土地作为公园建设用地,成为曼哈顿岛上最大的公园。在1857年至1858年间,该土地上的原有居民被迁移,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工作。1859年冬天,公园首次向共众开放。</p> <p class="ql-block">1860年至1973年间,工程取得进展,最终于1873年正式完工。然而中央公园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面临衰落和维护问题。直到1934年,纽约市市长弗雷罗•瓜迪亚采取行动,联合相关部门整顿公园,并进行了重新设计和建设。在罗斯福新政期间,公园获得了资金和公众捐款逐渐恢复活力。自1980年起,非营利组织“中央公园保护协会”接管了公园的日常营运,并负责培训其他公园的管理人员。截止2013年,中央公园的年预算为6500万美元,其中75%来自私人捐赠。</p> <p class="ql-block">这是1864年建的房子。</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很大一个草坪,绿油油的很让人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10号下午去参观的是美国赫赫有名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是美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世界著名博物馆,位于美国纽约第五大道的82号大街。占地面积为13万平方米,收藏有300万件展品。</p> <p class="ql-block">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回顾了人类自身的文明史的发展,与中国北京的故宫、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法国巴黎的卢浮宫、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并称为世界五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2018年12月18日,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2018世界品牌500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排名第307。2024年7月3日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正式向柬埔寨政府归还了14件文物。</p> <p class="ql-block">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有3大镇馆之宝:</p><p class="ql-block">1.丹铎神庙(The Temple of Dendur)‌</p><p class="ql-block">位于埃及艺术展区131号展厅,是一座约2000年历史的古埃及神庙。因阿斯旺水坝建设,埃及将其赠予美国,现整体搬迁至博物馆内,成为最具标志性的景观之一。</p><p class="ql-block">特征:唯一完整迁移至海外的埃及神庙,兼具历史价值与建筑艺术性。</p> <p class="ql-block">‌丹铎神庙,也称典德尔神庙,约建于公元前15年至公元前10年,古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凯撒统治古埃及时期,距今2000多年的历史。丹铎神庙除了祭祀功能,更是古埃及人对自然世界认知的一种表达,外墙上雕刻着罗马皇帝向神明祭奉贡品的图景。</p> <p class="ql-block">2.中国元朝《药师佛法会图》壁画</p><p class="ql-block">位于亚洲艺术展区206号展厅,创作于元朝(约700年前)描绘药师佛法会场景。色彩保存完好,细节丰富,是罕见的元朝大型壁画精品。</p><p class="ql-block">特征:代表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巅峰,且保存状态极佳。</p> <p class="ql-block">3.《华盛顿横渡特拉华河》‌画</p><p class="ql-block">作者‌:德国艺术家埃玛纽埃尔·洛伊茨。</p><p class="ql-block">‌创作时间‌:1851年。</p><p class="ql-block">‌画作内容‌:描绘了1776到1781年北美独立战争中的一场经典战役——特伦顿战役,华盛顿将军率领军队横渡特拉华河的场景。</p><p class="ql-block">‌画作意义‌:这幅画不仅展现了美国精神的象征,也是德裔美国画家洛伊茨的杰作。</p><p class="ql-block">这些珍贵的文物不仅展示了不同文化的魅力,也让人们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为世界级的艺术殿堂,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值得每一位艺术爱好者探访。(注:因没有找到这幅画,用其他照片来作说明,请谅!)</p> <p class="ql-block">《弗朗切斯科•博凯塔半身像》</p><p class="ql-block">大理石</p><p class="ql-block">维托利亚是当时威尼斯首届一指的雕塑家,因其开创新性的肖像半生像而收到同时代人的赞誉。这块大理石曾经安放在威尼斯贵族弗朗切斯科•博凯塔的墓上。</p> <p class="ql-block">《阿尔菲斯和阿耳忒弥斯》</p><p class="ql-block">大理石</p><p class="ql-block">在罗马神话中河神阿尔菲斯追求仙女阿耳忒弥斯,直到她变成喷泉。这个组雕刻在佛罗伦萨附近的皮亚迪里波里的别墅的一个喷泉上方。</p> <p class="ql-block">《透明釉钴蓝花瓶》</p><p class="ql-block">中国,清朝(1644-1911年),康熙时期(1622-1722年),18世纪初</p><p class="ql-block">透明釉钴蓝彩瓷(景德镇瓷)</p> <p class="ql-block">《粉蓝釉钴蓝花瓶》</p><p class="ql-block">中国,清朝(1644-1911年),康熙时期,(1662-172年),18世纪初</p><p class="ql-block">粉蓝釉钴蓝透明釉瓷器(景德镇瓷)</p> <p class="ql-block">《吉祥花罐》</p><p class="ql-block">中国,清朝(1644-1911年),乾隆时期(1736-1795年),18世纪。</p> <p class="ql-block">《插着梅花和鸟的花瓶》</p><p class="ql-block">中国,清朝(1644-1911年)</p><p class="ql-block">彩绘瓷釉(景德镇瓷)</p><p class="ql-block">本杰明•阿尔特曼遗贈,1913年</p> <p class="ql-block">《带有吉祥花篮的盘子》</p><p class="ql-block">中国,清朝(1644-1911年),康熙时期(1622-1722年)</p><p class="ql-block">透明釉上五彩瓷(景德镇瓷)</p><p class="ql-block">本杰明•阿尔特曼遗赠,1913年</p> <p class="ql-block">《特努斯被埃涅阿斯挑起战争》,约1764年</p><p class="ql-block">何塞•曼努埃尔•德拉•塞尔达,墨西哥</p><p class="ql-block">瓷器托盘</p> <p class="ql-block">《钉十字架》,约1400年</p><p class="ql-block">斯达凡诺•达•维罗纳(斯特凡诺•迪•乔瓦尼•达•阿尔博西奥•迪,法国)意大利人,</p><p class="ql-block">木板上蛋彩画,金底</p> <p class="ql-block">《名望的胜利》,约1449年</p><p class="ql-block">乔瓦尼迪塞尔乔瓦尼吉迪(称为谢盖)意大利人</p><p class="ql-block">木板上涂有蛋彩、银和金</p> <p class="ql-block">《天使报喜》(又名“圣母领报”),</p><p class="ql-block">约1445年</p><p class="ql-block">巴莱尔赫托格(Baerle-Duc)</p><p class="ql-block">这幅木板油画以其鸟瞰视角和户外场景而著称。玛丽在教堂门口受到加百列的欢迎,她不仅是受胎告知的接受者,也是教会的化身。建筑是罗马式(右)和哥特式(左)的混合体,象征着基督的降临和从犹太教到基督教的过渡。这幅画是较大构图的一部分,其显著特点是植物观察的细致入微。</p> <p class="ql-block">《圣母之死》,约1484年</p><p class="ql-block">巴托洛梅奥维瓦里尼,意大利人</p><p class="ql-block">木板上蛋彩画</p><p class="ql-block">圣母死去,被教徒们环绕着,由她的儿子基督领入天堂。圣劳伦斯和圣斯蒂芬站在两边。左边是贫瘠的风景,右边是绿色的风景,将死亡与生命对比。</p> <p class="ql-block">《麦当娜和儿童》,1480年代后期</p><p class="ql-block">乔瓦尼•贝利尼,意大利威尼斯人</p><p class="ql-block">木板上油彩</p><p class="ql-block">麦当娜与我们的日常生活隔着一道护墙,但她的目光却吸引了观众。她身后经常展示的一件华丽的纺织品——荣誉布被拉到一边,显现出远处的风景,在那里我们见证了从沉睡到青翠的自然的转变——像黎明的天空一样,象征着死亡和重生。不对称的构图为提香的作品提供了前景。</p> <p class="ql-block">《基督受难》,约1590年</p><p class="ql-block">贾科波•巴萨诺(贾科波•达蓬特)意大利人</p><p class="ql-block">油画</p><p class="ql-block">这幅非凡的祭坛画——在表现基督受洗的场景时极具表现力且几乎独一无二,如同夜曲一般——是巴萨诺已知作品中的最后一件。这位伟大的威尼斯画家在1592年去世时,这幅画尚未完成。他的继承人保留了这幅画一个多世纪。</p> <p class="ql-block">《面包和鱼之奇迹》,约1545-50年</p><p class="ql-block">贾科博•丁托列托(贾科博•罗布斯蒂)</p><p class="ql-block">意大利威尼斯人</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人群聚集在丁托列托的画作中描绘基督的一个奇迹:据说他只用5个大麦饼和2条鱼就喂饱了5000人。这幅画宽大的水平构图是典型的威尼斯绘画风格,旨在装饰小教堂、兄弟会大厅或宫殿中央长厅(门廊)的侧墙。丁托列托与助手合作创作了这些巨大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耶稣和圣母坐像与教徒》,约1504年</p><p class="ql-block">拉斐尔(拉斐尔•桑西或圣)意大利人</p><p class="ql-block">木上的油画和金色</p><p class="ql-block">拉斐尔大约在1504年为佩鲁贾的圣安东尼修道院绘制了这幅祭坛画。它悬挂在教堂的一个专供修女使用的区域,修女们可能坚持其保守的细节,比如穿着精致衣服的基督。主板上方的窗帘描绘了天父拿着一个地球仪,在两个天使和两个塞拉芬之间传递祝福。</p> <p class="ql-block">《耶稣和圣母与圣玛利亚•玛尔大及施洗约翰》,约1523年</p><p class="ql-block">朱利亚诺•迪•皮耶罗•迪•西蒙•布吉亚迪尼,意大利人</p><p class="ql-block">木板上的油画</p><p class="ql-block">Bingo Altoviti是弗罗伦萨的一位银行家,是当时最伟大的赞助人之一。Altoviti委托他为卡皮亚诺镇献给抹大拉的私人礼拜堂创作这幅画。值得注意的是,这幅画保存了原来的画框--柱子的底座上有Altoviti家族的纹章--可能是由才华横溢的建筑师和木匠Backing d'Arnold设计,并由一位装潢专家绘制。祭坛画是多位专家的作品,他们在将图画与建筑环境联系起来并增强其作为虔诚工具和赞助人美德慷慨声明的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玛格丽特•冈萨加(1591-1632-年),曼图雅公主》,</p><p class="ql-block">弗郎斯•普劳布斯•小荷兰人</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这幅画中画家通过手指弯曲、脸颊泛红和皱褶的蕾丝领子等细节,创作了一幅优雅的玛格丽特•冈萨加公主的肖像。这幅画可能在皇室婚姻谈判中发挥了作用;1606年,玛格丽特嫁给了洛林公爵亨利二世。</p> <p class="ql-block">《男孩与灰狗》,1500年</p><p class="ql-block">保罗委罗内塞,意大利威尼斯人</p><p class="ql-block">油画</p><p class="ql-block">这个身份不明的青年是16世纪意大利男子气概的完美典范,通过镀金的阴囊、箭和精心剪裁的服装展示了他的地位和男子气概。男孩冷静地稳住他最喜欢的意大利贵族品种——灵缇犬,自信而淡然地站在门口,望着外面的广阔景色——曾经点缀着蓝色天空的地方,如今已因岁月而变得灰暗。</p> <p class="ql-block">《摩西和亚伦在法老面前;丁特维尔家族的预言》,约1540年</p><p class="ql-block">丁特维尔预言大师,荷兰或法国人,活跃于16世纪中期</p><p class="ql-block">木板上油彩</p><p class="ql-block">在这幅肖像画中,五位贵族丁特维尔兄弟表演了《希伯来圣经》中的一幕,以代表他们家族历史中的一段插曲。1538年,丁特维尔家族的戈谢•德•丁特维尔被指控企图鸡奸。因此,他和他的兄弟们失去了在宫廷的职位,并在流放中度过了几年,之后才重新皇室的青睐。在这幅画中,他们中的两位一一通过他们长袍下摆上铭纹可以辨认出来——以亚伦和摩西的身份与埃及法老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希腊字母A”工厂》花瓶,约1690年</p><p class="ql-block">丹尼尔马罗特设计,法国,巴黎</p><p class="ql-block">彩釉陶器</p><p class="ql-block">这尊花瓶的把手是缠绕的蛇,瓶盖上有两层噴嘴,用于插画。它属于一组深刻的代尔夫特展品。有趣的是瓶盖上的装饰包括一个类似的花瓶,原始底座可能已经装饰了与之相匹配的装饰,现已丢失。</p> <p class="ql-block">《女人和奴隶仆人的肖像》,1696年</p><p class="ql-block">尼古拉斯•德•拉吉尔里尔,法国巴黎人</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在这幅画中,一个穿着华丽丝绸的白人女性主导着构图,而一个带着铰链金属奴隶项圈的黑色儿童则顺从地站在她身边,抱着一条哈巴狗。由于没有令人信服的文献证明他们的身份,这幅肖像画中两位人物的生平故事仍然未知。</p> <p class="ql-block">《主教斯皮奥内•博尔盖塞》</p><p class="ql-block">朱利亚诺•菲内利,意大利人,</p><p class="ql-block">大理石</p><p class="ql-block">爱好享乐、博学多才的枢机主教斯皮奥内•博尔盖塞在教皇统治的罗马是一位强大的艺术赞助人。菲内利的半身像描绘了这位穿着正式服装的教会王子。然而,由于他的帽子歪斜,皱巴巴的大衣没有扣上,这位枢机主教似乎陷入了一个随意的时刻,转身份开嘴唇说话。</p> <p class="ql-block">《鲁本斯,海伦娜•福尔蒙(1614-1667年)和他们的儿子弗郎斯(1633-1668)》,约1635年</p><p class="ql-block">彼得•保罗•鲁本斯</p><p class="ql-block">木板画</p><p class="ql-block">艺术家、他的妻子海伦娜和他们的一个儿子出现在鲁本斯在他家乡安特卫普建造的庄园的理想花园中。鲁本斯胸前的皮带暗示了他作为贵族携带剑的权利,而系在他儿子胸前的押韵丝带则俏皮地将儿子定位为他父亲的继承人。鲁本斯和第二任妻子之间有近40岁的年龄差距,同时代人都广泛认为她是他的缪斯和模特。她丰满的、珍珠般年轻的手和他红润的、饱经风霜的手并置在一起,既强调了他们的身体差异,也强调了他们的身体联系。</p> <p class="ql-block">《亨利埃塔•玛利亚女王》1636年</p><p class="ql-block">安东尼•凡•戴克,弗兰芒人</p><p class="ql-block">油画</p><p class="ql-block">在凡•戴克的肖像画中,怀孕的英国王后双臂怀抱腹部,站在一顶王冠旁,这顶王冠宣示了她的地位。亨利埃塔玛利亚委托这幅画作为礼物送给枢机主教弗朗切斯科•巴贝里尼,后者认为这位虔诚的法国出生的皇后是他为天主教夺回英格兰梦想中的关键合作者。凡•戴克的这幅肖像画注定会成为巴洛克时期罗马艺术的主要赞助者之一,它和其他许多外交礼物一起,在欧洲各地传播了这位艺术家的名声和影响。</p> <p class="ql-block">《帕里斯的审讯》,约1640年</p><p class="ql-block">亚历山德罗•图奇,意大利人</p><p class="ql-block">油画</p><p class="ql-block">图尔奇在罗马享有盛誉的职业生涯中,于1637年成为圣卢卡学院的负责人。这幅画是他历史题材作品的特点:宏伟的人物以浅浮雕的形式呈现,用柔和的、烟雾般的颜料和光线效果来表现。</p> <p class="ql-block">《圣母加冕》,1595年之后</p><p class="ql-block">安尼巴勒•卡拉奇,意大利人</p><p class="ql-block">油画</p><p class="ql-block">这幅宏伟的画作旨在成为通往天堂的窗口,是艺术家于1595年抵达罗马后不久为枢机主教彼得罗•阿尔多布兰迪尼绘制的。安尼巴勒将意大利绘画的两个流派融合在一起:北意大利对自然光线和色彩效果的敏感,以及拉斐尔所代表的空间组织和理想化的人物。天父的形象基于古罗马的朱庇特雕塑。与卡拉瓦乔一起,对于复兴古典形式起到了关键作用。</p> <p class="ql-block">《基督诞生》,约1607-1610年</p><p class="ql-block">奥拉齐奥•真蒂莱斯基,意大利人</p><p class="ql-block">木板油画</p><p class="ql-block">这幅画是在罗马创作的,在罗马工作20年后,真蒂莱斯基通过在欧洲各地的旅行传播了罗马的艺术创新,最著名的是在英格兰查尔斯一世的宫廷,他在那里度过了13年。</p> <p class="ql-block">《圣家与婴儿圣约翰•洗礼者》,16世纪早期</p><p class="ql-block">卡拉瓦乔(米开朗基罗•梅西里),意大利人</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这是卡拉瓦乔唯一一幅已知的圣母子私人宗教画。它创作于1900年代初,当时卡拉瓦乔越来越关注他伟大的同代人安尼巴莱•卡拉奇的作品,卡拉奇在罗马的作品遵循拉斐尔的古典传统,光线的清晰度和形式对这些画家来说非常重要。这幅画完成后不久可能就被送往法国。</p> <p class="ql-block">《天使诞生》,1627年</p><p class="ql-block">圭多•雷尼,意大利人</p><p class="ql-block">油画</p><p class="ql-block">雷尼在世时是意大利最著名的在世画家,以其优雅的构图和美丽的头部而闻名,赢得了“神圣”的绰号。这幅祭坛作品,其超凡的空间由云朵和普提在高调调色板中塑造,大约在1627年由西班牙驻罗马大使委托为西班牙的公主绘制。它后来悬挂在塞维利亚大教堂,在那里它深深影响了西班牙画家,特别是巴托洛梅埃斯特班穆里洛,他的工作室产生了许多迭代这个主题。圣母无原罪成为天主教会普遍性的象征,并被用于西班牙全球帝国各地的人口转化。</p> <p class="ql-block">《圣家与牧羊人》,1616年</p><p class="ql-block">雅各布•乔丹,弗兰德斯人</p><p class="ql-block">油画,从木板上转印</p><p class="ql-block">在西班牙尼德兰的商业中心安德卫普工作期间,乔丹斯为国际观众提供天主教虔诚的图像,比如这幅以圣母玛利亚为中心的作品。他对肉体的质朴描绘影响了众多艺术家,他的作品被维米尔和海牙宫廷收藏。</p> <p class="ql-block">《罗马慈善》,1622年</p><p class="ql-block">亨德里克•特布鲁根,荷兰人</p><p class="ql-block">油画</p><p class="ql-block">一个女人跪下来照顾她年迈的父亲,他的双手被拷在背后。这是西莫恩,一个被判处饥饿致死的男子,以及他的女儿佩罗,她不顾法律和社交禁忌,拯救了了父亲的性命。这段可能令人震惊的情节被罗马历史学家瓦列里乌斯•马克西穆斯记录下来,在17世纪的欧洲被誉为孝道的典范。特布鲁根在强调场景的的庄严的同时,通过背景中一个基本看不见的偷窥者形象暗示了潜在的危险。</p> <p class="ql-block">《罗德和他的女儿们》,约1613-1614年</p><p class="ql-block">彼得•保罗•鲁本斯,弗拉芒人</p><p class="ql-block">油画</p><p class="ql-block">根据《创世纪》一书,罗得和他的家人逃离了被愤怒的上帝毁灭的索多玛城。由于担心没有其他人幸存下来给他们生孩子,罗得的两个女儿合谋引诱他。这个令人不安的故事在16世纪和17世纪的北欧艺术中非常流行,鲁本斯的纪念碑式诠释可能是其最伟大的描绘。艺术家以年轻和衰老肉体的对比为结构,以无与伦比的技巧描绘了这一切。就像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维纳斯与阿多尼斯》和鲁本斯的家族肖像一样,这幅画曾经挂在马尔伯勒公爵收藏的布伦海姆宫。</p> <p class="ql-block">《维纳斯与阿多尼斯》,约1630年代</p><p class="ql-block">彼得•保罗•鲁本斯,弗拉芒人。</p><p class="ql-block">油画</p><p class="ql-block">鲁本斯从罗马诗人奥维德的《变形记》中选取了这幅画的题材。意外地被丘比特的箭刺中,维纳斯爱上了英伦的猎人阿多尼斯。对女神的崇拜和危险的警告漠不关心,阿多尼斯猎杀了一头野猪,被刺死。鲁本斯展示了他们的离别——这也是提香在另一幅现藏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画作中著名地描绘的主题。</p> <p class="ql-block">《狼和狐狸狩猎》,约1616年</p><p class="ql-block">彼得•保罗•鲁本斯和弗拉芒工艺坊,锡根人</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鲁本斯以其特有的商业头脑,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创造了一个市场:在画布上绘制的大型狩猎场景,其中这副画是第一幅。这些纪念碑式的绘画取代了当时价格高得多的挂毯。这幅画原本更大,后来经过剪裁以适应收藏家的家庭,鲁本斯在助手的帮助下绘画了这幅画,但宣称狼是他自己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音乐讽喻》,1649年</p><p class="ql-block">洛朗•德•拉•海雷,法国人</p><p class="ql-block">油画</p><p class="ql-block">拉•海雷用一种围绕琵笆的戏剧性横扫和背景中古老柱子、树干和风琴管的复杂结构组成的构图,使它平静的油漆表面充满活力。音乐的寓言人物调动她的乐器,作为和谐的隐喻。</p> <p class="ql-block">《基督受难像》,约1650年</p><p class="ql-block">塞巴斯蒂安•布尔登,法国人</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布尔登是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的主要倡导者之一,也是学院的创始成员之一。这幅基督受难的纪念碑式图像,以布尔登特有的冷色调画布和朦胧的氛围描绘,很可能是为私人礼拜堂订制的。</p> <p class="ql-block">《面包店的马车》,1656年</p><p class="ql-block">让•米其林,法国人</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米其林的主题与更著名的艺术家 Le Nain兄弟的主题有关,他们也以这种面无表情、直接的方式表达下层社会的成员。与大多数1600年代的画家不同,米其林选择在城市背景下描绘农民,那里有各种商品出售,包括新鲜面包和药用水。他在处理破旧鞋子方面的细心预见到了文森特•梵高1880年代的诗情静物画,其中破旧的鞋子证明了日复一日的体力劳动。</p> <p class="ql-block">《波吕克塞娜的牺牲》,1647年</p><p class="ql-block">查尔斯•勒布朗,法国人</p><p class="ql-block">油画</p><p class="ql-block">正如古罗马诗人奥维德所述,顺从的波吕克塞娜被带到祭坛上献祭,以安抚战争英雄阿喀琉斯的鬼魂。勒布朗在从罗马学习返回巴黎后的一年,即法国皇家学院成立前一年,创作了这幅作品。它捕捉了17世纪法国学院派绘画的高雅艺术理想:精心编排的构图,通过一系列强烈的面部表情和喜剧性的身体动作来传达叙事。</p> <p class="ql-block">《塔玛尔的强奸》,可能约1640年</p><p class="ql-block">尤斯塔斯•勒苏厄尔,法国人</p><p class="ql-block">油画</p><p class="ql-block">古典的正式特征,谨慎的平衡,以及和谐的色调-缓和了这种场景的暴力,这可能代表了圣经旧约中的塔玛尔即将被她的同父异母兄弟阿姆农强奸。通过来自古典雕塑的庄重而戏剧性的手势,勒苏厄尔实现了冻结帧效果。它们与画家查尔斯•勒不伦不久将理伦化表现历史叙事最俺方法的方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这幅作品口完成后不久,1648年,两位艺术家成为法国皇家学院的创始成员,该学院寻求提高画家智力能力和社会地位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施洗者圣约翰》,约1620-1630年</p><p class="ql-block">胡安•马丁内斯•蒙塔涅斯,西班牙人</p><p class="ql-block">金漆彩画木器</p><p class="ql-block">施洗约翰在荒野中多年传讲耶稣基督的降临。在这里,动物皮制的长袍表明约翰是沙漠中的先知。带有镀金装饰的血红色斗篷象征着他的殉道和圣洁。这幅雕像可能是塞维利亚圣母领报修道院中祭坛的中心部分。有人猜测,那里的修女可能用她们的虔诚触摸磨损了雕像的脚趾。</p> <p class="ql-block">《圣家与圣安妮和圣凯瑟琳》,1648年 里贝拉,西班牙人</p><p class="ql-block">油画</p><p class="ql-block">出生于西班牙的里贝拉一直生活在罗马和那不勒斯,当时那不勒斯是西班牙帝国的一部分。这幅重要的作品证明了里贝拉是如何遵循卡拉瓦乔的做法,直接从摆姿势的模特中工作,特别是在背景人物中尤为明显。他将前景人物理想化的面孔与服装的偶然细节相结合,选择省略光环,并将这个神圣的家庭坚定地置于地球上。色彩和形式的强大简洁源于里贝拉对早期罗马艺术家的研究,特别是拉斐尔和圭多•雷尼。</p> <p class="ql-block">《圣迈克尔大天使》,1640年代</p><p class="ql-block">伊格纳西奥•德•里斯,西班牙人</p><p class="ql-block">油画</p><p class="ql-block">里斯是一个弗兰芒画家的儿子,他定居在塞维利亚的国际艺术社区;在1630年里斯加入了塞维利亚画家祖巴兰的工作室,这幅油画长期归功于他。然而,它现在被公认为是里斯的最好的独立作品之一。与西班牙美洲的同代人一样,里斯在创作中大量依赖印刷品,并以极其生动的色彩调子赋予它们活力。这个喜剧性的主题成为西班牙天主教会在全球传播其战胜异教和异端使命的重要手段。</p> <p class="ql-block">《处女与童贞》,1670年代</p><p class="ql-block">巴托洛梅•埃斯特班•穆里略,西班牙人</p><p class="ql-block">油画</p><p class="ql-block">穆里略对圣母和圣婴的许多描绘都非常成功:他通过柔和的造型和自然主义的细节赋予了一个传统的天主教主题新的亲密感,比如这个婴儿暂时转移了对哺乳的注意力,仿佛在回应观众的存在,和祖巴兰,和贝拉斯克斯一样,穆里略在塞维利亚接受训练,在那里度过了他的整个职业生涯。</p> <p class="ql-block">《玛利亚•特雷莎(1638-1667年),西班牙女继承人》,约1645年</p><p class="ql-block">胡安•包蒂斯塔•马丁内斯•德尔•马佐,西班牙人</p><p class="ql-block">油画</p><p class="ql-block">马佐是委拉斯开兹的助手和女婿,于1633年娶了他的女儿弗朗西丝卡,他模仿了许多年长艺术家的技术和格式。在这里,他描绘了玛利亚•特雷莎,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四世的女儿,未来的法国王后,大约7岁。虽然她穿着一件僵硬的宫廷礼服,但她的走狗给这幅画提供了一种非正式的风格,这是委拉斯开兹创新的皇室儿童肖像画的典型。透过右上角的红色窗帘,虔诚地看到的菩提画表明,马佐从新使用了一幅曾经以完全不同的构图绘制的画布,即使在最高级别的作坊中也是常用的做法。</p> <p class="ql-block">《奥利瓦雷斯伯爵》,约1636年</p><p class="ql-block">胡安•包蒂斯塔•马丁内斯•德尔•马佐,西班牙人</p><p class="ql-block">油画</p><p class="ql-block">奥利瓦雷斯伯爵在1621年至1643年间是菲利普四世的强势首相。大约在1635年,委托斯开兹制作了一幅纪念性的,真人大小的他骑马的肖像,今天存放在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瓦隆娜圣母》,约1770-1780年</p><p class="ql-block">秘鲁总统府(今天的秘鲁),库斯科</p><p class="ql-block">油画和金色画布</p><p class="ql-block">这幅画描绘了忏悔的小偷变成隐士努诺•奥涅斯神奇地发现了瓦尔瓦内拉的圣母像。神圣的雕像的位置,隐藏在一颗橡树的中空,在一个幻象中向努诺透露。从树下流出的泉水和包围树干开口的蜜蜂表明了隐藏雕像的存在。树枝上色彩鲜艳的鸟儿证实了这个地方的神圣。多山的环境让人想起西班牙的拉里奥哈地区,即瓦尔瓦内拉修道院所在地,这幅画像至今仍受到尊崇。</p> <p class="ql-block">《圣母无原罪冠冕(安第斯冠冕)》,约1660年(冠冕),约1770年(拱门)</p><p class="ql-block">秘鲁和新格拉纳达(今哥伦比亚)总督区,波帕杨</p><p class="ql-block">这顶皇冠是神圣女王的象征,用来装饰圣母玛利亚的雕像。尽管这种做法有争议,但向圣象赠送珠宝等贵重礼物是很常见的。为了获得救赎,信徒们寻求玛丽亚的祈祷,并努力增加对她的崇拜。这顶皇冠还代表着该地区最独特的艺术成就之一,其财富来自开采黄金和祖母绿。</p> <p class="ql-block">《维纳斯的婚礼》,约1690年</p><p class="ql-block">何塞•桑切斯,新西班牙(今墨西哥)人</p><p class="ql-block">油画</p><p class="ql-block">桑切斯在墨西哥城作为画家和镀金工人都很活跃,在那里他担任画家协会的检查员。这件作品最初是献给圣母生命的大型祭坛的一部分。玛丽和约瑟夫的婚礼在圣殿内举行,他们在那里接受了犹太大祭司的祝福。这对夫妇站在铺满鲜花的地毯上,旁边有两个天使:一个拿着约瑟夫的花杆,另一个拿着一根白色百合花茎,这是圣母的标志。一个装满硬币的托盘,由后一位天使提供,指的是西班牙裔婚姻传统中的阿拉斯。</p> <p class="ql-block">《一朵玫瑰》,1907年</p><p class="ql-block">托马斯•安舒茨</p><p class="ql-block">油画</p><p class="ql-block">这幅画的模特丽贝卡•惠伦是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一位受托人的女儿,安舒茨在那里教了30多年。这位优雅的上流社会女性在闲暇时的主题是19世纪末艺术中常见的主题,她与一朵脆弱的花朵的关联是一个流行的比喻。。安舒茨的模特唤起了这一传统,但具有更动态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青年》,约1894年,雕刻约1899-1990年</p><p class="ql-block">赫伯特•亚当斯(1858-1954年)</p><p class="ql-block">苹果木,大理石,石膏</p><p class="ql-block">亚当斯是20世纪初少数几个尝试多色彩绘和混合材料的美国雕塑家之一。《青年》是青春的寓言,暗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显现了亚当斯在法国的学术训练和国际化。这位雕塑家的装饰性头像综合了欧洲传统和美国现代性,让人联想到理想化女性题材的当代绘画。</p> <p class="ql-block">《为了小家伙》,约1896年</p><p class="ql-block">威廉•梅里斯•蔡斯</p><p class="ql-block">油画</p><p class="ql-block">这是蔡斯的妻子爱丽丝在他们位于纽约长岛锡尼科克的避暑别墅的入口处。1896年左右爱丽丝生了第八个孩子,也是他们的第一个儿子。蔡斯描绘了她从事一种高雅的手工活,带有母性的潜台词,为“小家伙”做针线活。在整个家庭场景中,艺术家仔细描绘了各种装饰元素,包括挂在窗户上的他早先为爱丽丝画的肖像。蔡斯还巧妙地捕捉到了室内光线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埃内斯塔(带着护士的孩子)》,1894年</p><p class="ql-block">塞西莉亚•贝尔</p><p class="ql-block">油画</p><p class="ql-block">欧内斯塔•德林克是博克斯2岁的侄女,也是她最喜欢的模特。她紧紧抓住她的护士玛蒂的手,玛蒂的腰部被大胆剪短。激进的构图和自由的笔触反映了艺术家对爱德华•马奈和埃德加•德加绘画的欣赏。埃内斯塔以蹒跚学步的速度在一片广阔的抛光地板上行走,她也是迭戈•维拉斯苏埃斯17世纪皇室子女的精神后裔,同时尊严又脆弱。护士的手是保护和安全的普遍象征,她宽大的围裙为孩子的矮小身材设定了标准。</p> <p class="ql-block">《年轻母亲缝纫》,1900年</p><p class="ql-block">玛丽•卡萨特</p><p class="ql-block">油画</p><p class="ql-block">大约在1890年,卡萨特将她的艺术聚焦于照顾孩子的儿童和女性主题,这反映了她对侄子和侄女的喜爱,以及对育儿普遍的文化兴趣。艺术家为这幅画招募了两个无关的模特,让他们摆出母子姿势。路易斯琳•哈夫迈耶在1901年购买了这幅画,并评论其真实性:“看看那个刚刚扑向母亲膝盖的小孩子,她完全忘记了可能会打扰妈妈的事实……妈妈只是稍微后退了一点,继续缝补。”</p> <p class="ql-block">《阿梅亚》,约1893年</p><p class="ql-block">罗伯特•弗雷德里克•布卢姆</p><p class="ql-block">油画</p><p class="ql-block">布卢姆于1890年前往日本为《斯克里布纳杂志》创作一系列文章的插图,在那里待了18个月。他关于自己经历的插图故事于1893年出版,其中包括一幅题为《阿梅亚》的图像,这是他创作这幅画的灵感来源。布卢亚在另一幅描绘阿梅亚或糖果吹制者画作中写道:“他们确实在做一些非常有趣的事情……他们像吹制玻璃一样吹制糖果,制作出虽然不那么美丽或耐用,但肯定在工艺上具有艺术性和完成度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年轻的牧人与苍鹭》,1889-90年,铸造1890年</p><p class="ql-block">弗雷德里克•威廉•麦克莫尼斯</p><p class="ql-block">青铜</p><p class="ql-block">麦克莫尼斯为马萨诸塞州斯托克布里奇的Maumkeag设计一座大型铜制小牧童与苍鹭,由斯坦福•怀特为大使约瑟夫•H•乔特夫妇设计。这个古老的异教主题是一个孩子与一只鸟的摔跤,在这个动态的缩减中得到了再现。潮弄的小牧童,只通过叶环来识别牢牢地抓住苍鹭的脖子,并限制它的腿。这只鸟通过紧握它的爪子和张开它的喙来抗议,也许是为了发出叫声。它丰富的羽毛与牧童的清盈形态和柔韧的肉体形成对比。</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参观时,看见一位在这里临摹的画家。临摹是画家成长的捷径,是许多画家成长的必经之路。</p> <p class="ql-block">《卡门西塔卡门》1890年</p><p class="ql-block">威廉•梅里特•蔡斯</p><p class="ql-block">油画</p><p class="ql-block">“卡门西塔”于1868年出生于西班牙东南海岸的阿尔梅里亚。在1880年代,她因在法国的舞蹈而出名。1889年在纽约首演后,她收到了许多私人演出的请求。画家约翰•辛格•萨金特安排她在1890年在蔡斯的第十街工作室表演。不久后,蔡斯画了这幅生动的肖像画,他通过描绘金手镯和向舞者脚下扔花来表达观众的热情。同年,萨金特为卡门西塔(巴黎奥赛博物馆)画了自己的肖像。</p> <p class="ql-block">《波多黎各总督米格尔•德拉托雷》,1826年</p><p class="ql-block">伊莱布•梅特卡夫</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梅特卡夫是一位来自马萨诸塞州的成功肖像画家,他周游加勒比海地区寻找工作机会。这幅气势恢宏的波多黎各总督米格尔•德拉托雷的肖像画是为圣胡安市市政厅绘制的,与之前几位总督和西班牙国王的肖像一起展出。德拉托雷穿着陆军中将的精致制服,手持象征军事政治权威的礼仪杖。这幅西班牙帝国权力的明确表达恰好出现在其灭亡的时刻:到1826年波多黎各和古巴是西班牙在美国仅剩的领土。</p> <p class="ql-block">《维多利亚女王》,1838年</p><p class="ql-block">托马斯•萨利</p><p class="ql-block">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出生的萨利在1838年绘制了这幅18岁的维多利亚女王的肖像,这是费城圣乔治之子委托的,这是一个致力于帮助英国移民的慈善机构。画家选择描绘他的主题,正式字面上说,上升到王位的那一刻,传达她的尊严,力量和青春。</p> <p class="ql-block">《茶叶》,1909年</p><p class="ql-block">威廉•麦格雷戈•帕克斯顿</p><p class="ql-block">油画</p><p class="ql-block">帕克斯顿经常描绘精致的上流社会女性在漂亮的波士顿室内闲逛,她们会装饰和占据这种环境。通过将女性等同于珍贵的艺术品,帕克斯顿呼应了小说家亨利•詹姆斯的精神,他在《一位女士的肖像》(1881年)等小说中将女性问题描绘为收藏品。</p> <p class="ql-block">《温德姆姐妹:埃尔乔夫人、阿德恩夫人和滕南特夫人》,1899年</p><p class="ql-block">约翰•辛格•萨金特</p><p class="ql-block">油画</p><p class="ql-block">姐妹们(从左到右):玛德琳•阿德恩、帕梅拉•坦南特和玛丽•康斯坦斯在她们伦敦住所的客厅里为萨金特摆姿势拍照。在她们上方,乔治•F•亚茨为她们的母亲所画的肖像在阴影中确立了她们的世系,也确立了萨金特的世系,将他与过去的画家联系起来。在粗犷的构图内,流畅、动态的笔触与斑点的颜料混合在一起,勾勒出形态,并暗示了锦缎沙发上的华丽长袍的质感。拉长的人物是萨金特在1900年左右典型的风格,增加了国际贵族优雅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玛丽•谢尔本•鲍尔斯(杰拉斯梅尔•鲍尔斯夫人》,约1763年</p><p class="ql-block">约翰•辛格尔顿•科普利</p><p class="ql-block">油画</p><p class="ql-block">这幅玛丽•谢尔本•鲍尔斯的肖像画,是科普利从1759年雷诺兹爵士为卡罗琳•罗素夫人所绘的版画中选取构图,将罗素夫人的脸替换为鲍尔斯夫人的脸。通过将自己与英国肖像画联系起来,科普利展示了其艺术抱负,并满足了赞助人的品味和社会抱负。1915年这幅画成为科普利的第一幅作品,被收入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藏品中,揭示了受托人当时与殖民历史相关的英美文化理想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花园景观和喷泉》,约1915年</p><p class="ql-block">路易斯•蒂芙尼(1848-1933年)</p><p class="ql-block">蒂芙尼工作室(1902-32年)</p><p class="ql-block">法夫里尔玻璃马赛克</p><p class="ql-block">蒂芙尼在19世纪80年代开始创作马赛克作品,受到他在国外看到的拜占庭样式的启发,当时他开始尝试使用彩虹玻璃和金属箔作为透明马赛克背衬。蒂芙尼为无数教堂和百货公司创作了马赛克装饰。他兴趣的顶峰是1915年为费城科蒂斯出版公司的爱德华•博克创作的大型梦幻花园马赛克,由马克斯菲尔德•帕里什设计。蒂芙尼可能制作了这个闪闪发光的花园景观,作为柯蒂斯委托的初步研究。它曾是蒂芙尼展厅的装饰品之一,直到1938年其内容被拍卖。</p> <p class="ql-block">《爱德基金会》,1880-98;这个铸件,1918年</p><p class="ql-block">奥古斯都•圣古登斯</p><p class="ql-block">鎏金铜器</p><p class="ql-block">Am or Caritas(爱与慈善)代表了圣•居丹对虚无缥缈的女性形象的完美诠释,自1880年开始,他多次以此为题材进行创作。这位优雅的人物正面站立,穿着飘逸的衣裙,眼神低垂,也出现在附近的范德比尔特壁炉上的女神柱中,以及几件丧葬作品中。在这里,圣居丹对衣裙进行了细微的修改,并添加了向上弯曲的翅膀、一块石碑、一条腰带和一朵热情花冠。在考虑了几个具有普遍主题的标题后,包括“知即宽恕”、“世界和平”、“上帝即爱”和“善待他人”,最终选择了“Am or Caritas”(爱与慈善)。</p> <p class="ql-block">《戴安娜》,1892-93年</p><p class="ql-block">奥古斯都•圣•古斯</p><p class="ql-block">鎏金铜器</p><p class="ql-block">圣•古斯为他的唯一一幅女性裸体画选择了罗马狩猎和月亮女神戴安娜,她巧妙地瞄准了弓和箭。她踮起脚尖,短暂地静止不动,描绘了一个瞬间身体和叙事悬念。这个人物优雅、简化的线条和拉长的比例从各个角度都得到了回报,这是对她这麦迪逊广场花园塔上旋转的风向标这一原始公共职能的致敬,这是纽约最受欢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第一座18英尺高的雕塑被证明太大了,于是在1894年被一个流线型版本取代了5英寸短:这个镀金铸件是第二个模型的一半大小。</p> <p class="ql-block">《米尔莫尔纪念碑》,1921-26年</p><p class="ql-block">丹尼尔•切斯特,法国人</p><p class="ql-block">大理石</p><p class="ql-block">米尔莫尔纪念碑是由波士顿雕塑家马丁•米尔莫尔的家人委托制作的,以纪念他的记忆和他的兄弟约瑟夫。原铜像于1893年在马萨诸塞州牙买加平原的森林山公墓竖立;这座大理石版本是由大都会委托制作的。这座纪念碑表现了死神天使打断雕塑家工作的瞬间,她左手拿着凿子,右手拿着一束罂粟花,象征着永恒的睡眠。这座雕塑的诗意内容,以及法国成功地将现实与理想元素融合在一起,使这座纪念碑成为对艺术的创造和生命终结的深刻陈述。</p> <p class="ql-block">《骆驼和骑手》,唐朝(618-907年)</p><p class="ql-block">中国</p><p class="ql-block">陶制</p> <p class="ql-block">《观音大势至造像碑》,唐朝(618-907年)</p><p class="ql-block">中国,河南省</p><p class="ql-block">刻有观世音菩萨(观音)和大势至菩萨(大士)的石碑</p><p class="ql-block">石灰石和颜料</p> <p class="ql-block">《三彩陶宫女俑》唐朝(618-907年)</p><p class="ql-block">中国</p><p class="ql-block">三彩釉陶</p> <p class="ql-block">《古木寒鸦图》,元朝(1271-1368年)</p><p class="ql-block">罗志川,中国</p><p class="ql-block">挂轴,丝绸彩绘</p><p class="ql-block">生活在14世纪初蒙古元朝统治下的罗志川,参与了对北宋画家李成(919-967年)和郭熙(约1000-1090年)的笔意复兴。这幅画可以被解读为对蒙古统治下生活暗淡评论,因为冬季树林的景象长期以来被理解为贵族忍受政治逆境的隐喻。同样,前景中岸边的两只雄鸡象征着隐居的学者,而它们羽毛的多种图案象征着文字修养。罗志川将他们的坚忍与几十只盘旋的乌鸦的燥动运动形成对比——这指的是小机会主义。</p> <p class="ql-block">《鸟贩图》,明朝(1368-1644年)</p><p class="ql-block">佚名,中国</p><p class="ql-block">立轴,绢本</p><p class="ql-block">这幅画左侧的络腮胡男子被称为“贩鸟人”,会带着他的商品从一个地方转到另一个地方。这幅画展示了穿着精美丝绸的男孩、种类繁多的异国鸟类和其他物品,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漆器展示柜,放置在优雅的花园中。它反映了这一主题在明代的演变,在明代,它被重新塑造为一种在宫殿或贵族庄园内进行的角色扮演活动。这些理想化的图像象征着治理有方的帝国享受着和平与繁荣的回报,是吉祥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五星二十八宫神形图》,明朝(1368-1644年)</p><p class="ql-block">仇英,中国</p><p class="ql-block">仇英是明代中叶宿州精英阶层的一位多才多艺的画家。他不仅掌握了同时代的学者艺术家的矜持风格,而且能以专业画家的精湛技艺进行绘画。由于他的技艺广泛,他经常被要求复制早期的画作,比如你在这里看到的这个例子,它是基于一幅唐代的作品。它描绘了五大行星的神袛,这些行星对应五种原生元素——金(金星)、木(木星)、水(水星)、火(火星)、土(土星),以及中国十二生肖中的二十八个星座。这幅画上有邱影的签名和印章,但可能是一幅后来的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婴戏图》,明代(1368-1644年)</p><p class="ql-block">佚名,中国</p><p class="ql-block">立轴,丝绸绢本画</p><p class="ql-block">22个男孩在玩游戏,骑木马,在一个皇家花园的角落享受大型砖砌滑梯。在早期的宋皇家画院中,儿童嬉戏是一个受欢迎的主题。从服装和表现技巧来看,这幅画是有可能是在明朝初期创作的,当时宫廷复兴了画院的风格和主题。</p> <p class="ql-block">《云山图》,清朝(1644-1911年)</p><p class="ql-block">法若祯,中国</p><p class="ql-block">挂轴,丝绸绢本</p><p class="ql-block">法若祯以其描绘奇幻风景的画作而闻名,在这些画作中,半透明的岩石与翻滚的云朵融为一体,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形态。法若祯年轻时是一位有前途的学者官员,但在1670年,他被政敌从首都驱出,再也没有复职。他晚年以写诗和画神秘风景画为生,如这幅作品。</p> <p class="ql-block">《仙山楼阁图》,1753年</p><p class="ql-block">徐扬,中国,清朝(1644-1911年)</p><p class="ql-block">扇面</p><p class="ql-block">徐扬于1751年被聘为宫廷画家,成为乾隆皇帝的主要艺术家之一。这幅扇面画展示了徐扬使用鲜艳的蓝色、绿色和金色调色板,创作出一幅晶莹剔透、超凡脱俗的山景配以富丽堂皇的宫殿。蓝铜矿蓝色和孔雀石绿色的结合,既唤起了古老的感觉,又让人联想到道教的仙境。根据画家的题字,皇帝命令他创作这幅作品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某李先生,这幅画会让人联想到通过道教实践实现长寿的想法。</p> <p class="ql-block">《艺术家曾叔祖伊斋85岁的肖像》,明朝(1368-1644年)</p><p class="ql-block">阮祖德,中国</p><p class="ql-block">挂轴,丝绸绢本</p><p class="ql-block">这幅肖像画是为了庆祝艺术家曾高祖父85生日而创作的。夫妻肖像画有时是在丈夫的里程碑生日时创作的;在夫妻在世时,这些画作可以让家人庆祝他们,在他们去世后,这些图像可以被重新用于仪式崇拜。这幅肖像画中的男子的特征被描绘得非常优美——他高挺的颧骨、禁闭的嘴唇和温和的目光传达出一种善良和智慧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宫廷侍卫詹银宝肖像画》,1760年</p><p class="ql-block">佚名,清朝(1644-1911年)</p><p class="ql-block">悬挂式卷轴,丝绸绢本</p><p class="ql-block">这幅全尺寸肖像画描绘了一位名叫詹银宝的满族官员,来自乾隆皇帝(1736-1795年在位)于1750年下令制作的100幅肖像中的一幅,以表彰参与东突厥斯坦战役的杰出官员和战士。肖像上方是一篇颂扬詹银宝英勇忠诚的悼词,用汉文和满文书写。</p> <p class="ql-block">《清朝官员朝袍端罩像》,清朝(1644-1911年)</p><p class="ql-block">佚名,18世纪末或19世纪初</p><p class="ql-block">立轴,挂轴</p><p class="ql-block">这幅肖像描绘了一位身穿宫廷长袍、头戴华丽皮革大衣的中年男子。基于中国和欧洲的先例,艺术家将脸部遮住,以暗示三维体积:眼睛中闪烁的白点表示湿润,这是艺术家在国外图像在中国变得更广泛时采纳的纯粹欧洲惯例。这名男子坐在一个屏风前,屏风上绘有花草,或多个部分视觉双关:玉兰、海棠和牡丹,合称“玉堂富贵”。希望获得财富和荣誉。在这样的吉祥背景下,这幅肖像很可能是为一个里程碑式的生日而作的;在模特去世后,它可能被重新用于祖先的神龛中。</p> <p class="ql-block">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展区有一个中国园林建筑展区,它是把苏州园林建筑的精华搬到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是中国园林建筑走向海外的开山,美丽幽静,别有一番情趣!</p> <p class="ql-block">中国园林建筑展区(视频)。</p> <p class="ql-block">《赫瓦杰拉半身像》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p><p class="ql-block">柬埔寨,吴哥时期</p><p class="ql-block">石头</p><p class="ql-block">这座巨大的佛教密宗神袛阿閦佛的半身像来自柬埔寨西北部吴哥古迹的废墟。据说是在由阇耶跋摩七世(1181-1219年在位)建造的大型城墙城市吴哥通附近的东门附近发现的巴戎寺位于吴哥的正中心,是吴哥帝国最后的几座主要纪念碑之一。</p> <p class="ql-block">《佛陀被七头龙王保护》</p><p class="ql-block">吴哥时期,12世纪末至13初</p><p class="ql-block">柬埔寨,巴戎风格</p><p class="ql-block">砂岩</p><p class="ql-block">这件残破的雕塑可能与吴哥城附近的吴哥通附近佛教赞助的晚期阶段有关,在虔诚的大乘佛教国王阇耶跋摩七世,(1181-1218年在位)统治下。它描绘的是坐着的佛陀在深入冥想,靠在蛇的盘绕,蛇的7个头在佛陀的头上抬起。对拟人化蛇的崇拜是印度的一种古老习俗,在吴哥时代的柬埔寨很容易被接受,以反映印度教和当地崇拜的融合,承认蛇的力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阿瓦罗基什瓦拉菩萨》</p><p class="ql-block">泰国东北部,公元8世纪第二季度</p><p class="ql-block">从巴真府Laand Sai区的Prast HinKhao Plain Bat挖掘出的铜合金,镶嵌着银和玻璃或黑曜石</p><p class="ql-block">救世观世音菩萨头上戴着阿弥陀佛的坐像,体现了无限的佛教慈悲。在第七和第八世纪期间,对苦行菩萨的崇拜——观察他的菩萨着装——在东南亚特别盛行。这件青铜像含有很高的锡含量,在新铸造时可能会呈现出银色的外观。它无疑是精英皇室赞助的产物。</p> <p class="ql-block">《王后帕瓦蒂的遗像》,14世纪</p><p class="ql-block">印度尼西亚(爪哇),东爪哇时期</p><p class="ql-block">马卡帕希特王国14世纪安山岩</p><p class="ql-block">国王和王后被认为具有神圣的起源,是地球上神的人类化身。人们认为他们在死亡时与他们的起源神团聚。这种死后纪念性的皇家肖像画庆祝了与死亡同时发生的那一刻,即世俗统治者与原始神灵重新融合的时刻。在这种情况下,一位尚未确定身份的历史女王被描绘成印度教女神帕瓦蒂,湿婆神的配偶。</p><p class="ql-block">她站在湿婆神的坐骑公牛南迪上,两侧是她的两个孩子。站在一个不寻常的瑜伽姿势中的是伽内什,一个控制障碍的胖胖的象头神;坐着的则是卡提凯亚,战争之神和众神军队的总司令。</p> <p class="ql-block">《女神杜尔迦杀死水牛恶魔战胜水牛恶魔》,</p><p class="ql-block">印度尼西亚(爪哇),爪哇中部时期,9世纪,</p><p class="ql-block">安山石</p><p class="ql-block">印度各地都庆祝女神杜尔迦杀死水牛恶魔的雕像。这个主题传播到东南亚,出现在印度尼西亚的艺术和泰国、柬埔寨的早期雕塑中。</p><p class="ql-block">当众神被恶魔之主马希萨击败时,他们恳求女神能量的化身杜尔迦保卫宇宙。每个神都给了她一件武器,因此拥有他们的全部力量,她先击败了恶魔的军队,然后击败了以水牛形态出现的马希萨本人。</p><p class="ql-block">在这座雕塑中,杜尔迦站在被击败的野兽的尸体上。恶魔已经离开了它,跪在它的头后面,向女神祈求怜悯。尽管杜尔迦和恶魔的头被砍掉,女神的胸部部分恢复,但这座异常巨大的雕塑仍然是最庄严的形象之一。</p> <p class="ql-block">《树妖》,12-13世纪</p><p class="ql-block">印度(奥里萨邦)</p><p class="ql-block">铁质岩石</p><p class="ql-block">印度寺庙的雕刻立面中融入了众多诱人的女人形象,她们的识别并不总是明显。有些是自然精灵,有些是神袛的配偶和伴侣。这名女子手中盛开的花枝和背景中的树干表明她是一位木精灵。</p> <p class="ql-block">《相爱的情侣》,13世纪</p><p class="ql-block">印度(奥里萨邦),东恒河王朝</p><p class="ql-block">铁质岩石</p> <p class="ql-block">《佛陀坐禅像》,16世纪</p><p class="ql-block">斯里南卡,西部地区</p><p class="ql-block">铜合金镀金</p><p class="ql-block">这座雄伟的佛像是大乘佛教艺术在16世纪的产品之一。该雕像为莲花座,深藏冥想吉祥符号(拉克什拉),象征着他的佛性。佛陀有32种主要标志和80种次要标志,如标志(urna)、火焰凸起,耳垂和手、脚上的莲花。</p> <p class="ql-block">埃及法老木乃伊,埃及</p> <p class="ql-block">埃及馆(视频)。</p> <p class="ql-block">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3楼俯瞰大厅及走廊(视频)。</p> <p class="ql-block">一楼大厅一角。</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一些志愿者在这里组织孩子们画画,让大人们能很好地参观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淇淇也在这里画画,让我们能轻松地去参观展品。</p> <p class="ql-block">淇淇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临摹的大学生。</p> <p class="ql-block">由于照片太多,我把纽约行分成两集来做。</p><p class="ql-block">本集美篇照片和视频由李维宏和万启惠提供,在此一并感谢!</p><p class="ql-block">万启惠2025.4.2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