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小虫】神奇物种~蜉蝣

小兵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拍摄作者:小兵</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美篇编号:7077240</p> <p class="ql-block">蜉蝣这种小虫,在南京很难找到的,更不用说拍到了。自拍虫以来总共也就找到过两三次,为了拍到它还专门去了趟皖南山区。。。</p> <p class="ql-block">它的寿命很短,在成虫之后只能活一天左右,“朝生暮死”说的就是它~“蜉蝣”。</p> <p class="ql-block">在我国很多的诗人,都用蜉蝣来比喻自己和世界的差距,最经典的便是苏轼所写的《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句话。</p> <p class="ql-block">蜉蝣起源于石炭纪,拥有古老而又特殊的形状,蜉蝣的身体由三部分组成头部、腹部、足部。</p> <p class="ql-block">其实蜉蝣的生命并不只有一天,它们在稚虫的时候,会有一年或者一年以上的时间是生活在淡水湖或是溪流中。</p> <p class="ql-block">在稚虫时,它们要在水里面经历20次到24次的蜕皮,甚至还有的会经历40多次,这时候的它们才会变成成熟稚虫,它们的外表会出现一到两对的较黑翅芽,以高等水生植物或是藻类为食。</p> <p class="ql-block">当稚虫发育完成时,会选择放弃进食,让自己的消化道充满空气,然后浮出水面,爬到附近的石块或是植物茎上,等待羽化进化为“亚成虫”,此时蜉蝣的形态和成虫时相近但却并没有变成真正的成虫,它们一般要在原地停留24小时进行蜕皮,才能成为真正的成虫。</p> <p class="ql-block">成虫时期的它们无法进食,寿命也非常的短,通常只有一天,有些生命顽强的会活到7天左右,但寿命短的只有几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蜉蝣成为成虫之后仿佛是“为爱而生”,因为它们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寻找异性进行繁殖,将自己的种族延续下去。</p> <p class="ql-block">据说在每年的春夏交际之时,匈牙利的蒂萨河畔上,会有成千上万的蜉蝣浮出水面,在那里进行“婚飞交配”,也有的蜉蝣会因为生命达到了期限而因此坠落,这样盛大的场景被当地人称为“盛开的蒂萨河”。</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蜉蝣的浪漫,蜉蝣将自己的一生交给了爱情,献给了下一代,它们不曾想过生命的意义,在它们的眼里这就是最好的句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