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离开武器广场,司机兼导游Oscar带我来到下一个游览重点拉尔科(Larco)博物馆。该博物馆的正式名称为拉斐尔·拉尔科·埃雷拉考古博物馆(Museo Arqueológico Rafael Larco Herrera),是一家私人拥有的前哥伦布时期艺术博物馆,它被认为是南美最好的博物馆,世界上排名第20位,是全球旅行者参观最多的南美博物馆。</p> <p>图1、拉尔科(Larco)博物馆大门</p><p>博物馆坐落在一座十八世纪的美丽豪宅内。而这栋豪宅又是建在一座古老的 7 世纪金字塔的废墟上,使拉尔科博物馆成为当今利马最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之一。 </p> <p>图2、一条宽大的坡道直通庭院深处</p><p>因博物馆是豪宅改建,外面没有停车场。运送游客的司机在游客下车后,需要给门卫留下电话号码,到其它地方停车。博物馆的门卫必须记住游客以及相应的司机电话,待游客参观完后通知司机来接人。进入大门,一条宽大的坡道直通庭院深处,看得出来,当年豪宅主人的车直接开到里面。 </p> <p>图3、该花园于 2009 年 1 月赢得了秘鲁最佳花园奖</p><p>博物馆庭院里设有餐厅、图书馆、视频室,周围环绕着美丽的花园,该花园于 2009 年 1 月赢得了秘鲁最佳花园奖。花园对面白色建筑就是博物馆。 </p> <p>图4、博物馆建筑</p><p>博物馆由拉斐尔·拉尔科·霍伊尔(Rafael Larco Hoyle)于1926年创立,他是西班牙裔前物品的收藏家,被称为“秘鲁考古学的先驱”。最初,博物馆位于秘鲁北部的重要城市特鲁希略。1958年,博物馆被转移到首都利马,目的是让更多的游客便于参观这些藏品。 </p> <p>图5、博物馆小庭院及展室入口</p><p>进入博物馆,首先是个小庭院,这里有售票处,成年人门票10美元。博物馆分为介绍室、文化陈列室、纺织品陈列室、祭祀陈列室、礼器陈列室、金器陈列室和情色艺术陈列室。博物馆收藏了4.5万件文物,其中约有1500件在常设展览中展出,全面概述了秘鲁前哥伦布时期的5,000年历史。其他的则存放在可参观的库房里,这是博物馆的一个特点。 </p> <p>图6、美洲虎石雕</p><p>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说,进入该博物馆,意味着了解古老秘鲁人生活在世界上的方式,以及他们的世界观。进入第一个展厅,令人印象深刻的石雕摆放在显眼的位置上。这是一只咆哮的美洲虎石雕,来自秘鲁北部高地卡哈马卡的帕科潘帕神庙。大约三千年前,朝圣者在许多古老的秘鲁神庙广场上都能看到这样的石雕。在古代秘鲁,美洲虎象征着地球上不可或缺的生命要素:阳光和水。 </p> <p>图7、秘鲁文化室的陶瓷</p><p>古代文化展厅涵盖了从公元前 5000 年到西班牙征服之前的印加时期的秘鲁历史。画廊由四个主要房间组成,展示了古代秘鲁各种文化使用的陶瓷制品、石制品和木制品。在这里可以看到来自Cupisnique,Chimu,Salinar,Mochica,Nazca文化等的作品,基本上是陶瓷。从作品中,可以清楚区分古代秘鲁人对世界的划分。猫科动物、鸟类和蛇混合在拟人化的生物中,讲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宗教仪式和政治组织。 </p> <p>图8、陶器摇铃容器</p><p>陶器摇铃容器出土秘鲁北部海岸莫奇卡,是弗洛里森特时代(公元1年 – 公元800年)的文物。这个大型拨浪鼓容器的底部包含粘土珠,当容器摇晃时会产生嘎嘎声。容器图案是艾阿帕克(Ai Apaec)进入地下世界之旅的情节。艾阿帕克是一位神话英雄,拥有巨大的尖牙,蛇带和耳饰,他穿越不同的世界以确保自然循环的延续。</p> <p>图9、女神石雕</p><p>这块石碑雕刻的神灵是女性,大约有三千年的历史,来自秘鲁北部高地卡哈马卡的帕科潘帕神庙。这块石雕代表了神的存在,体现了圣地的力量。这个拟人化的面孔和身体有着猫科动物的脸,包括尖牙;从嘴里伸出一条又长又宽的舌头,让人想起蛇的分叉舌头以及蜘蛛网;两个鸟羽状的翅膀从她的腰间露出。这位女神具有鸟(天界)、猫科动物(人间世界)和蛇(冥界)的特征,将自己转变为一个包含三个世界力量的全能存在。</p> <p>图10、肖像陶器</p><p>出土于秘鲁北部海岸,是弗洛里森特时代(公元1年 – 公元800年)的文物。在坟墓中发现了肖像器皿作为重要的陪葬品。这些类型的肖像陶器,描绘了统治精英的面孔,包括牧师、战士和艺术家。</p> <p>图11、陶瓷瓶</p><p>这是一种陶瓷瓶,最上面那个陶瓷瓶以及两侧下面的两个陶瓷瓶布满了图案。图案描绘了被称为“绳之舞”的仪式舞蹈场景。在这种舞蹈中,参与者握着一根绳子,两组舞者为中心人物伴奏。 他们穿穿着带有方形或圆形金属挂饰的衬衫。一些音乐家为仪式舞蹈伴奏,演奏鼓和笛子。</p> <p>图12、勇士及光辉之神</p><p>展室中央摆放着一个陶瓷人物,具有神圣的特征。他戴着勇士及光辉之神特有的圆锥形头盔,它的两侧是两条蛇,鼻子类似于猛禽的喙。他头饰中的蛇将他与地下世界 联系起来。他衬衫上交织的阶梯图案加强了他作为世界调解人的作用。 </p> <p>图13、人类遗骸的纺织品</p><p>人类遗骸的纺织品出土于秘鲁南部,属于高地融合时代(公元800年 – 公元1300年)。这个穿着华丽服装和丧葬面具的陪葬捆绑包,包含一个用布包裹的孩子的尸体,头部覆盖着金属葬礼面具。正如古埃及所发生的那样,死者为进入冥界的旅程做好了精心准备。对于安第斯山脉的人民来说,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它标志着向冥界新的存在过渡。在那些帝国权力结构的社会中,如印加帝国,领导人被视为神的直系后裔或“孩子”,当他们去世时,必须确保他们返回天界。 </p> <p>图14、金银器皿</p><p>出土于秘鲁北部海岸,属于帝国时代(公元 1300 年 – 公元 1532 年)文物。这个器皿象征着对立而又互补力量的二元性融合,金色代表太阳、白天、旱季和男性;银色代表月亮、夜晚、雨季和女性。此器皿由一整块金银铜合金制成,在铜的物体上镀上金和银的外观。器皿的图案用雕刻技术实现,描绘神灵戴着一顶装饰有阶梯图案的皇冠,象征着冥界和天界之间的联系。</p> <p>图15、西班牙殖民艺术</p><p>进入混合主义房间,那里有几个西班牙殖民艺术样本,如绘画、雕塑、挂毯艺术艺术品。 </p> <p>图16、祭祀仪式室展品</p><p>在大多数古代文明中,用活人祭神都是为了安抚神灵,或者将受害者转变为更高的境界。展品大多以陶瓷形式描绘用活人祭神的情景,也展出了仪式刀和其他进行祭祀或仪式肢解的工具。 </p> <p>图17、 黄金和珠宝展室的展品</p><p>黄金和珠宝展室有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展品——耳饰、鼻饰、项链、皇冠、胸甲等等,由金、银、铜、宝石、绿松石、水晶或贝壳制成。这是古印加领导人使用的各种装饰品,其中一些属于他们的墓葬物品。我们可以欣赏金匠的技能以及他们在金、银、铜合金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p> <p>图18、贵族穿着金属礼服的样子。</p><p>在古代,前哥伦布时期的宗教和政治领袖用许多装饰品来装饰他们的身体,尤其是头部和颈部,例如鼻饰、皇冠和耳饰。通过这种方式展示了他们的地位、特权和他们的神圣出身。</p> <p>图19、金色摩奇卡头饰</p><p>金色摩奇卡头饰出土秘鲁北部海岸。这些领袖们的头饰,使自己成为具有猫科动物、狐狸、鸟和蛇特征的强大神话人物,象征着他们能够充当尘世世界与众神世界以及死者世界之间的中介人。</p> <p>图20、胸甲</p><p>这个胸甲34 × 46 × 0.5 厘米,是公元200-800年的文物,由贝壳和圆形绿松石镶嵌物组成。最外层的带子描绘了动物形态的头部轮廓。 </p> <p>图21、摩奇卡金耳饰</p><p>摩奇卡(Mochica)耳饰出土于秘鲁北部海岸的弗洛里森特时代(公元1年——公元800年)。耳饰是最重要的装饰品之一,用于区分安第斯社会中的当权者。当西班牙人到达时,他们称印加贵族为“大耳朵”,因为他们佩戴的耳饰又重又大,使耳朵变大了。在 摩奇卡耳饰中,我们可以看到镶嵌有硅孔雀石、方钠石和绿松石等宝石以及珍珠母贝和贝壳的美丽作品。 </p> <p>图22、唯一完整的全套黄金服饰</p><p> 在帕科潘帕神庙,挖掘出一位高级女祭司的坟墓,属于赤木帝国首都的一位主要领袖,名叫灿灿。她的尸体装饰着由宝石和黄金制成的全套服饰,包括她的圆耳饰、佩戴在胸前的胸甲以及她腰部出现的羽毛状黄金附属物,让人联想到佩戴者与太阳(天界)的象征关系。这是世界上博物馆中唯一收藏的完整金质奇木( Chimú )服装;在西班牙征服期间,许多类似的物品会被熔化。</p> <p>图23、古老金字塔华卡瓦拉马卡(Huaca Huallamarca)</p><p> 中午1点,我们来到了利马文化的土著建造的古老泥砖金字塔——雄伟的华卡普克拉纳(Huaca Pucllana)。大门紧闭,司机兼导游Oscar前去和门卫协商,门卫不开门,我估计是因为利马社会动乱的原因而关门。于是司机拉着我来到了另一个古老金字塔华卡瓦拉马卡(Huaca Huallamarca),这个金字塔开门,但游客极少,加上我才有两个人。</p> <p>图24、金字塔遗址挖掘情况照片</p><p> 票价不贵,购票后首先进入一个展室观看泥砖金字塔挖掘的有关视频、照片以及出土文物。这座泥砖金字塔是公元前 200 年的前哥伦布时代进行的建筑, 它是秘鲁中部海岸 Pinazo 文化传统的主要定居点之一。早期是一座具有仪式和行政目的的寺庙,直到公元 300 年变成了仪式和葬礼中心,它们是用小土坯砖和稻草建造的。文物工作者在这里挖掘了坟墓,出土了陶器和木乃伊。</p> <p>图25、墓地出土的文物</p><p> 在 Huallamarca 发现的最古老的陶器属于 Pinazo 风格,其特点是单色、双嘴瓶和桥形手柄,有一些属于中早期(公元 100 - 650 年)。罐和瓶具有拟人化的表现形式,并装饰有几何图形,主要在罐的表面使用红、白、黑颜色,有的为动物雕塑容器。</p> <p>图26、泥砖金字塔第二、三层侧面</p><p> 该金字塔呈阶梯形状,由三层组成,高度约为 19 米。秘鲁考古学家Julio C. Tello在 40 年代初开始挖掘,考古学家Jorge Zegarra在报告中说,金字塔遗址是一个长120米,宽75米,呈南北向的卵形土丘,占地5万多立方米。</p> <p>图27、金字塔形由三个平台重合,正面有9米宽的斜坡</p><p> 金字塔形由三个平台重合,正面有9米宽的斜坡,直达顶端。修复后呈现出的形状与原来的样子有很大的不同,它原来没有前面的9米宽入口坡道,其顶部和其它平台是靠通道和楼梯相连。</p> <p>图28、墓地挖掘现场</p><p> 在挖掘的坟墓中发现的物品,让我们了解了圣伊西德罗区古代居民的日常生活:这些家庭过着温和而艰苦的生活,没有人祭的痕迹,也没有发现武器。相反,发现了大量的农具、棉布、装满纺纱工具的缝纫篮、用作餐具的装饰品、陶瓷器皿、儿童玩具和乐器。</p> <p>图29、通往墓穴的台阶</p><p> 该金字塔的重建始于 1958 年,当时的市长卡洛斯·诺伊豪斯 (Carlos Neuhaus) 非常努力,他下令对该地进行挖掘工作,从而发现了重要的遗迹。重建于 1960 年结束,创建了当前的 华卡普克拉纳(Huaca Pucllana)遗址博物馆。至此为止,我的利马之行顺利安全结束了,司机兼导游Oscar服务的不错,我除了给他事先谈好的100美元外,把我买票剩下的三十多秘鲁索尔货币都给了他。回到邮轮,听到广播,因为秘鲁全国戒严,下一站秘鲁的皮斯科(Pisco)去不了了,邮轮直奔智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