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我如今居住的观湖壹号小区西门对面,银川市第二实验小学静静矗立。每到上下学的高峰时段,学校门口总是挤满了接送孩子的家长,他们主要是为了保护孩子安全过马路,从而也经常导致交通有些拥堵。每当看到这一幕,我总会触景生情,思绪被拉回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童年往事。那时,我在固原乡下离家三里地远的叶集湾小学读书,父亲也曾接送我上下学,但他担心的不是车水马龙,而是怕我走在半路被野狼叼走吃了。这话绝非玩笑,而是我亲身经历的真实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的家乡位于固原县彭堡乡偏远的西塬山畔。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这里人烟稀少,生态环境原始,野生动物众多。虽然没有珍禽异兽,但兔子、獾猪、狐狸、野狼等却随处可见,甚至偶尔还能邂逅花豹。在这些动物中,对村民生命财产威胁最大的,无疑是野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家所在的村子名叫郎家湾,但亘古以来,从未有过姓郎的住户。后来考证得知,村名原本叫狼湾,因为嫌这个名字听起来令人生畏,才按谐音改为郎家湾。那时,野狼在这片区域频繁出没,有时三五成群,半夜里发出的嗥叫声令人毛骨悚然。记得刚从申庄搬来时,爷爷、奶奶和几个孙子住在一间尚未装门的窑洞里。一天夜里,月色朦胧,一个黑影窜了进来,蹲在炕头边,两眼闪烁着绿光,舌头吐得老长,贪婪地盯着炕上的娃娃们。幸好爷爷躺在炕上抽旱烟,一眼认出这是只凶恶的狼。他顺手拿起烟锅,在狼的脑袋上狠狠敲了一下,狼这才落荒而逃。那时,村民家的猪、羊、鸡等家畜家禽,常在夜间被野狼咬死、咬伤或叼走。狼有时会展现“聪明”的一面,遇到较大的猎物,比如百十来斤重的肥猪,它们会像押解俘虏一样,用尾巴驱赶猎物到村子外,再大快朵颐。奇怪的是,那些猪似乎毫无反抗之意,乖乖地跟着狼走,甚至一声不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为了防止野狼“入室作案”,村民们想尽了办法。几乎家家户户都在院墙顶端插上木棍,像拉铁丝网一样拦上几道草绳。据说狼看到草绳,就不敢越墙而入。至于这是否真的有效,我始终半信半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记得小时候,伙伴们聚在一起,常玩一种叫“狼吃娃娃”的游戏。游戏规则是:在地上画一个类似围棋盘的网格,用小土块、小柴棍或羊粪豆作棋子,“娃娃”一方十五粒,“狼”一方三粒。对弈中,“娃娃”若能把“狼”围住,“娃娃”获胜;若“狼”把“娃娃”吃得所剩无几,无法形成包圈,“狼”则获胜。然而,大人们总是制止我们玩这种游戏,认为它不吉利。这并非空穴来风,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狼吃娃娃”的悲剧屡屡发生,让人心惊胆战,谈狼色变。我亲眼目睹过不少野狼咬死咬伤小孩的惨剧。比如,在我上学必须经过的一条濠沟,我曾看到一具被狼咬死的小孩遗骸,惨不忍睹。邻村有个叫杨旦儿的小男孩,跟随母亲挖野菜时,被狼叼走,母亲追在后面哭喊,却只能眼睁睁看着狼将孩子吞食。另一个邻村的十岁男孩,也在大白天被狼咬住,幸好附近有打场的农民及时赶到,拿着棍棒将孩子从狼口夺回。据说那天狼还没来得及“换口”,否则孩子就没命了。我还在名叫石碑湾的地方,见过一个三四十岁的男人,小时候他的半个脸被狼啃掉了 ,令人惨不忍睹,毛骨悚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除了这些惨剧,我自己也曾差点丧命狼口。那年我九岁,一天下午放学回家,我低着头慢慢走着,突然一只恶狼从身后窜出,张牙舞爪地向我扑来。我顿时吓得魂飞魄散,腿软了,鞋子也掉了,只能在地上连滚带爬。就在恶狼即将追上我的千钧一发,恰巧碰见本村的放羊老汉高老大正站在路旁。他见状猛冲过来,大吼一声,举起赶羊鞭狠狠抽向狼。狼掉转头,冲进羊群,叼起一只羊羔作为“战利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瘫倒在地,过了好久才缓过神来。这时,我想起一位长辈曾传授的应对恶狼的“秘诀”:狼在吃人前,会用前爪扬土壮威,若人抢先扬土,就能破解狼的“法术”。于是,我急忙趴在地上,拼命扬起土来。这一滑稽的动作,引得高老大捧腹大笑,他把我从地上拉起来,说:“狼早就回窝吃‘手抓羊羔肉’去了,你再扬土也是白费力气。走,回家让大人给你叫叫魂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六十多年过去了,郎家湾早已不见野狼踪迹,但高老大那布满皱纹的笑脸,和他手中那根救命的赶羊鞭,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里,成为那个危险与温情并存的年代最鲜活的印记。</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