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洞书院的故事

鞠武

<p class="ql-block">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五老峰南麓。“始于唐、盛于宋,沿于明清”,已有1000多年历史。1988年1月13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1996年,包括白鹿洞书院在内的庐山作为“世界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在本篇我不讲白鹿洞书院在中国文化传承上所具有的重要历史地位及优美的人文环境,只是给大家讲述与白鹿洞有关的小故事。</p> <p class="ql-block">  故事一:白鹿洞得名的由来。</p><p class="ql-block"> 白鹿洞<span style="font-size:18px;">周边环境优美,</span>前有宽阔的平台,一条清沏的小溪顺山而下,四山回合,也形似山洞。唐代隐士李渤及其兄李涉于是隐居在此读书。李渤在此隐居时,养了一只白鹿,常随其左右,因此被称为“白鹿先生”。传说这只白鹿通人性,能帮李渤购买书、纸、笔、墨等物品。李渤成名后,白鹿便消失不见。为纪念这一经历后人故被称为‌白鹿洞。</p><p class="ql-block"> ‌明代嘉靖年间,南康知府王溱和何溶先后在书院后山凿洞并置石鹿,以纪念白鹿的传说。这只石鹿后来被埋,1981年重修书院时又被发现并重新安置。</p> <p class="ql-block">  故事二:白鹿洞书院的起源‌。</p><p class="ql-block"> 李渤在白鹿洞隐修读,白鹿洞仅仅是一个地名。到‌南唐升元年间(937年),白鹿洞才由朝庭正式辟为书馆,称为“庐山国学”,由国子监李善道为洞主,成为讲学与藏书之所。</p><p class="ql-block"> 北宋时期‌:白鹿洞书院规模渐大,与岳麓、睢阳、石鼓并称为“天下四大书院”。</p><p class="ql-block"> 白鹿真正被尊为天下四大书院之首,缘于朱熹。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任南康(今江西庐山)知军,兴复白鹿洞书院,并自任洞主。他亲临讲学,广延名师,使书院名声大振,成为宋末至清初中国重要的文化摇篮。</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提出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成为后世学人的重要准则,甚至影响了日本和东南亚的教育。</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故事三:慧娘的传说。</p><p class="ql-block"> 一只修炼了五百多年的母狐狸在鄱阳湖边修炼成人形,名叫慧娘。一年春天,慧娘在曲塘坝游玩时遇到了前来游玩的朱熹。慧娘对朱熹产生了爱慕之情,但因自己是狐狸修炼成人,感到十分伤心。为了留住朱熹,慧娘化作一只小白兔引诱朱熹跟随,直到天黑迷路。慧娘则用灯笼为朱熹引路,最终将他带到白鹿洞书院‌。</p><p class="ql-block"> 当然按传说故事的发展,慧娘终如愿以偿,与朱熹结为伴侣,终始朱熹驻足于白鹿洞开门讲学。传说终究是传说,也就博大家一乐。</p> <p class="ql-block">  白鹿洞书院不仅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发祥地,也是儒家文化传播的中心。其历史悠久的建筑、丰富的藏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了无数海内外游客。</p><p class="ql-block"> 我国改革开放国后第一部反映爱情并第一次出现情侣间接吻的电影《庐山恋》,其主要取景地就是白鹿洞书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