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阳古镇

个个

<p class="ql-block">  大阳古镇位于晋城市泽州县西北方。</p><p class="ql-block"> 大阳古称阳阿,历史上秦皇在此置县,汉承秦制且封侯于此,西晋设此为郡,它先后为县、侯国、郡的治所长达八百余年,拥有2600多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大阳的采矿炼铁业几乎与中华民族的冶炼史同步兴起,《山海经》曾记“虎尾山之阴有铁矿”,指的就是大阳的虎尾山矿区,晋国最早使用的炼铁鼓风炉首先在大阳发明和使用,战国著名的“阳阿古剑”也产自这里。</p><p class="ql-block"> 明清时期大阳的钢针制造业极为发达,据德国里希霍劳在《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中说“大阳的针,供应着这个大国的每一个家庭,并且远销中亚一带”,大阳因此被誉为“九州针都”。</p><p class="ql-block"> 大阳历史上曾出现过大批朝廷命官,仅明清时期大阳的历史名人就达一百三十多人,泽州大地自古流传着“有官不到大阳夸”之民谣。</p><p class="ql-block"> 五里长的明清老街贯穿东西大阳,青石板铺就,沿街店铺云集,与周边的民居、寺庙、楼阁完美融合。</p><p class="ql-block"> 明清时期建有规模宏大的官宅民居建筑群,如东大阳村中的裴家大院,是明代嘉靖礼部尚书裴宇的故居,为九宫八卦式布局;西大阳王家大院则是明代万历丁丑科户部右侍郎张养蒙都堂的府第,房宅占地逾百亩。 </p><p class="ql-block"> 大阳古镇内汤帝庙、关帝庙、资圣寺、后大寺以及古阁、巷门等建筑古朴大雅,风格别具。其中汤帝庙的成汤殿是典型的“明三暗七”建筑,前檐面阔三间,用柱四根,但却是八根梁架结构,有效实现“小材大用”。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