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学奖项的争议与探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熊向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董宇辉获人民文学“传播贡献奖”引起网络争议,争议的核心在于文学奖项是否随心所欲?脱离以作品说话的奖项是否具有说服力?文学奖项的设立与评选是否具有公平公正合理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学奖项历来就不缺少争议,争议性往往源于其评选标准、文化立场、利益纠葛等多重因素的交织。要让文学奖项回归"纯净",并非单纯消除争议,因为争议本身也是文学活力的体现,之所以引起争议,是需要建立更开放的对话机制与更透明的价值体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学创作的多元性,在互联网时代迸发出活力,具有先锋创作意识的作家正在突破陈旧的老套模式,那么,文学奖项的"纯净化"不应等同于单一审美标准的垄断,更不能等同于掌握话语权者的工具。真正的纯净应是包容不同声音的回响,以及敢于接受监督的透明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们对文学奖项的质疑就在于,越来越多的文学奖项无视读者和公众的存在,明目张胆瓜分。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一个小小的县市征文,自己评自己奖。明明是散文奖却颁给小说,盾奖也被主席们瓜分,还有一些获奖专业户,常年长期霸占各种奖项,并且这部分人大部分都在70岁左右了。很多征文的邮箱没有被打开,评选结果就已经出来了,几百部几千篇的征文,极短的时间内就有结果了,是一目十行,还是一目百行千行?这些都涉及评选标准不透明、评委偏见、商业利益介入,或者作品质量参差不齐等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让文学奖真正反映文学价值,不被其他因素干扰。可以拿国际文学奖的经验借鉴,或者技术手段的应用,比如:区块链记录评选过程确保不可篡改。比如:提高评委的专业性和多样性,建立透明的评选机制,公开评选流程和标准,避免商业干预,加强公众参与等等。同时平衡艺术性和大众口味,防止利益集团操控。作品公示制度,将入围作品评审意见(隐去评委身份)向学术界开放,形成历时性研究数据库。年度更新评委制度,避免固化审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学奖的参与应允许个人通道,允许提名,不是先通过团体盖章推荐,允许个人与团体不同通道,以及第三方通道,比如:出版传媒,网站等多种形式。应临时设立跨界监督委员会,随机吸纳人类学家、社会学家、读者代表参与监督,采用出版人、书商、媒体人多元组成的评审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学场域是文化资本争夺的战场,文学奖项的终极价值不在于颁发桂冠,而在持续激活人们对文学可能性的想象。文学奖是一盏路灯,而非终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后再来说一说“人民文学贡献奖”这件事,文学作品需要通过载体的传播手段到达受众人群,从而产生回响。互联网时代的多元化,让文学可以即时多元化,多维度的呈现,这应该是文学传播的最好时代,这会让草根和基层创作者能够得到公平发表的机会,也会让民间的高手闪耀出光芒。那么,董宇辉获得人民文学传播贡献奖,我觉得应该。因为这个奖项是传播贡献奖,文学需要传播,这是媒介的力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请大家理性发言,避免杠精攻击,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客观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让文学步入多元化百花齐放的正常轨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熊向阳,笔名向阳花开,艺名向云端,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出版个人音乐专辑《静静的沙河》,代表作《静静的沙河》《梦中的故乡》《沙河汤汤》《心灵秘境》《更好的活着》《故乡在远方的远方》等音乐著作。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乡村教育观察员,《今日国土·生态文学委员会》特聘作家,《中国乡村》杂志现代诗编审,《东方散文》杂志签约作家,《大豫文学出书网》签约作家,著有散文集《故乡本草》《故乡风物》《故乡春秋》长篇儿童文学《生态岛》《冒险岛》《漂流岛》长篇小说《青春在场》《夜太奇》,诗集《风雅颂》等。长篇小说《心灵秘境》获2023年襄阳市文联重点文艺扶持项目,散文《一枝花》获第七届劳动者文学杯优秀奖,散文《云上岘山》获第四届石花杯全国文学大奖赛奖,散文《荆楚江山图》湖北文旅“五个一”作品征集入围奖,诗词襄阳金牌推荐官,中国新闻图片网签约摄影师,作品《生态古城》获中国新闻社举办的“影像中国”影像大赛人气奖,多篇文章入书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