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春行:水墨丹青里的人间仙境

建雄

<p class="ql-block">  乙巳年暮春,晨曦初露,我们自断桥启程,沿白堤、孤山、苏堤而行,终至雷峰塔下。这一路,步移景异,西湖以其绰约风姿,将千年诗画揉入人间烟火,绘就一幅令人心醉神迷的春日长卷。</p> <p class="ql-block">  行至白堤,恰似踏入古典诗词的画境。道旁桃红柳绿交相辉映,粉桃如天边流霞,层层叠叠缀满枝头,娇艳欲滴;绿柳似青烟缭绕,柔枝低垂,轻拂湖面。清风徐来,桃花簌簌飘落,与柳丝共舞,落入澄澈的湖水中,漾起圈圈涟漪。这一畔是灼灼桃花的炽烈浪漫,那一边是依依杨柳的温婉柔情,动静相宜间,每一处景致都宛如精心雕琢的画卷,无需滤镜修饰,随手定格便是绝美大片。</p> <p class="ql-block">  时至三月底,白堤的“桃红柳绿”之景臻于极致。桃花红得浓烈奔放,恰似春日燃起的火焰,点亮了西湖的春色;柳树绿得空灵缥缈,如烟如雾,为湖畔增添了几分朦胧诗意。粉桃、绿柳与一湖春水相互映衬,水光潋滟,花影摇曳,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图景。这般景致,历经岁月沉淀,早已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经典,承载着千年的春日记忆。</p> <p class="ql-block">  孤山南麓的西泠印社,一个由篆刻家们在西湖西泠桥畔共同创立的学术团体,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成就闻名于世。自1904年建社至今,已有120年的历史,期间仅产生了7位社长,每一位都是德才兼备的大师,秉承着爱国主义精神。</p> <p class="ql-block">  第一任社长吴昌硕,以其诗书画印的卓越成就,成为一代宗师。而第七任社长饶宗颐,他的逝世使得社长之位至今空缺,凸显了西泠印社对社长人选的高标准。</p> <p class="ql-block">  沿着苏堤漫步,远处雷峰塔、城隍阁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宛如蓬莱仙阁。古塔飞檐翘角,城隍阁气势恢宏,与西湖的湖光山色融为一体,既展现出历史的厚重沧桑,又散时至三月底,白堤的“桃红柳绿”之景臻于极致。</p> <p class="ql-block">  桃花红得浓烈奔放,恰似春日燃起的火焰,点亮了西湖的春色;柳树绿得空灵缥缈,如烟如雾,为湖畔增添了几分朦胧诗意。</p> <p class="ql-block">  粉桃、绿柳与一湖春水相互映衬,水光潋滟,花影摇曳,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图景。</p> <p class="ql-block">  这般景致,历经岁月沉淀,早已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经典,承载着千年的春日记忆,发着仙境般的神秘韵味。</p> <p class="ql-block">  置身于此,仿佛穿越时空,走入了古代文人雅士的诗画梦境,分不清究竟是人间还是仙境。</p> <p class="ql-block">  西湖之美,美在自然与人文的交融,美在四季变换的独特韵味。而三月的西湖,以其桃红柳绿的绚烂色彩,诉说着春日最动人的故事。这一方山水,承载着千年的风雅,也孕育着无尽的诗意,令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走进夜幕里的西湖,仿佛置身于一幅水墨画中,远山如黛,近水含烟,一切都显得那么朦胧而美好‌‌。</p> <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31日摄于西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