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美篇昵称:夕阳</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252359</p><p class="ql-block"> 图片:夕阳/部分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b> 2025年4月23日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其主题为“阅读:通往未来的桥梁”。这个主题让我回忆起自己这一生与书结缘的几个大的节点,以及读书给自己带来的益处,可以说,是读书规范了我的人生方向,让我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b></p> <p class="ql-block">网图再创作</p> <p class="ql-block"><b> 我们这一代人,与书开始结缘除了课本,就是小人书了,学名叫连环画。小时候放学后没有作业,我们兄妹几个最爱去的地方就是家附近的画书摊。一分钱看一本,我们几个一起去,每人一分钱可以看好几本。《黄继光》堵枪眼、《董存瑞》炸碉堡、《平原游击队》、《鸡毛信》……这些革命战争、革命英雄故事在我幼小的心灵中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那时候起,我的眼中已有光芒,心中已有榜样。榜样可是有着强大吸引力的,我们的零花钱都心甘情愿的送给了摆画书摊的老大爷。有时没钱了,哥哥就想点子,领我们去捡炮壳(子弹壳),与老大爷换画书看。看画书还让我们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历史故事也开始有所了解。比如《红楼梦》、《三国演义》、《杨门女将》等等。对我们来说,这或许就是启蒙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起点,画书已悄无声息的打开了我们心灵通往世界的窗户。</b></p> <p class="ql-block">致谢网图</p> <p class="ql-block"><b> 1968年底,我们怀揣着《毛泽东选集》上山下乡到了林县,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当时知青学习《毛泽东选集》积极性很高,林县县委曾召开全县知青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树立学习典型,参观红旗渠,提振知青建设农村的劳动热情。那时候村里还没有用上电,劳作一天后,我们凑着小煤油灯学毛选、写心得笔记的情景,还有下地干活路上与社员一起背诵老三篇的画面,是印象最深而终生铭记的。是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在平生第一次的社会实践中锻炼成长。尤其是对我磨砺品格、精进人生目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b></p> <p class="ql-block">致谢网图</p> <p class="ql-block"><b> 我真正接触到中外文学名著是在七十年代的马兰基地宣传队时,这特殊的境遇让我记忆深刻,仿佛是一道光穿过心灵,让我的眼界变得宽阔。一次练功间隙,我们偶然发现,在马兰礼堂的三楼一间没有启用的卫生间的隔间里,杂乱的堆放着一些大部头的书,这些书我还是头一次看到,感到生疏且神秘。翻开看看,是中、外小说,当时虽然知道这些书是禁止看的,但就是好奇、想看。我们一次只敢拿一本书,小心翼翼的藏在挎包里带回宿舍,看完了再去换。当时基地因保密而几乎与外界隔绝,我与书有如此源深的缘份也是非常幸运的。在那个文化生活匮乏的年代,有这么个“秘密图书馆”,已足够填满我的业余时间。</b></p><p class="ql-block"><b> 那时的我,对于文学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文字堆砌和故事情节上,未曾真正领略到其深邃的内涵和魅力。像《呼啸山庄》、《战争与和平》、《红与黑》、《悲惨世界》,巴金的《激流三部曲》等等等等,我都是在那时候看的。随着故事线的展开,我好像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走进那一个个由文字构成的王国……在那个王国里,我看到不同国度、不同年代、不同历史下,各阶层人们的生活及背景,观察了人物在情境中的塑造,感受到了情感描述的细腻、真挚,也或多或少的领悟到了人生的哲理和生存智慧。那些文字,已不再是简单的积木,而是活生生的灵魂,它们在我眼前跳跃,在我脑海里舞动,它们激发了我对未知世界的想往……</b></p> <p class="ql-block"><b> 1978年后,改革开放的春风,使得整个中国充满活力。改革开放需要知识,知识成为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我也终于在32岁时,才得偿所愿的进入电大的课堂,如饥似渴的读书学习。当时我的女儿已经8岁,这种母女同在校园上课的境况也是中国特色了。尽管有家务、有工作,在专业学习机会面前,我没有退缩。女人绝不能成为“女人”这两个字的奴隶,女人最大的敌人并非命运,而是无知与狭隘。老妇有的是时间去怀旧,少女可以尽情的去幻想,而这些都不属于我。我该做的是抓住今天,昨天才有连续,明天才有根基,在人生的道路上我才能进退自如。电大为我提供了系统学习专业知识的机会,让我对特定领域的知识有了更深入、更系统的理解。重要的是,提高了我的文化素养,培养了我的自主学习能力,使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快速接受新观念、新知识、新技能。人都有梦想,我同样也是一个追光者,我愿用勤奋去敲击理想的晨钟,努力使自己的梦想与现实的土壤靠近再靠近。</b></p> <p class="ql-block"><b> 后来,组织上又让我到市委党校中青班、省委党校妇干班、市管干部进修班培训,较系统的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不断的学习提高中,牢固树立了“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并自觉将之转化为自己的行动。特别是走上领导岗位后,更是勤于读书,学以致用,提升了解决实际问题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竭尽全力做好工作,因此自己也获得了系统的最高荣誉,表彰决定登上了《人民日报》、《经济报》。</b></p> <p class="ql-block">在市委党校学习时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获国家人事部及全国供销总社颁发的奖章、证书</p> <p class="ql-block"><b> 退休以后,我避开很多无意义的社交与忙碌,唯有读书不能停滞。我坚持读书,为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打开更为丰富的精神世界;坚持每天“学习强国”的阅读和答题,为忠于信仰永不掉队;我还参加了系统组织的全国范围的读书打卡活动并获奖、荣登《中华合作时报》……</b></p> <p class="ql-block"><b> 当无声的输入与读书主题之间共振时,我的思绪始终追逐着年轮嬗变的纹路,捕捉那些沉淀在潮流中的记忆琥珀。回顾这一生,读书就是我人生的桥梁,它引领我跨越认知的局限,不断拓宽我的视野,打破思维的壁垒。它让我在迷茫时找到方向,在困惑中获得启迪,从他人的智慧中汲取力量,为自己的人生之路点亮明灯。读书这座桥梁,承载着人类文明的积淀,助力我在人生的旅程中不断前行,去拥抱更广阔的天地,遇见更好的自己。</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