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晴川阁,又名晴川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地处长江北岸龟山东麓的禹功矶上,北临汉水,东濒长江,与黄鹤楼夹江相望,互为衬托。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为汉阳知府范之箴在修禹稷行宫(禹王庙)时增建,重建于1984年,得名于唐朝诗人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诗句。</span></p> <p class="ql-block"> ▲ 荆楚雄风碑,刻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为荆志观察使者李梭所书。碑文意为赞扬荆楚民众与洪灾水患顽强拼搏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禹稷行宫,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原名禹王庙,明代天启年间(1621~1627年)改为现名,为武汉历代祭祀大禹之地。现建筑为清代同治三年(1864年)重建。</p> <p class="ql-block"> 大禹,姓姒,名文命,称夏后氏,是诸夏部族有崇氏人。据《史记》记载,为黄帝的四世孙。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妇孺皆知,传诵千古。</p> <p class="ql-block"> 尧舜时期,洪水泛滥,民不聊生,禹奉舜命治理洪水。他走遍全国,爬山越川,观察地势水情,研究治水方略,历时十三年,终于治水成功。他铸九鼎,划九州,发展农业生产,为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代的建立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 ▲ 晴川阁,阁楼依山面水,景观奇特,被誉为“楚国晴川第一楼”。</p> <p class="ql-block"> ▲ 禹碑亭,相传大禹治水成功后刻石纪念,碑文七十七字,奇特难识,意为禹治水使百姓安居乐业。碑亭中东面的禹碑为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所刻。</p> <p class="ql-block"> 禹功江汉~大禹治水文化陈列(收费),我们没有进去。</p> <p class="ql-block"> ▼ 铁门关关上所立城楼</p> <p class="ql-block"> 铁门关,始建于东汉末年,已历一千八百年。唐以前是军事要塞,唐以后成为商贸通道。明末毁于战火。清代铁门关遗址上建关帝庙,祭祀关公。1993年重建。</p> <p class="ql-block"> 铁门关背倚古大别山(即今龟山),俯控江浒,雄峻险固,易守难攻,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相传三国时蜀将关羽曾在附近江边饮马,关上曾一度建有关帝庙。明清时期铁门关逐步失去军事作用,成为人们游览场所和商业集贸市场,因兵燹和年久失修等原因,仅存遗址。铁门关现建筑为1990年12月根据明清关体样式重建。铁门关是国内最大的关体之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基座四面分别刻有沿革简介、修复简志、建筑工程和铁门关工程的文字说明。</span></p> <p class="ql-block"> ▲ 朝宗亭,相传大禹治水成功于此。《尚书.禹贡》中有大禹治水“江汉朝宗于海”的说法。此亭建于1986年。</p> <p class="ql-block"> ▲ 楚波亭,始建于明代,为纪念大禹治水而建。今亭建于1986年,为平面呈扇形的暖亭。</p> <p class="ql-block"> ▲ 长江沿江堤和汉江沿江堤的分界点~汉口,汉口是武汉市的一个重要地理和历史节点,位于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处。汉江位于长江左岸,至汉口与长江汇合,形成汉江大堤。</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龟山公园是武汉长江主轴的重要节点,位于武汉市汉阳区的公园。与武昌蛇山夹江对峙。</span></p> <p class="ql-block"> 黄兴铜像,<span style="font-size:18px;">黄兴(1874年~1916年)湖南善化(今长沙)人,1898年就读于武昌两湖书院,1902年留学日本,1904年2月在长沙发起成立革命团体华兴会,被推为会长,1905年在日本与孙中山先生等组建中国同盟会,之后领导和指挥了同盟会发动的多次武装起义,黄花岗起义失败后,黄兴根据全国形势的发展,主张把革命重点转移到长江中下游,特别是武汉地区。</span></p><p class="ql-block">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黄兴于10月28日<span style="font-size:18px;">由上海赶到武汉</span>,湖北军政府在武昌阅马场为黄兴举行隆重的登坛拜将仪式,就任战时总司令,亲赴前线指挥保卫汉阳、反攻汉口的战斗。在阳夏之役中,与清军激战相持一月,备极艰辛,功绩卓著,为各省独立赢得了宝贵时间。汉阳失陷后,黄兴辞职赴沪,策划北伐,筹组中央临时政府。<span style="font-size:18px;">黄兴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先驱和领袖,与孙中山常被时人以“孙黄”并称。</span></p><p class="ql-block"> 黄兴像原树立在武昌蛇山头,1955年因建设长江大桥暂迁武昌首义公园路,1985年,武汉市人民政府决定,由市文物管理处正式迁立于此。</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 屈原望郢台,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吴起之后,在楚国屈原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span></p> <p class="ql-block"> ▲ 在流放途中,龟山就是他当年披发行吟的地点之一。他在《哀郢》中有“登大坟以望远兮,聊以舒吾忧心。”的诗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便把登龟山眺望当作是纪念屈原的一种传统活动。</p> <p class="ql-block"> 武汉电视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计谋殿为仿汉代大型建筑,殿内布置壁画、雕塑,并利用声光等现代化手段,再现三国故事中的良谋妙计。全景画馆则展示了一幅138米长、18米高的赤壁大战全景壁画,号称国内第一大画馆。可惜当时没有开放,未能进馆观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据说计谋殿于1993年动工,建建停停,到1999年,才完成了主体建筑。可时至今日,计谋殿依然大门紧闭,唱着“空城计”。</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