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更生<br>今天,四月十九日,大吉大利,繁星满天,皎月高挂。崇明堡镇大通路上一个不起眼的大酒店,竟然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广岛宴会厅”,可以容纳了51桌的亲朋好友喝喜酒,场面壮观、热闹非凡。<br>经过世界花博会的浸润,如今崇明区已经是面目全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长江的水更清了,环境保护几乎做到极致,东滩的成群鸟类在江滩上歇息和逗留,围垦造田的江堤可以瞭望一望无际的长江入海口,每日的崇明天空,蓝天白云,气象万千,把中国的第三大岛装扮的美若天仙,婀娜多姿。<br>特别是崇明的春天,空气清新,绿色满目,几乎所有的地方,无论是小镇还是村落,都在“美丽社区”的建设中,变得更加充满生气。如古人所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p class="ql-block">一、婚礼庆典</p><p class="ql-block">一位来自山东泰安的姑娘陈新宇,大学毕业后,带着梦想投身到上海这片土地,从事教育事业,期间邂逅同在教育行业的小伙宋建军,于是写下了他们从恋爱到爱情的美丽故事,今天他们如愿以偿,结为伉俪,正可谓“有情人终成眷属”,开始了他们新的人生。</p><p class="ql-block">望着这对新人踏入神圣的婚礼殿堂时,我们每一个亲人、朋友,无不欣喜万分。他们的爱情纯真、甜美、多彩,“窈窕淑女,君子好逑”,</p><p class="ql-block">“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新婚燕尔得爱情的箴言,这也是一对新人的爱情承诺!我们欣赏新娘陈新宇,就会想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新娘那一抹秋波,会融化千年不化的冰霜和冷漠。我们赞美新郎宋建军,就该是“洵美且仁,洵美且武”,新郎那一道剑眉,会战胜各种困难和险阻。他们相遇的恋情故事,听上去都是那么自然、真切、浪漫,就像童话那样神奇,纯粹得就像远古得天空,无邪得就像源头的活水。</p><p class="ql-block">他们动人的爱情故事,就像黄河出海、穿越齐鲁大地,泰山脚下;就像长江入海,来到浦江魔都,崇明岛上。</p><p class="ql-block">“天大地大不如父母养育的恩情大”,这是他们共同孝心;海枯石烂,永不变心,这是他们的海誓山盟。</p><p class="ql-block">让我们每一个善良的朋友,让我们每一个至亲至爱,祝愿这对新娘新郎的未来,连枝叶茂!祝愿这对新娘新郎的事业,比翼双飞!</p><p class="ql-block">庆典仪式是有婚庆公司主持人主持,他主持的非常生动、热烈,使得婚庆活动始终充满着热烈的气氛,一波又一波。但印象最深刻的是新郎在鹊桥(走秀台)前迎接新娘时的含情脉脉和新娘父亲携手女儿走上鹊桥,然后把女儿送到新郎手中的场面,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激动的时刻。还有就是在婚礼的殿堂上,新郎新郎发表感言时,新郎感言中几次哽咽,新娘热泪盈眶的样子,情真意切,让在场的亲朋好友无不感动。</p> <p class="ql-block">二、感念岁月</p><p class="ql-block">今天,前来道喜的51桌中,有两桌是新娘的亲人,其中一桌是新娘的大爷爷一家人,另一桌是新娘的姑奶奶一家人。</p><p class="ql-block">新娘的大爷爷在77年前随军南下,解放上海,然后参与上海地方军管,1952年,再转战“抗美援朝”,如今是95岁高寿的离休干部,正安度晚年。</p><p class="ql-block">新娘的姑奶奶,1954年,18岁的山东大姑娘成为“新上海人”,是新中国的上海第一批城市环境卫生的美容师(环卫工人)。如今高寿89岁,正颐养天年。</p><p class="ql-block">俩家亲人与新娘新宇的父母相会在上海崇明堡镇,与新郎的父母握手致意,相见甚欢。此时,一下子所有的亲人们都有一种恍惚的感觉,这个世界真新奇,人间社会真奇妙。就是这对新婚伉俪,把山东泰安与上海紧紧地联在了一起,他们的婚姻良缘也接续了上世纪五十年代,新娘大爷爷陈荣堂先生创造的家族历史。</p><p class="ql-block">婚宴结束后,我们回到位于堡镇的汉庭宾馆,新娘父母陈安亮夫妇邀请新娘大爷爷、姑奶奶与我们第二代喝茶聊天,自然聊的最多的就是发生在上世纪山东泰安满庄村的陈氏家族的往事,其中很多历史,都是年届95岁高寿的大爷爷从未讲过的事情,我们下一辈,已到奔70的第二代小老人听的既新鲜,又感慨。这可是那个时代中国千千万万家庭的缩影,听者无不对过去的感怀,对当下的没好日子的感叹,大家对未来充满希望。</p> <p class="ql-block">三、祭祖赐福</p><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上午,大家都在吃自助早餐时,闻讯在新娘的婆家宅基地,也就是瀛南村举办“祭祖赐福”的仪式,邀请新娘亲人一起参加,我们欣然接受,先后驱车来到了离堡镇码头不远的村子里。</p><p class="ql-block">大约20分钟光景,到了新郎祖上的老宅,村口有一个很大的石头,上面刻着“瀛南村”,我们感到非常亲切。因为这里就是崇明的最南端,不远处就是著名的堡镇港口。我们从宽阔的堡镇大通路出发,很快就进入原来的乡间公路,两边是茂密的大树,根深叶茂,几乎遮住了热烈的太阳,在转弯,就是常见的临近一条小河的小路,我们右边就是一户挨着一户的农宅,有的翻新过,有的还是老样子,但是外观都按照旅游城市的规划,整修一新,所以看起来非常美观,既保留了原来的古朴风貌,又添加了中西合璧的别墅式建筑。</p><p class="ql-block">从村口进去,也是一条正好能开车的小路,也就是“村村通”的水泥路,到了尽头就是新郎的祖宅,瀛南村规划的很好,按照一家一个门廊的方式布局,我们恰好就是一个小街区的中间,类似一个胡同,一栋联排的平房式的新旧相间的大农宅,最东面保留了原来旧宅的模样,现在是厨房,然后紧挨着就是改建后的两层楼的联排楼房,二楼南面是一个与住宅一样长的内阳台,新郎父亲的俩兄弟分别住在这栋宅子里,新宇和建军除了在南门港的公寓作为新房外,周末或者其他时间也可以在这里小住。</p><p class="ql-block">仪式开始了,先是新郎新娘在正房客厅的放着贡品的祭祀桌上向祖先祭拜,然后在门前院子里烧纸,此时鞭炮响起,告慰祖先。最精彩的仪式出现了,新娘新郎到了二楼的阳台上,撒红包和硬币,前来参加祭祖仪式的亲人和邻里们在院子里抢红包,新娘婆婆对腿脚不便的老人一一送上一个个大红包,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了这个具有崇明文化出传统的仪式还是很有趣,也是喜庆的另一种仪式,值得回味。</p><p class="ql-block">四、作别</p><p class="ql-block">中午,我们参加了新婚告别午餐,也是回到昨晚的“广岛宴会楼”大厅,此时已经拆除了一列桌子,只保留了另一列,差不多是昨晚婚礼的桌子的一半,算起来也有20桌左右,据说晚上是最后一次宴请,人会更少,但不是喝酒吃菜,而是吃传统的馄饨和其他食物,也是含有吉祥和送别的含义,对我们这支女方的客人,我们在此与新郎父母作别,崇明之行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p><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2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