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寻幽探秘之星】消失的高昌故城

老范

<p class="ql-block">昵称:老范</p><p class="ql-block">美篇号:6834879</p><p class="ql-block">景点:新疆吐鲁番市</p> <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初,我再次踏入吐鲁番,心中涌动着对高昌故城的深深眷恋。十八年的时光流转,这座故城的故事依然如磁石般吸引着我。高昌故城,那颗西域的璀璨明珠,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咽喉要道,以其地势高敞、人口繁盛而得名。它始建于公元前1世纪,历经西汉至元明,承载了1400年的历史沧桑。玄奘法师与高昌国王麴文泰在此结拜兄弟的佳话,更为其增添了浓厚的人文色彩。</p> <p class="ql-block">  游客中心门前广场上的玄奘法师雕像,仿佛穿越了1400年的历史尘埃,将我的思绪拉回那个遥远的年代。从南门进入高昌故城,一路向北,沿途高大的夯土残墙、宏大的宫殿遗址和寺院遗址,无不诉说着故城昔日的辉煌与壮观。</p> <p class="ql-block">  故城中铺设的步行木道,让我回想起第一次来时在戈壁砂砾上步行的情景,那时故城的配套设施还不完善。我们从城门右侧前行,游览故城遗迹时原则上不能离开木道,但当时空无一人的故城让我们偶尔犯规,只为寻找更好的拍摄角度。直到有人骑摩托车前来提醒,接近古墙可能会有危险。高昌故城在13世纪末的战乱中被废弃,大部分建筑已消失,但它作为中国古代城市营建史上的典范,以及世界古代城市遗址中的人类文化遗存,依然熠熠生辉,与楼兰古城齐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  故城分为外城和内城,内城主要是可汉堡(相当于皇宫),外城则分布着东南角的小佛寺、西南角的大佛寺和北面的建筑群,这些地方曾是军事驻守区、官署、居民区和贵族府邸。建筑群规模宏大,绝非一般平民百姓所能建造。</p> <p class="ql-block">  西南大佛寺,玄奘法师在此讲经一月的地方,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建筑群。山门、庭院、讲经堂、藏经楼、大殿、僧房、佛龛及佛塔等宗教建筑保存尚好。中心大佛殿是主体建筑,佛殿下方的小土堆,据说是玄奘法师踩着高昌国土背走上去的讲经坛。站在此地,我仿佛能感受到千年前玄奘讲法时的庄严氛围。</p> <p class="ql-block">  中心塔殿东北侧的讲经堂经过修葺,平面呈方形,上方为穹窿顶,南侧开券形门。西北隅墙体交角上部的帆拱保存完好,墙体和屋顶均用土坯垒砌。堂内墙壁上隐约可见佛龛,面积不大,仅可容纳50人左右进行佛事活动。相传,玄奘在高昌国时曾在此讲经说法。</p> <p class="ql-block">  东南小佛寺是一座单体建筑,具有犍陀罗风格的佛塔,是高昌回鹘后期的建筑,独具特色。北面是佛台,上有明显的佛洞和佛龛,南面是一间小佛殿,内有壁画痕迹。然而,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在上世纪初被外国冒险家盗走,令人痛惜。</p> <p class="ql-block">  游览中我仔细阅览每一个遗址的文字介绍,只有这些介绍的文字,才能让我在脑海里浮现高昌故城昔日的辉煌。高昌故城见证了西汉高昌壁、高昌郡、高昌国、唐代西州和高昌回鹘等多个历史时期的变迁,时间跨度长达1400年。故城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  徜徉在高昌故城遗址,面对苍穹下宏大的故城轮廓,昔日的辉煌文明如今只剩下片片黄沙,佛像无踪,驼铃不再响起。当我用手触摸这些遗迹时,内心感慨万千。厚重的历史如同风沙掠过,虽已消失无影,但走进遗址,它们便生动地展现在眼前,让人感受更为真切。今天我在阔别时隔十八年再次来到高昌故城一游,不带走一点什么留念就太可惜了。是土尘、石头还是别的什么?物质的东西请留下,因为高昌故城留给后人摸得着,看得见的东西为数不多,弥足珍贵。这座由残缺的土墙组成的城市遗址能够保存千年至今,实属不易,我能带走的只有高昌故城勃勃的生命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