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太湖仙岛

海春居士

太湖仙岛位于鼋头渚西南2.6公里的太湖之中,形如神龟,俗称"乌龟山",是一处融中华传统历史文化于秀美山水的特色景观。这是鼋头渚与仙岛之间的游轮码头。 太湖游轮既是前往太湖仙岛的轮渡,又是游览太湖美景的游船。 沿途可以饱览太湖风光。 在船上,可观赏太湖的水天一色。 可遥望湖中的渔帆点点。 可远眺仙岛的神龟风韵。 更可欣赏红嘴鸥翩翩起舞。 太湖红嘴鸥是指在冬季从西伯利亚等地迁徙到江苏省无锡市太湖地区的红嘴鸥。这些红嘴鸥通常在每年的11月到3月期间成千上万地出现在太湖,形成壮观的景象,成为当地的一大自然景观和旅游亮点。 红嘴鸥是一种候鸟,主要以鱼、虾等为食,寿命约为32年。红嘴鸥对水域环境要求较高,它们选择太湖作为越冬栖息地,充分反映了太湖水质的改善和生态环境的提升。 红嘴鸥对人类较为亲近,许多游客会向它们投喂面包等食物。这种互动不仅让游客能够近距离感受红嘴鸥的魅力,也为红嘴鸥提供了额外的食物来源。 太湖红嘴鸥是无锡太湖地区的一大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通过合理的管理和保护措施,可以确保这一自然景观得以持续,为未来的游客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感动。 渡轮上随拍。 仙岛码头的泵船立柱顶上是一只只铁铸“辟邪”,每只重一吨多,共有18只。 辟邪是古代传说中一种能够驱鬼避邪的神兽,将它铸于此处,一是为游客上下仙岛护航保驾,同时也是太湖仙岛的保护神。 <h3>遗憾的是“辟邪”没有有效地保护到我,下船时由于手中的轮椅在门框上拌了一下,扎扎实实地摔了一跤。</h3> 这座三门五楼式,以云头承托朱红色琉璃顶的建筑是仙岛牌坊。“仙岛牌坊”是仙岛的标志性建筑,高九米,宽六米。 <h3>牌坊下方有八尊麒麟拱卫,象征着吉祥如意。中间的宝珠和脊顶的火焰,象征着智慧的光芒普照大地。牌坊正面“太湖仙岛”四个金色大字是集明代才子文征明的手迹而成。</h3> 牌坊背面刻有“蓬莱仙境”四个篆书大字,以此点明了太湖仙岛的文化特色。 仙岛牌坊对面白墙红顶的大照壁上是一幅汉白玉雕刻的《玉帝巡天回銮图》,描绘的是玉皇大帝驾着九龙“云车”巡天归来,途经太湖仙岛赞不绝口的情景。 踏上仙岛,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岛上的青山绿水,可谓美不胜收。 水中雕塑《范蠡垂钓》。当年范蠡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后,功成身退,隐至太湖,整日在湖边钓鱼为乐,悠哉游哉,借此躲过了“兔死狗烹”的杀身之祸。 仙岛上的“洞天福地”景点。 传说这里是猴王的修仙之地。山上还耸立着一杆牙旗,上书“齐天大圣”四个大字。 花果山。 水簾洞。 <h3>雕塑《戏猴》。</h3> “会仙桥”是仿侗族的风雨桥式样建造的。相传明代时吕洞宾在桥上卖汤圆,三个铜钱可买只大汤圆,五个铜钱只能买一只小汤圆,结果是谁也不肯花五个铜钱去买小汤圆,只有无锡人邵宝出于同情之心花了五个铜钱去买了一只小汤圆吃了。原来大汤圆是一般的米粉圆,而小汤圆则是“仙丹”,小邵宝吃了“仙丹”后果然仙气灵气居一身,长大后官至礼部尚书。 会仙桥下留影。 过了会仙桥,前行不远是一片金沙滩。 由金沙滩沿阶而上是南天门,寓意过此门即入仙界。 <div>南天门是座汉白玉牌楼,顶端刻有篆书“天门”二字,左右对联:“离尘了却几间事,到此逍遥星汉间。”横批“梯云直上”。<br></div> 过了南天门是六合台。台上置铜铸宝鼎,中间是十二生肖五色石,台前石壁上嵌有四个大字“玄妙藏机”,中间置 “先天八卦图”。 六合台上面是“摘星亭”,淡蓝歇山顶,宝蓝屋脊,两侧建有护墙,亭前围以石栏,营造了一种如入云霄的意境,仿佛与星辰只有一步之遥了。 天都仙府是仙岛的主体建筑,三层五重檐,歇山顶,高22米,内设文昌、关帝、妈祖殿宇,两侧有六十花甲元辰廊。 在天都仙府的大门外,有两尊石雕的吉祥神兽:两角的“天禄”和独角的“麒麟”。 左侧的财神殿内供奉着文财神范蠡和武财神赵公元帅。 文昌殿里供奉着文昌帝君(文曲星)。文昌帝君是专管天上、人间科举考试的,两旁侍立着天聋、地哑二童子,寓意人不要聪明用尽,不妨装聋作哑,与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是太乙天坛。天坛中央位置有一青铜宝鼎,高3.6米,自宝鼎底部往上看,可以发现它有三条腿,四只身,五层楼,三重檐,上面是宝葫芦结顶,其中四只耳朵分别是道教四灵,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此鼎是“仙岛”的“镇山之宝”。 灵霄宫是一座通高42米的标志性塔式建筑,主要特点是凭借太湖山水的自然之美,具有“客在不欺主,倚山不压山”的视觉效果。 <h3>灵霄宫正面。</h3> 进入殿堂,首先见到的是道教至高无尚的仙界主宰玉皇大帝,这座彩塑雕像高18米,呈顶天立地之势,是中国最大的一尊玉皇大帝塑像。 灵霄宫内壁四周神龛中是道教各路神仙的雕像。 与灵霄宫相对应的是西华殿。 殿内供奉着仙国第一夫人王母娘娘。王母娘娘的神名为“瑶池金母元君”,道教称她是元始天尊的女儿,凡世间女子登仙得道者,都是她的属下。 西华殿与灵霄宫之间的庭院。 银河瀑布。 天街是一条以展示传统特色手工艺品为主的商业文化街。天街的巷门是一座精美华丽的牌坊,金字匾额周围装饰着蝙蝠,莲花辫,暗八仙等吉祥图案。 天街全长96米,有铺面40多间,建筑上以江南民居的青瓦粉墙为基调。 天街经营的手工艺品极富江南特色,品种繁多,诸如内画、宫扇、仙糕、蓝印花布、七彩玉雕、石刻等等。 天韵台是天街上的一个小戏台,上面悬挂着“天地大戏台,戏台小天地”的对联,以狭小的小戏台对应天地大戏台很有哲理。在这里品一杯“羽仙”茶,听一曲道家乐,颇有几分“神仙”之意了。 <h3>月老祠是一座大红喜字高高挂,具有浓郁民俗气息的喜堂。月老是传说中的媒神,他有一本“天下人的婚书和一只装满红绳的布袋,传说月老只要将红绳系住一对男女之足,不管是天涯海角,恩怨贫富,便成终身伴侣,所谓“千里姻缘一线牵”即为此意。</h3> 鸳鸯亭的建筑风格非常别致,一半是方柱歇山瓦顶,一半是园柱卷棚子瓦顶,寓意一对情侣,紧紧相连,融为一体,和合连理。 一只硕大的同心锁链上,挂着不少夫妻或恋人留下的永结同心锁。他们在锁的两边分别刻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将钥匙抛入湖中,寓意永不分离。 同心锁前的湖畔上,有一祁福台。 莲花座。 大觉湾是一个释道合一的人工景点。 老子坐像是仿造福建泉州清源山老子像用青铜制作的。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代的思想家、哲学家,著有《道德经》,是道教的祖师,被道教称为太上老君。老子像坐西面东,寓“紫气东来”之意。 《老子骑青牛》塑像。塑像叙述的是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被守关将士尹喜拦住,老子写下道德经五千真言,方才骑着青牛前往河南洛阳老君山的故事。 这里还汇集了我国佛教石窟艺术的精华,号称“仙窟荟萃”之地。 九龙浴太子雕塑是从大足石刻“九龙浴太子”引申而来的,描述释迦牟尼降生后,九龙飞来吐温凉之水以浴太子的情景。 大卢舍那佛是仿造洛阳龙门石窟奉先寺的主佛像大卢舍那佛而造。 据说大卢舍那佛是根据武则天的形象雕塑的。 两侧文珠和普贤头戴宝冠,身披璎珞宝珠,表现为雍容华贵的贵族妇女形象。两大弟子中逊叶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而阿难像一位聪明、虔诚的小和尚。这些都是西方佛教文化本土化的典型标志。 两侧的四大天王身穿铠甲,手托宝塔,足踏夜叉,仪容威严。这是左侧。 这是右侧。 释迦牟尼卧像长30米,是仿造四川南宋大足石窟而造。释迦牟尼80岁时,自知凡尘因缘已满,到拘尸那迦做最后一次说法后就右侧而卧圆寂了。所以卧佛就是涅磐相。在卧佛前,弟子天王帝释等十七身都只显上身,表情虔诚肃穆,为释迦牟尼灭度营构气氛。 极乐世界是仿甘肃武威麦积山石窟而造,西方三圣分别是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大觉湾面临太湖,背依仙山,鲜花簇拥,环境优雅,不仅呈现给游客道教与佛教的共存,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而且充分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合一,是和谐文化的极致体现。 <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b>—THE END—</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