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该如何告别。当一个又一个人离开,在一次又一次的告别中,终于看到那被忽略的,早已经高高挥舞起的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卫·伊格曼在《生命的清单》中说,人一生中要死三次。第一次是生物学上的死亡。当我在病房里,看着护士拖进来各种仪器,或夹或贴在身体上,一遍一遍地确认,看着屏幕上代表着生命的一条条曲线,变成平直不再有任何波动,看着值班医生冲进来检查瞳孔、呼吸、脉搏,然后叹气离开,我知道我经历了你的第一次死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二次是社会学上的死亡。当你的讣告发出,当认真来告别的亲友站在了告别会的现场,当认识的人渐次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你离开的消息,或者错愕,或者叹息,或者已经遗忘了跟你交集的片刻。在我为你说出悼词的那一刻,我们走完了第二个阶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三次是精神上的死亡。当所有关于你的记忆模糊不见,当所有关于你的痕迹慢慢被时间磨平,当最后一个记着你的人也离开,那这个世界,这个宇宙终于和你无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总在告别的时候,才意识到我们已经来不及好好告别。只有在最后告别的时候,才想起我们还没准备好告别。其实早在人生初遇,便已经开始了告别。所有的告别都是漫长的,就好像所有的距离,在漫长的时间里,逐步扩大,渐渐远去。等到注意到挥舞的手,已经无法彼此再触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应该如何告别。</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庄子说: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我们最终都会化为尘埃回归宇宙,身体也罢、精神也罢、痕迹也罢。或气或尘。终会再相遇。</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