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五春游京津蓟,【二】,《天津蓟州巡礼》,2025.04.12—14

大侠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12日早上6点,战友一行八人向着既定地点蓟州出发。</p> <p class="ql-block">久违的绿皮火车</p> <p class="ql-block">到达蓟州北站</p> <p class="ql-block">入住蓟州汉庭酒店</p> <p class="ql-block">战友们从河北、河南、天津等地集结蓟州汉庭酒店</p> <p class="ql-block">中午在蓟州《泰德楼》就餐,品尝特色八大碗。</p> <p class="ql-block">晚餐在《蓟州宴》</p> <p class="ql-block">《蓟州战友聚饮放歌》</p><p class="ql-block">蓟州风紧锁盘山,</p><p class="ql-block">难阻豪情聚故颜。</p><p class="ql-block">营盘轶事佐酒菜,</p><p class="ql-block">军旅老歌震云天。</p><p class="ql-block">醉里犹呼敌情至,</p><p class="ql-block">踉跄列阵似当年。</p><p class="ql-block">莫叹征途多憾事,</p><p class="ql-block">金樽一碰尽开颜!</p> <p class="ql-block">4月13日汉庭酒店的早餐,丰富多彩。</p> <p class="ql-block">早上8点集体乘车前往青山岭战备台景区游览</p> <p class="ql-block">蓟州青山岭战备洞的历史背景与历史演变‌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国际形势严峻,美苏两个核大国的军事威胁使得我国需要加强战备建设。为了确保战时通讯畅通,上级指示在蓟州秘密挖掘修建一个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战备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战备洞的建设始于1964年,历时两年完成。由于山体主要由花岗岩构成,施工难度极大。工程兵们依靠风钻打孔、雷管爆破等方法进行掘洞,所有笨重的设备都是分解后肩挑手抬运进山洞的‌。</p><p class="ql-block">1966年年底,安装调试工作顺利完成,战备电台正式投入使用‌。</p> <p class="ql-block">  战备洞全长308米,总面积达1200多平方米,洞内设有发射机房、动力机房、战备仓库、广播室、水库、战士休息室、学习室、紧急避险室和会议室等设施‌13。这些设施不仅保证了战时的通讯需求,还具备人防工程的功能,能够在核战争中发挥正常功能‌。</p> <p class="ql-block">青山岭战备台·永不褪色的记忆</p><p class="ql-block">——蓟州战友聚会特别足迹 </p><p class="ql-block">这座深藏山腹的《战备地洞》,配备: </p><p class="ql-block">有电台、柴油发电机(至今保存完好)、 </p><p class="ql-block">会议室、深水井系统、 迂回式通道与防空防核指挥中心 </p><p class="ql-block">——斑驳的水泥墙仍回荡着当年密电的滴滴答声。 我们身在其中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部队 电台值班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战备洞现已对外开放,成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和国防教育的重要基地。景区通过声、光、电等多种元素展示了其历史背景和功能,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p> <p class="ql-block">塞外江南水镇 打卡</p><p class="ql-block">塞外江南水镇‌是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青松岭镇的仿古旅游度假区,毗邻天津市蓟州区(原蓟县),地处北京、天津、河北三省交界处,以江南水乡风格为特色,融合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是京津冀地区热门休闲目的地。 ‌</p><p class="ql-block">主建筑采用江南青瓦白墙设计,融入小桥流水、粉墙黛瓦、街巷院落等元素,墙体绘有水墨丹青图案,营造典型江南意境。</p><p class="ql-block">布局以“一轴两街四园”为主(中心演艺广场、南北水街、四大主题园林),兼具传统与现代艺术风格。</p><p class="ql-block">背靠燕山山脉,毗邻古长城,依托青松岭自然风光,强调“山居生活”理念,游客可漫步山间步道,该水镇通过复刻江南风情与北方山水结合,打造“远离都市”的沉浸式体验,适合短途度假与家庭出游。</p> <p class="ql-block">青松岭原名“大豁子”,位于兴隆县西南部35公里处,南部与天津市蓟州区、北京市平谷区等毗邻,距离蓟县黄崖关较近。</p><p class="ql-block">‌主峰海拔1301米,景区面积1059.5公顷,植被以人工油松为主,是当地面积最大、质量最高的人工林区。主要树种包括油松、华山松、华北落叶松等,还有银杏、杜仲等珍贵树种及多种中药材。</p><p class="ql-block">‌春季山花烂漫,夏季葱茏蔽日,秋季红叶点缀,冬季银装素裹。</p><p class="ql-block">主峰东侧有相传为尉迟恭囤兵的“高岗”和“跑马坪”,现存敬德庙及铁匠庄传说遗址,现已融入林地景观。</p><p class="ql-block">‌影视文化‌:因1965年电影《青松岭》闻名,拍摄地保留部分场景(如惊马路段),附近青松岭镇(原茅山镇)借电影品牌发展旅游,建有相关浮雕和人物塑像。</p><p class="ql-block">由于百年不遇的大风我们没能到实地领略大自然的风采。</p><p class="ql-block">只是打卡</p> <p class="ql-block">黄崖关长城风景区位于天津市蓟州区城北28公里处崇山峻岭之巅。世界文化遗产、国家4A级景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天津市 “津门十景”之首。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教育、国防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打卡</p> <p class="ql-block">西井峪村位于蓟州区城关镇(渔阳镇),地处中上元古界国家地质公园保护区内,四面环山,形似井状,故得名“西井峪”。</p><p class="ql-block">清代成村,明末已有雏形,村民多为明代将领周玉基后裔。2010年被评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9年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及国家森林乡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石头建筑群‌:村庄以页岩、白云岩等八亿年地质石材建造,形成“石屋、石院、石巷”的独特风貌,远观如城堡,近看似迷宫。现存明清至民国时期的石砌合院建筑占村庄三分之二,采用“干砌石”工艺,抗震性强(唐山大地震中完好无损)。</p> <p class="ql-block">‌民俗与手工艺‌:保留皮影坊、草编坊、老磨坊等传统作坊,冯骥才题写“西井峪民俗摄影村”牌匾,成为京津地区摄影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西井峪村以地质奇观、石砌文化和生态旅游为核心,从闭塞山村转型为京津冀热门目的地,展现了传统保护与现代发展的平衡</p> <p class="ql-block">晚餐在《阿巴嘎—草原涮肉》</p> <p class="ql-block">《战友情深·聚散如歌》</p><p class="ql-block">——蓟州战友聚会圆满落幕 </p><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14日晨,朝阳为伴,我们互道珍重。 </p><p class="ql-block">两天的蓟州相聚,从追忆青春到把酒言欢,从忆分别后的思念到共话岁月久长,每一刻都烙印着属于我们的热血与温情。 </p><p class="ql-block">此别非终点,情谊永相连</p><p class="ql-block">愿各位战友: </p><p class="ql-block">归途一路顺风,家中诸事皆安; </p><p class="ql-block">健康如松常青,生活似锦长欢; </p><p class="ql-block">待到他年再约,我们依旧铿锵! </p><p class="ql-block">感谢组委会的筹备、尤其感谢少云战友的精心策划,大风阻挡不了战友们的千里赴约, </p><p class="ql-block">让这场跨越山海的团聚成为永恒篇章。</p> <p class="ql-block">盘山打卡</p><p class="ql-block">《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