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砚斋论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论中国画的境界、格调、品格三大要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孙书正/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摘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国画的境界、格调、品格三大要素。通过对历史经典作品分析以及相关理论研究,阐述这三大要素在中国画创作与欣赏中的重要地位和相互关系,揭示其对中国画艺术价值的决定性作用,为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画艺术提供理论支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关键词:中国画;境界;格调;品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引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中国画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理念。在漫长的绘画发展历程中,境界、格调、品格成为了衡量一幅中国画作品艺术水准的重要标准。这三大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国画艺术的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画家的修养、情感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画题:山村老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规格:68cmx68cm</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中国画境界的内涵与表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境界的定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境界是中国画艺术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它是指画家通过笔墨、构图等艺术手段所营造出的一种艺术氛围和精神空间。它不仅仅是画面所呈现的具体景象,更是一种超越了物质形态的精神境界,是画家内心情感与自然物象相融合后的升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意境的营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意境是中国画境界的典型表现形式之一。画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提炼和加工,以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的手法,创造出一种既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艺术境界。例如,元代画家倪瓒的《渔庄秋霁图》,画面中几棵疏落的树木、几间简陋的茅屋以及远处的山峦,通过简洁的笔墨和淡雅的色彩,营造出一种空灵、清幽的意境,使观者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宁静世界,感受到画家内心的孤独与超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意象的传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意象是中国画境界的另一个重要方面。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往往将自然物象赋予特定的情感和象征意义,通过这些意象来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如在中国画中常见的梅、兰、竹、菊,它们不仅仅是自然植物的描绘,更是画家高洁、清雅、坚韧等品格的象征。画家通过对这些意象的刻画,使观者能够从中感受到画家的精神追求和情感寄托,从而达到一种情感上的共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画题:徽乡古居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规格:68Cmx68Cm</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中国画格调的体现与追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格调的含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格调是指中国画作品的艺术品位和审美层次。它反映了画家的艺术修养、审美观念以及创作态度。一幅具有高格调的中国画作品,往往能够在艺术表现上展现出独特的韵味和深刻的内涵,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启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格调的体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中国画中,格调主要体现在笔墨运用、色彩搭配、构图布局等方面。笔墨是中国画的灵魂,画家通过不同的笔法和墨色变化,展现出自己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例如,八大山人的笔墨简洁而富有力度,其作品往往呈现出一种冷峻、孤傲的格调;而齐白石的笔墨则清新自然、质朴生动,展现出一种质朴、纯真的格调。色彩在中国画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色彩搭配能够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如青绿山水画以青绿色为主色调,给人以清新、明快之感,展现出一种清新高雅的格调;而水墨画则以黑白色为主,通过墨色的浓淡变化,展现出一种深沉、含蓄的格调。构图布局则是画家对画面空间的组织和安排,合理的构图能够使画面更加和谐、自然,展现出画家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构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格调的追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追求高格调是中国画创作的重要目标之一。画家们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和探索,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以创作出具有高格调的中国画作品。在中国画的发展历程中,许多画家都强调“书画同源”,认为绘画与书法在用笔上有相通之处,通过学习书法来提高自己的笔墨功夫,从而提升作品的格调。同时,画家们还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从诗词、文学、哲学等多方面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艺术内涵,使作品具有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画题:古木阴阴山径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规格:140Cmx45Cm</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四、中国画品格的塑造与意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品格的定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品格在中国画中是指画家所表现出的艺术风格和道德品质。它体现了画家的个性、修养以及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一幅具有高尚品格的中国画作品,往往能够展现出画家的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给人以精神上的鼓舞和激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品格的塑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画家的品格主要通过其作品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态度来体现。在中国画史上,许多画家都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尚的品格著称。如徐悲鸿,他以画马闻名于世,其笔下的马不仅形象生动、气势磅礴,而且寓意深刻,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徐悲鸿在创作中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严谨态度和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他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尚的品格。画家的品格还体现在其创作态度上,许多画家都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注重深入生活、观察自然,从自然中汲取创作灵感,同时又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和精神境界的追求。这种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感悟,使画家的作品具有了独特的品格和艺术魅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品格的意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中国画品格的塑造对于绘画艺术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高尚的品格能够使画家在创作中保持独立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不随波逐流,不迎合世俗,从而创作出具有创新性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另一方面,画家的品格也能够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作品传递正能量,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文化精神,激励人们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画题:松风泉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规格:180Cmx97Cm</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画题:峥嵘岁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规格:180Cmx97Cm</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五、境界、格调、品格三者之间的关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相互关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境界、格调、品格是中国画艺术的三大要素,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境界是画家通过艺术手段所营造出的一种精神空间,它反映了画家的内心情感和精神追求,是画家品格的外在表现。格调则是画家在艺术表现上所展现出的审美层次和艺术品位,它与画家的品格密切相关,画家的品格决定了其作品的格调。品格则是画家的个性、修养和道德品质的综合体现,它影响着画家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进而影响着作品的境界和格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相互影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三大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画家在追求高境界的同时,也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格调和品格,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艺术思想和情感。而画家的品格和格调又会反过来影响其作品的境界,使其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和精神内涵。例如,黄宾虹的山水画作品,其境界深远、意境高远,这与他深厚的文化修养、高尚的品格以及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密不可分。他的作品在笔墨运用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色彩搭配和谐自然,构图布局大气磅礴,展现出一种高雅、深沉的格调。同时,黄宾虹一生淡泊名利,专注于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他的高尚品格也使其作品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精神价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画题:云谷松风(手指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规格:185Cmx110Cm</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六、结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中国画的境界、格调、品格三大要素是中国画艺术的核心价值所在。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国画艺术的独特魅力。在当今时代,我们更应该重视对这三大要素的研究和传承,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创作出更多具有高境界、高格调、高尚品格的中国画作品,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做出贡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画题:万柄清风动晚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规格:240Cmx120Cm</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画题:山村雪霁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规格:140Cmx70Cm</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画题:生生不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规格:240Cmx120Cm</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作者简介: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孙书正,字南山耕人,别署砚耕山房,安徽桐城人。农工民主党党员,安徽省政府文史馆特约研究员,桐城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当代著名大写意花鸟画家刘荫祥先生入室弟子,职业画家、美术评论家。现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书画艺委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手指书画专委会委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新文艺群体工作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农工民主党安徽省书画院理事,安徽指墨书画院副院长,安徽公麟美术研究院院士,安庆市书画院院聘书画家,农工民主党安庆市第十三届党代表,桐城市政协文史委委员,桐城市美术馆艺术顾问。国画作品曾数十次入选国家、省地市专业美展并多次获奖,参加新加坡、菲律宾、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览交流,并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和联展。作品被省内外多家美术馆、图书馆等文博单位收藏,美术论文30多篇、书画评论、随笔400余篇约六十万字分别在《中国书画报》、《美术报》、《羲之书画报》等专业权威报刊上发表及省内外多家报刊上发表与转载,第十三届安徽省德艺双馨艺术家奖获得者。个人艺术业绩、作品入录《中国美术人物志》、《新中国美术图鉴(1949一2020)辞典》。</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