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传薪火,名师启新程 ——2025“丝路之春”当代名师大讲堂教师培训纪实

窗外的烟花

<p class="ql-block">   春风拂过古丝塔,智慧点亮教育心。2025年4月18日至20日,天水市伏羲路逸夫小学数学组五位教师共赴西安参加了“丝路之春当代名师大讲堂”这场关于教育的探索之旅。</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一、名师风采,引领教育方向</b></p><p class="ql-block"> 培训现场,名师们的精彩展示令人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 李林珍老师执教的《一分有多长》,为我们打开了情境创设的新思路——数学情境不必远求,身边的生活场景、文化遗产、自然现象,都是孕育数学思维的肥沃土壤。尤其是在课堂接近尾声时,李老师通过展示一些名人珍惜时间的小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利用时间的,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今后打算如何珍惜时间。以及对中国一分钟的感受,增强民族自豪感,这种情感教育的渗透,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树立了正确的时间观念和价值观。</p> <p class="ql-block">   石凤霞老师执教的《一分有多长》则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探究体验学习,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趣味的游戏活动,将知识学习和游戏有机的结合,实现了在玩中学,做中学的效果。通过真实的体验,把抽象的时间转化成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的知识。</p> <p class="ql-block">   徐长青老师在《集合》教学中融入游戏,能将抽象知识与有趣的游戏活动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心,并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给孩子和现场的老师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让孩子们在体验中学习,解决的是生活中的问题,用肢体语言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欢笑,让这节课轻松愉快,将简约教学展现的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   郭永超老师的《有余数的除法》用一个苹果的故事引入,可以说是引的好,导的巧,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很有感染力,进而牢牢的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的进入了本节课的学习,进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   黄爱华老师的《找质数》最大的特点就是互动性强,课堂上他总是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无论学生的问题多么简单,黄老师都会耐心的解答,并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尤其是运用deepseek技术介绍质数的起源,特别的吸引学生。</p> <p class="ql-block">  吴潘老师的《与众不同的除法》以独特的视角重构复习框架,通过深度整合知识与创新教学策略,实现复习课“温故知新,融会贯通”的核心目标,聚焦“与众不同”:精准定位复习课核心价值,打破传统复习课简单重复的模式。这种差异性化的复习视角帮助其跳出机械练习,从本质上理解除法运算的算理与算法,体现复习课深度重构知识的重要价值。</p> <p class="ql-block">   贲友林老师执教的《分数与除法》中,学生们围绕着一个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各抒己见,思维的火花激烈碰撞,他们不再是等待知识填充的容器,而是主动的探索者,思考者。这种课堂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充分点燃,学习效果也大幅提升,这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只有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他们的需求,兴趣和困惑,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   马苗老师的课利用“魔法大饼干”的游戏让学生在数馕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认识了1000以内的数,在这种深度的体验活动中,生长数感。充分体现了数学和生活紧密的联系。</p> <p class="ql-block">   孙贵合老师则以生活情境贯穿教学。他以足球赛点球,命中率导入迅速激活课堂,引发学生探究兴趣,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熟悉场景相关联,凸显百分数的实际应用价值。又通过羊毛衫含量的标签成分占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百分数的含义,深化了学生对百分数含义多样性的认知。</p><p class="ql-block"> 在课堂互动中,孙老师善于捕捉学生的思维火花,以启发性提问和及时的反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表达能力,真正实现了知识传递与素养提升的有机结合。</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二、专家讲座,启迪教育智慧</b></p><p class="ql-block"> 吕世虎教授《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结构化与单元教学》 紧扣课程标准,从课程改革背景切入,深入剖析内容结构化整合要点,提出单元教学应围绕核心概念展开,将碎片化,知识系统化。通过这种结构化的教学,学生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的认知结构,从而更好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p> <p class="ql-block">   贲友林教授讲座《数学课堂的守正创新》中关于练习创新的内容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传统教学中的“补条件提问题,说数量关系”等练习看似简单,实则对锻炼学生的思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多练习,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意识。</p> <p class="ql-block">   孙贵合教授的讲座《教师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售货员”》中则反复的提到我们要像一名售货员了解顾客的需求一样对待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启迪孩子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教给孩子解惑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三、交流研讨:共研共成长</b></p><p class="ql-block"> 培训过程中,我们围绕名师课堂和专家讲座的内容,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畅所欲言。大家分享着各自在教学中的经验与困惑,探讨着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学到了许多新颖的教学思路和方法。</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四、成果展示,碰撞思维火花</b></p><p class="ql-block"> 参加2025丝路之春当代名师大讲堂,我收获颇丰。名师们以扎实的专业素养、新颖的教学理念,为我打开了教育新思路。</p><p class="ql-block"> 课堂展示环节,他们巧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深度思考,让知识在互动中自然生成;专题讲座中,关于核心素养落地、课程创新的见解,让我对教学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知。</p><p class="ql-block"> 此次培训是一场教育智慧的盛宴,我将把所学融入实践,以更创新的教学方法、更饱满的热情投入课堂,助力学生成长,也让自己在教育之路上不断前行 。</p><p class="ql-block"> ——张振兴老师</p> <p class="ql-block">  徐长青老师的课堂,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他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技巧,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无论是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还是巧妙设计的教学环节,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魅力。这种追求教学艺术的精神,让徐老师的课堂成为了学生心中最难忘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 黄春霞老师</p> <p class="ql-block">  在教育理念不断更新的浪潮中,我有幸参与了“2025‘丝路之春’当代名师大讲堂”教师培训活动。这场汇聚八方教育精英的盛会,如同一座灯塔,为我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茫茫航程中指明了新的方向。黄爱华老师的《找质数》令人眼前一亮。他以问题驱动课堂,从生活实例引入,激发学生好奇心。在层层递进的问题中,学生思维不断碰撞、升华。他关注学生每一个细微反应,适时引导、鼓励,营造出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这让我明白,课堂不应是教师的“独角戏”,而应是师生互动的“大舞台”。问题驱动课堂的四个关键点:以目标导向,问题导学;学生在前,教师在后;深度对话,揭示逻辑;讲练结合,当堂练习。做题落在课堂上(当堂做——出错题——纠正——再练习),同时教材可以灵活的整合。此次听课之旅,不仅让我领略了名师风采,更让我反思日常教学的不足。教学不应局限于知识传授,更应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我们要以新课标为导向,深入研究教材,创新教学方法,打造有深度、有温度的课堂。</p><p class="ql-block"> —— 杨凡老师</p> <p class="ql-block">  我有幸参加了西安当代教育学院主办的培训。专家深入浅出的讲解、生动的课堂案例让我对新课标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未来教学方向有了新的思考。培训中,专家们对新课标和数学概念进行了细致剖析,以全新的视角重新解读教材中的知识点,让我对一些原本看似熟悉的内容有了新的感悟。新课标明确提出数学教育应培养学生的"三会"核心素养——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这让我意识到,传统教学中追求解题技巧的机械训练已不再适应新时代需求。例如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除了面积公式的记忆,更应引导学生通过测量教室、设计校园平面图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量化分析能力。这次小学数学培训是我教学生涯中的一次重要成长经历。它让我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激励我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为小学数学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的世界里快乐学习,茁壮成长。</p><p class="ql-block"> ——米娜老师</p> <p class="ql-block">   参加此次培训活动,让我的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名师们结合前沿教育理念与鲜活案例,从教学设计到课堂互动,全方位展示教学智慧。他们对教材的深度解读、对学生思维的巧妙引导,让我意识到创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也拓宽了我的教育视野。此次培训,不仅为我的教学注入新灵感,更让我坚定深耕教育、助力学生成长的决心,未来我将把所学融入实践,提升教学质量。</p><p class="ql-block"> ——吕宗花老师</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五、收获成长,展望教育未来</b></p><p class="ql-block"> 此次“丝路之春当代名师大讲堂”培训,是一次难忘的学习之旅,更是一次成长的蜕变。通过学习,更新了教育理念,提升了教学技能,结识了众多优秀的教育同仁。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将把所学、所悟、所感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努力践行先进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p><p class="ql-block"> 丝路绵长,教育无界。2025年的这场春日之约,让我们带着新理念、新技术、新思考回归课堂。我们不仅是丝路精神的聆听者,更是未来教育的开路人-以热爱为帆,以创新为桨,在教育的瀚海中,书写下一段属于这个时代的传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b style="color:rgb(237, 35, 8);">“教育之道,虽远必达;师者之心,历久弥新。”</b></p> <p class="ql-block">编辑:吕宗花</p><p class="ql-block">初审:张振兴</p><p class="ql-block">终审:马文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