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心理学家的一大重要研究发现是,创伤后心理压力与创伤后成长可以并存,而且创伤后心理压力似乎是成长的激发器。与创伤后幸存者接触的专业心理治疗人士一定要了解这一点,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要想让治疗成功,治疗师须得将心理压力视为积极变化的前导,将创伤后成长视为治疗的核心议题。治疗过程要求心理治疗师拥有高超的技巧。治疗师的目标,不是"治愈"创伤幸存者,而是和他们一道想方设法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p><p class="ql-block">从一方面来看,人们倾向于讲述他们在此之前已经习惯讲述的故事,因为这些故事定义了他们是谁;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他们需要重新构建自己的故事,来适应创伤带来的新信息。故事重构必然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人们可以通过向他人讲述故事来获得关心和理解。如果他们现在讲述的是一个从来没有对人言说过的故事,他们就更需要得到他人的关注和理解。通过向他人讲述故事,人们还能认识与自己有类似经历而且同样在谋求康复的人。这会给他们带来希望。</p><p class="ql-block">心理治疗师深明其妙。他们的任务之一,就是为求询者提供一个可以畅所欲言的安全环境。求询者可以大胆在此讲述(或复述)他们的故事,而不必担心遭到评判。随着治疗师和求询者的关系逐渐深入,求询者可以通过讲述发掘出新的意义,他们真正成了自己人生故事的作者。心理治疗的本质就是,在抹、去过去人生故事的同时,重新书写新的篇章。这同样也是创伤后心理成长的本质。心理成长的过程,就是重新建立叙事性理解的过程:理解厄运如何改变我们。而厄运本身,也成为我们新的人生故事的基础。</p><p class="ql-block">讲述故事不仅于个人有益,其疗效还可能涉及社群团体,甚至整个国家。请想一想越战老兵、性虐待和性侵犯受害者,还有犹太人大屠杀幸存者吧!想想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给他们带来的帮助。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认可了他们的"故事",让他们获得了重要的社会认同感,从包围他们的冷漠和疏远中解脱出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