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8+1读书会阅读打卡】1000天韧性挑战 </p><p class="ql-block">【打卡】第59天2025.4.21</p><p class="ql-block">【书目】《亡羊补牢》</p><p class="ql-block">【读者】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 胡付彪</p> <p class="ql-block">亲爱的家长们: </p><p class="ql-block"> 大家好!今天跟一位家长聊怎么高效陪伴孩子学语文,当时以《亡羊补牢》为例说了一些,家长特别受用。想着对大家肯定也会有很多可参考的,所以进一步整理如下。</p><p class="ql-block"> 本单元课文以“<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办法</b>”为主题,编排了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揠苗助长》和两篇故事《画杨桃》《小马过河》,带领孩子们通过通俗易懂的故事,学习在生活中灵活解决问题的“办法”。《亡羊补牢》这则寓言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咱们不妨围绕五个追问,层层深入地再读这个故事,和孩子一起亲子共读,听孩子分享从这个文质兼美的小故事中体会的道理,听孩子讲课上老师怎么说的,同学说了哪些精彩的,同时引导孩子学会追问,让他们越来越爱问、越来越会问。 </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亡羊补牢的寓意回顾 </b></p><p class="ql-block"> 大家都知道,亡羊补牢的寓意是告诉我们只要及时发现问题,或是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及时改正,就是好的。很多时候,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像羊圈破了羊会丢失一样,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就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损失。但只要我们有勇气正视问题,并且采取行动去解决,那么一切都还来得及。这则寓言就像一盏明灯,在我们迷茫的时候,在我们犯错的时候,给我们指引方向。 </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一问:第一次羊为什么会丢? </b></p><p class="ql-block"> <b>(一)深入思考羊圈的状况 </b></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读这个故事的时候,首先要思考的是第一次羊为什么会丢。故事中提到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从这里我们可以推测,羊圈的质量可能存在问题。也许是建造羊圈的时候,材料不够坚固,或者是日常没有对羊圈进行好好地维护。就好比我们的房子,如果不定期检查和修缮,也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 </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1, 1, 1);">(二)联系生活实际 </b></p><p class="ql-block">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类似因为基础没打好或者缺乏维护而导致问题出现的情况。比如孩子的学习,如果平时不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到了作业或者考试的时候就可能会出现成绩不理想的情况。又比如我们的身体,如果平时不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注重锻炼和保养,就可能会生病。所以,我们引导孩子,做任何事情都要打好基础,并且要定期检查和维护,这样才能避免出现问题。 </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二问:丢了羊主人为什么会对邻居的劝告不以为然? </b></p><p class="ql-block"> <b>(一)分析主人的心理 </b></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我们要思考丢了羊的主人为什么会对邻居的劝告不以为然。也许主人觉得丢一只羊不算什么,损失不大,没必要这么着急去修补羊圈。又或者主人比较固执,不愿意轻易听取别人的意见,觉得自己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这种心理在我们生活中也很常见,很多人总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不愿意听取别人的建议,总觉得自己的做法是对的。 </p><p class="ql-block"><b> (二)探讨固执的危害 </b></p><p class="ql-block"> 我们可以和孩子探讨一下固执的危害。就像故事中的主人,如果他听取了邻居的劝告,及时把羊圈修补好,就不会再丢第二只羊了。在生活中也是一样,如果我们总是固执己见,不愿意听取别人的建议,就可能会错过很多改正错误的机会,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比如孩子在学习上,如果不愿意听取老师和家长的建议,总是按照自己的原有方法学习,可能就会走很多弯路。 </p><p class="ql-block"><b> (三)亲子交流互动 </b></p><p class="ql-block"> 家长可以问孩子:“如果你是羊圈的主人,你会听取邻居的劝告吗?为什么?”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引导孩子思考听取别人建议的重要性。同时,家长也可以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因为听取别人建议而受益的经历,或者因为固执而犯错的经历,让孩子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个道理。 </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三问:羊的主人为什么赶紧把羊圈补得结结实实? </b></p><p class="ql-block"> (一)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p><p class="ql-block"> 羊的主人在丢了第二只羊之后,赶紧把羊圈补得结结实实。这说明他在经历了第二次丢羊的事情之后,终于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意识到如果再不把羊圈修好,可能还会有更多的羊丢失。这就告诉我们,很多时候,只有亲身经历了一些事情,受到了教训,我们才会真正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才会有动力去解决问题。 </p><p class="ql-block"> (二)强调及时行动的重要性 </p><p class="ql-block">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羊的主人在认识到问题之后,能够及时行动起来。他没有再犹豫,也没有再拖延,而是赶紧把羊圈补好。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但是很多人总是喜欢拖延,不愿意马上采取行动去解决。结果问题越拖越严重,最后变得难以解决。所以,我们引导孩子,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行动起来,不要拖延。 </p><p class="ql-block"> (三)亲子实践引导 </p><p class="ql-block">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小计划,比如每天整理自己的书包,或者每周打扫一次自己的房间。当孩子发现自己的书包很乱或者房间很脏的时候,要及时行动起来,按照计划去整理和打扫。通过这样的实践,让孩子体会到及时行动的重要性。 </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四问:再也没丢后的羊主人会怎样跟邻居说?</b> </p><p class="ql-block"><b> (一)感受主人的心理变化 </b></p><p class="ql-block"> 羊再也没丢之后,羊的主人的心理肯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从一开始的糊涂,对邻居的劝告不以为然,到后来的觉醒,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这时候,他可能会怀着感恩和后悔的心情去面对邻居。他会感谢邻居当初的劝告,后悔自己没有早点听取邻居的建议。 </p><p class="ql-block"> <b>(二)探讨主人的重新领悟 </b></p><p class="ql-block"> 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羊的主人从这件事情中重新领悟到了什么。他可能领悟到了听取别人建议的重要性,也领悟到了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同时,他也可能会更加珍惜自己的羊,更加注重羊圈的维护。在生活中,我们也会从一些吃亏或者失败中获得新的领悟,这些领悟会让我们变得更加成熟和智慧。 </p><p class="ql-block"> <b>(三)亲子角色扮演 </b></p><p class="ql-block"> 家长可以和孩子进行角色扮演,让孩子扮演羊的主人,家长扮演邻居。让孩子模仿羊的主人向邻居表达感恩和后悔的心情,并且分享自己从这件事情中获得的领悟。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不仅可以加深孩子对故事的理解,还可以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五问:读了这个寓言后,我们需要针对自己身上的哪些问题及时改正?</b> </p><p class="ql-block"> <b>(一)自我反思的重要性 </b></p><p class="ql-block"> 我们要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读了这个寓言后,自己身上有哪些问题需要及时改正。比如孩子可能存在懒惰的问题,总是不愿意主动去学习或者做家务;或者孩子作业写得比较马虎,或者听课专注力不够高,或者容易跟同学打打影响了学习和生活。我们家长也可以说说自己尧改正什么问题,如想给孩子做榜样,但是却不能坚持做。想陪伴孩子,却容易被手机吸引……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及时改正的问题。 </p><p class="ql-block"> <b>(二)制定改正计划</b> </p><p class="ql-block">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改正计划,针对自己身上的问题,制定具体的目标和措施。比如如果孩子存在懒惰的问题,可以制定每天早上按时起床,自己整理床铺的目标;如果孩子专注力不够,可以多用默读或者写字来练习专注力,或者用舒尔特量表。同时,家长也要以身作则,和孩子一起改正自己的问题,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p><p class="ql-block"> (三)持续监督和鼓励 </p><p class="ql-block"> 在改正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孩子可能会出现反复的情况。这时候,家长要持续监督孩子,鼓励孩子坚持下去。可以给孩子一些小奖励,比如孩子坚持一周按时起床,就可以带孩子去看一场电影。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进步,增强孩子改正问题的信心。 </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家长们,《亡羊补牢》这则寓言虽然短小,但蕴含着深刻的道理。通过这五个追问,我们和孩子一起深入剖析了这个故事,相信孩子会对这个故事有更丰富、更深入地理解。同时,我们也引导孩子学会了追问,培养了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p><p class="ql-block"> 希望家长朋友们在今后的亲子共读中,能够多引导孩子追问,尤其是读孩子的课文,听孩子讲课上老师怎么说的,同学有哪些新的发现,然后顺势说说自己的理解,共同引导孩子从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汲取更多的智慧和力量。</p><p class="ql-block"> 孩子的老师、你们的朋友: 胡付彪</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2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