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昨天是谷雨,二十四节气当中,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当日下午,与友人一起去一个小山村徒步一下。</p><p class="ql-block"> 从车上下来,就朝着一个陡峭的小公路上行而去。我是第二次前来,于是就充当向导边走边介绍了起来。路不长,很快地一个小山村就映入眼帘。坐落山间的也就10来间房子,几乎都是用石头砌就的,但个别房子个别部位是砖混结构。村中有几位老人在菜地里劳作着,我和友人边闲聊边看着周围的风景。入目皆是绿,生机盎然。因为之前来过,我就带着友人走向了那代表性的绿,一株古榕树前(前次来时,我只是远观)。榕树很高大,分叉也多,榕树下树立着一块石碑,凑近看之,是2013年树立的。碑文的落款时间不是重点,我想找的是有关树龄的内容,可惜找不到,抬起头来,想找找是否还有其他的标志,哈哈,希望落空了。记得初中有一篇散文,写的就是一株榕树,文章表述覆盖方圆几有一亩地,也许有些夸张,但独木成林的意境绝对是有的。在这树影子底下观望了一阵,就顺着山道往山脚下的另一村庄走去。山道比较平整,两旁绿树成荫,即将到底前,看到了沟渠上有两长条形石板铺就的小桥,可能因为那条小道已无人行走,满是杂菜灌木,显然已难以通行。走到山脚下的村庄,这里来过几次,我们都很熟悉,于是就没有留步直接穿行而过,前往另一个村庄。</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行政村,房屋众多,民众也多,村中正在举办一个民俗活动,还是有些外来游客,游客中有几位靓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与友人也就坦然观之。顺着公路前行还有另外的风景,只是我与友人探寻的是山村,于是就顺着一个台阶小道拐往另外一个小山头。登顶山头,居高临下,另有其味。再远处有几栋石头砌就的长长平房,这是典型的当初驻军的营房。只是年久失修,走近一看,有些屋顶已然坍塌,时代的印痕让我们回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些情形,我与友人老家虽相距甚远,但各自所在村都有过驻军,军队的情节是深入我们心中。往前行去,入目的是两间青石砖块砌就的部队营房,这在我们本地是很少见的,砖头已有些朽掉,凹凸不平,参差不齐。从个人理解来说,这样的房子,其实应该是要作为一个文物保护起来,可惜看不到相关的保护措施。因为对这一自然村村名不知晓,两人也就客气的去询问村民,正在家中做来料加工的村民很热情,告知了我们。我想我们中国人待客之道都很不错的,走过了很多地方,所在地的民众对于外来者的咨询基本上都很热情,我想这也许就是中国人血液之中的民族性吧,我想我和友人身上也具有,实践中,我们也是这样做的。</p><p class="ql-block"> 走回头路,那是有些遗憾的,因为对附近的地形道路总体情况熟悉,于是我与友人也就没有走回头路,而是沿着公路往停车的方位走去。在途中,看到了公路底下的一个小山坳,兴趣爱好一样的我们,又忍不住下行。山坳里也是驻军部队的老房子,只不过,一些已经过改造,作为生产用房了。产权的如何操作,自不是我们去考虑的,我们只是看着路边树林子底下,被草丛中的点点红色吸引,我们知道这是蓬蘽,又叫野草莓,味道很是不错。我摘了两把,一个个塞进嘴巴,小时候的味道。可惜的是随身没有带着袋子,否则将多摘一些。边走边逛,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停车所在地,看看还有些时间,两个人再度进入刚开始进去的那个上坡路段,因为之前进入那个巨大榕树所在地的小山村之前有一个分叉路口,因为那前面也有驻军的老营房,我与友人考虑再来此处的概率低,不想留下遗憾,于是就顺着一条小道下行,小道很短,入目的确实是部队的老房子,只不过房子不多,想必当初在这里的驻军最多也就一个排。此处周边都设置有围墙,想必是最近这十几年修葺的,石头房子的后排有一排改造添加的房子,从外观看,我想可能的用来接待游客的,只可惜可能是地方偏僻,有投入但没有产出,渐渐地就荒废了。石头房子门前的场地上有一辆运货用的三轮车,于是我就想到了旁边那个小山村旁的公路的终点应该就是这里。山坳里就孤零零的一排两栋房子,山中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春天的野游,也就到此结束了。</p><p class="ql-block"> 想起了最近徒步的几个小山村,所在地的房子都不多,所居住的民众也很少,都是老年人,再过个二十年,如没有特殊原因,这些小小山村终将荒废,我与友人都有感叹。这也许就是人之命运的写照,从美好年华,灿烂岁月,但最终也挡不住岁月的侵蚀,走到了尽头,消散于岁月之河。</p><p class="ql-block">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