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结婚的理由(五)

小夭YY

<p class="ql-block">  一个人从高处到低处,陷在泥沼里,和一个人一直在低处,陷在泥沼里,虽然就目前而言,处境一样,但心境绝对不一样。阿施爸爸20多岁,从云端到低谷,他过山车般的心情无人知晓,他老早里体会了人生无常,他的知天命与逆来顺受,让他的气质与表情与其他的知青完全不一样。</p><p class="ql-block"> 其他的知青,有的在努力锻炼一颗红心想进步 ,有的随波逐流,偷鸡摸狗、谈恋爱,满足口腹之欲,而阿施爸爸对什么都是可有也可没有,对一切都顺其自然。</p><p class="ql-block"> 阿施妈妈那时候,和他分在一个队上,阿施妈妈属于抗争性的,凡事都要争上游,平常看不惯阿施爸爸的那种波澜不惊的样子,虽然在一个队里,但基本上没有太多的交集。</p><p class="ql-block"> 过了几年,政策松动,返城的知青越来越多。阿施爸爸因为成分问题,迟迟没有动,而阿姨妈妈因为和继母关系不好,也不想回去看继母脸色,所以,队上就剩下他们两个。</p><p class="ql-block"> 只剩下他们两个,然后,他们才发现了彼此存在的意义。他们一起搭伙吃个饭,一起逛个街道,一起说说闲话。说着说着,就说到一块了。</p><p class="ql-block"> 没有惊天动地,没有一见倾心,在陕北高原上寂寞的两个灵魂,碰到了,没有太多的选择,然后合二为一。</p><p class="ql-block"> 他们是最后一波返城的知青。阿施爷爷见到阿施爸爸带回了工人家庭出身的阿施妈妈,说,这下资本家和工人阶级融合成一家啦。</p> <p class="ql-block">  回到上海,阿施爸爸进了无线电厂,阿姨妈妈进了纺织厂。一年后,阿施姐姐出生了。</p><p class="ql-block"> 随后政策越来越好,先是阿施爷爷平了反,肯定了当年属于开明绅士,落实了国家政策,把当年没收的房产退还了。到此刻,阿施妈妈才知道她嫁进了怎样的人家。</p> <p class="ql-block">  又过了几年,南方城市先行先试,开始改革开放。阿姨爸爸嗅到了商机,他辞掉了无线电厂的工作,和几个朋友南下去找机会。</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证卷公司刚刚开始营业,阿施爸爸在阿施爷爷的指导下,买进卖出 ,阿施爸爸就像电视剧《繁华》里的阿宝,一下子成了南京路上的风云人物,在别人工资只有三五百,上千块的时候,他的流动资金就有100多万。</p><p class="ql-block"> 当他的事业做大的时候,他的自怜也越来越多,那些受苦的日子,那些蹉跎的岁月,都是他可怜自己的理由。他吃好吃的,玩好玩的,夜夜笙歌,通宵达旦,他身边充满了男朋友和女朋友。</p> <p class="ql-block">  当阿施妈妈怀着阿施的时候,阿施爸爸出轨了,阿施妈妈和他闹,他不辩解,不回应,而是摔门而去,几个月不回家,只留着阿施妈妈独自崩溃,独自破碎,独自自愈。</p><p class="ql-block"> 在完成这么多“独自”的时候,阿施姐姐是母亲的亲人,也是母亲的敌人。在母亲崩溃的时候,她用最恶毒的语言诅咒阿施爸爸,也诅咒阿施姐姐,在母亲躺在床上不吃不喝的时候,又是阿施姐姐,给母亲説话,端水递茶。</p><p class="ql-block"> 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这是阿施妈妈的口头禅。</p><p class="ql-block"> 这句话的魔力是那么强大,强大到几十年后,阿施姐姐也无法从这个观点里出来。</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图片来自AI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