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如何远离“三高”

子凡茶道

<p class="ql-block">  现在人们越来越多的有了三高,尤其是中老年人。好像三高就成了现代人的臭皮膏药,把现代人粘的死死的,不知不觉就成了三高人群一份子?不知不觉就成了三高的受害者。其实,现在三高人群也波及到年轻人,二、三十岁竟然三高人群的也逐渐增多。因此,我觉得这应该引起人们重视,并加强这方面的预防才是。</p><p class="ql-block"> 眼看着原来的同学、同事或老朋友一个个的大把大把地吃药,大把大把地把省吃俭用的钱往医院送的时候,我内心里真是风起云涌的说不上来是什么滋味。为什么平时不注意呢?为什么觉得这是所有中老年躲不过去的病呢?为什么?</p><p class="ql-block"> 前几天碰到一个朋友,据他说,他一年至少要花一两万的药费来看病。除了三高以外浑身的病。说他30多岁就开始吃药了。要知道,年轻的时候他特别壮实,好端端的怎么成了药罐子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但是,通过聊天我慢慢的发现他观念上就有错误。仿佛人吃五谷杂粮就得有病才对呢,还认为吃药是人所必须的。想来他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了,我是一时半会儿的劝不了他的。于是他又要去医院拿药,我就说那赶快去吧。仿佛医院就是他生命延续的唯一稻草。</p><p class="ql-block"> 现在医学越来越进步,但是,老一代的中医养生我觉得还是有待于我们学习和探求。多年来,我在照顾老人的同时,也逐渐摸索和总结养生长寿的秘诀,探索如何远离三高这个难题。尤其是我做茶二十多年来,不断发现茶是一个好东西。人们都知道,我们人活着就要吃喝。这吃喝可是有学问。人们不是常说,病从口入吗?现代的养生专家也在说病是吃出来的,还可以吃回去。为此,我在学习茶疗的基础上还学习了养生及中医等课程和知识。而且在吃喝上有了新的认识,要把入口关。同时,形成茶疗与食疗相结合的生活方式。</p><p class="ql-block"> 我国茶的历史远远比人类文明要早得多得多。自远古时代神农尝百草以来,茶就一直与人类密切相关。据现代的科学考证它含有五百多种化合物。而且,它除了特殊的茶多酚以外,人类所必须的矿物质和氨基酸和维生素等一样不少。随着科学研究的进步,它的应用范围和作用越来越大。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有助于人类健康乃至经济不可脱离的好东西。</p><p class="ql-block"> 我本人及父母家人也享用了茶的好处,尤其是我本人。日常小病小灾的自己就用茶解决了。在远离三高方面,我根据自己的身体体质和一年的四季变化和一天的变化来调节选择喝什么茶,喝多少,什么时间喝,另外,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用茶合理搭配什么花和其他物质。做到及时调理,合理变换。现在,自己进入老年阶段了,就更应该注意日常的身体养护。不但学习了养生、美食、中医等;还学习了哲学、心理学等课程和书籍。让自己努力做到:一是心态好。不管什么事都能够自己化解,不让它影响自己的情绪和心态。什么事不要着急,要沉着冷静应对,能放下的就放下,事情总向好的方向想,多想快乐的事,少想或不想不快乐的事。多往未来想,不想以前的陈芝麻烂谷子影响自己心情的事。总之,保持好心态,保持旺盛的精力,积极向上的精力。二是日常饮食尽量做到规律,不暴饮暴食。合理搭配营养,学着做美食,把做饭的色香味当作一种享受。同时,坚持每天喝茶,让茶调节身体內的不均衡和自己的心情。有人说秀色可餐,我说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可餐。三是管住嘴迈开腿。不要因为想吃、爱吃、贪吃而影响身体。同时,适当的运动,而且要舒缓运动。必竟有年龄了,各种身体零件也有岁月了,我们适当的选择自己能够做到的运动。诸如:不冒险的,避免摔伤的;不大尺度的,容易造成伤害的;不快节奏的,容易引起心脏和血压升高的等运动。为此,我在退休前就学习了形体课等。后来一直坚持做舒缓的茶修操。以至于自己成了自己的家庭医护师。四是多学习,无论纸质书还是网络书等,多和朋友交流,多和年轻人聊天等,让自己不被时代所落伍,保持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追求。争取每天都有事做,都有目标。另外,多走走,看看,合理安排度假旅游。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定期出去开眼界,开阔心胸思路。让人生不断呼吸新鲜空气,总有看不完的景,画不完的生活画卷。</p> <p class="ql-block">没事种种菜,你看!下雨后的小菜看上去可以吃了。</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种包菜,这是长的好的,其他让自家养的小鸡吃的快秃了。这棵很好,很翠绿,快包心了。</p> <p class="ql-block">这能够吃根的芹菜也壮实起来</p> <p class="ql-block">外面的金银花香飘院落</p> <p class="ql-block">紫砂壶不但能喝茶还能送来温暖!</p> <p class="ql-block">这是很喜欢的紫砂壶和杯子</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建盏</p> <p class="ql-block">每天的新发现</p> <p class="ql-block">透过红花来看天</p> <p class="ql-block">2016年的老班章普洱茶</p> <p class="ql-block">一起品茶别有风味和情趣</p> <p class="ql-block">喜欢宋代的国画</p> <p class="ql-block">作者:</p><p class="ql-block"> 子凡茶道(李翠婷原网名微笑风铃)。民主党派,《保定茶道网》主编,保定茶道文化传播中心资深茶道讲师,有声演播师,北京世界华人文化院研究员,荣获2023年第一期和第二期喜马拉雅“民间辩手”奖,《中国诗歌网》注册会员,保定作协会员。保定企业文化研究会理事,多年政协委员,《美篇》加精作品138篇,阅读量超143万大关。多年来在全国报刊发表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580多篇,网络3000多篇,散文集《茶里茶外》受到国内社会各界欢迎与好评,并成为众多人们的枕边书。以微笑风铃笔名发表的《儿子福兮?祸兮?》网络小说发表于晋江文学网,并上百度百科。培训茶艺师200多名,“快手”“抖音”及喜马拉雅等视频、音频茶文化播出受到广泛关注和欢迎!受邀参加万人品茶评茶分别荣获“达人”、“高手”、“精英”等称号。现场茶道讲座5000多人次,遍布全国各地。其中,乐凯集团、北国商城、部队医院、银行、房地产等大型企业及学校、社区与寺院等多家单位纷纷邀请讲座,并多次举办公益讲座课堂,正像她的网名子凡茶道乃老百姓的茶道,深受人们喜爱和称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