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温室花园奇遇

冯卫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美篇名:冯 卫</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美篇号:115485</p> <p class="ql-block">  初春的上海世博文化公园里,上海温室花园四朵巨大的玻璃云状建筑,将地球不同纬度的植物密码解构重组。我穿过薄雾轻笼的温室连廊,在快门与叶片的共振中,见证了一场跨越荒漠、雨林、峡谷的植物史诗。</p> <p class="ql-block">‌ 上海温室花园‌位于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南区,紧邻中心湖,背靠双子山,于2024年9月正式开放。温室花园由1个客服中心和三大主题场馆组成,分别是1号馆海市沙洲、2号馆云上森林和3号馆云雾峡谷。这些场馆展示了珍奇的热带植物和鱼类,在这里可以欣赏到难得一见的热带花卉和植物‌。</p> <p class="ql-block">游客服务中心外景</p> <p class="ql-block">  客服中心宽敞明亮,大面玻璃引入充足自然光。天花板造型独特,室内摆放高大棕榈等绿植,生机盎然。</p> 1号馆——海市沙洲 <p class="ql-block">  海市沙洲占地面积 3033㎡,模拟了炎热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以山体为中心,打造山、谷、洞、沙洲四大地貌空间,以“变异的叶”为植物主题,展现刺状叶、肉质叶、膨大茎等沙洲植物特有的特征。同时,融合多媒体影像技术,形成亦真亦幻的沙洲海市,使人感受干旱地区自然的变幻与植物演化,体会生命的顽强。</p> <p class="ql-block">  踏入入口处,“万物起源”光影秀以沉浸式体验展开。墙上光影展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它出自《荀子·天论》。大意:世间万物因获得自然和谐的规律而诞生,又因得到适宜的滋养而成长成熟。这句话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生态观,与当代可持续发展理念不谋而合,阐释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  幽蓝暗幕中,无数星云粒子旋转交织,艺术作品陨石拖着赤红尾焰划破虚空,撞击地球的刹那迸发刺目光芒;明代•吴承恩“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描述的是在天地还没有分开之前,宇宙处于一片混乱无序的状态,到处都是模糊、渺茫的景象 ,没有任何人可以目睹那时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演变”二字在如流动星河般的绿色光影中格外醒目,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奥秘。古老的片麻石(左)与叠层石静静陈列。叠层石层层堆叠,留存着远古生命的痕迹,它们无声地见证着地球漫长的演化历程 ;片麻石纹理独特,记录着岁月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  蓝绿色光斑如远古蓝藻在岩石表面蔓延,叠层石的层状化石被光影逐层“剥开”,蓝藻释放氧气的动态粒子如星尘升腾,最终汇聚成“三生万物”的汉字,将38亿年生命演化凝于瞬息。</p> <p class="ql-block">  远古洞穴的场景。四周岩壁纹理自然粗犷,仿佛承载着岁月的沧桑。前方的蓝色屏幕散发着科技感的光芒,仿佛在继续诉说着万物起源的奥秘,让人仿佛穿梭于时空隧道,沉浸在自然与科技交融的独特氛围中 。</p> <p class="ql-block">  场馆中央阳光透过独特造型的玻璃穹顶倾洒而下。嶙峋多孔的褐色岩石堆叠矗立,仿若干旱沙漠中的孤峰。形态各异的仙人掌高高挺立,或柱状或扁平,尽显顽强生机。周边低矮处,肉质叶片的多肉植物簇拥生长,缤纷小花点缀其间,明艳绚丽,共同勾勒出干旱地区独特的生态画卷。</p> <p class="ql-block">  镇馆之宝【油橄榄】树龄超800年。它文化上象征和平与胜利 。其原产于地中海地区,集中分布在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突尼斯等国,中国的甘肃、四川、云南等山区也有引种 。</p> <p class="ql-block">  【昆士兰瓶树】,原产澳大利亚昆士兰及南威尔士干旱区。因树干似酒瓶、储水能力强,被誉为荒漠储水“大师” 。生长缓慢,15年后树干渐膨大,50年以上成巨树,可助其度过8 - 9个月干旱期。</p> <p class="ql-block">  【猴面包树】被称为荒原贮水塔,雨季用身躯贮水。果肉含氨基酸等,可生吃、制饮料等,榨油为上等食用油。因猴子爱摘食、果肉似面包得名。它是植物寿星,寿命4000 - 6000年,分布于非洲撒哈拉以南干燥草原和半沙漠地带。</p> <p class="ql-block">  【弥勒异木棉】,锦葵科吉贝属落叶乔木 ,原产南美洲热带至亚热带地区,分布于巴拉圭、阿根廷、巴西西部。其树干膨大,旱季储水,用途广。树形独特,花朵艳丽 ,常作观赏植物 。</p> <p class="ql-block">  【象腿树】属辣木科辣木属半落叶乔木 ,树高10 - 15米,胸径70 - 80厘米 ,树干似象腿。原产非洲马达加斯加南部,世界热带、南亚热带地区有栽培,中国广东等地引种 。适20 - 35℃,喜燥红壤或沙性壤土 。</p> <p class="ql-block">  【瓶子树】也称纺锤树。高18-25米,其树干形状独特,呈瓶子状,叶子长约10厘米,全缘或深裂。瓶子树和旅人蕉一样,可以为荒漠上的旅行者提供水源。瓶子树原产于南美,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巴西高原上。 中国和澳大利亚都有引种栽培。</p> <p class="ql-block">  【金合欢属】因其花朵外表在盛开时金黄无比,故取名金合欢。金合欢原产于热带美洲,广布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以大洋洲及非洲种类最多。中国引入栽培有十几种,产于南部。</p> <p class="ql-block">  【龙血树】其树形高大,分枝,茎皮灰色,叶簇生于茎顶部,呈剑形,深绿色。原产于佛得角、摩洛哥、葡萄牙、西班牙、非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中国华南有引种栽培。</p> <p class="ql-block">  【睡布袋】有生命的 “石头”。睡布袋是葫芦科睡布袋属植物,肉质块根,茎块部分外露在地表 面,直径能达 1 米,看上去像一块表面圆滑的大石头。分布于非洲南部地区;生于干燥的灌木丛和多岩石的地带。</p> <p class="ql-block">  【龙舌兰】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茎不明显,叶基生呈莲座状肉质排列,叶尖带硬刺、叶缘有小齿。它约6000万年前诞生于地球,原产美洲热带,如今在中国华南及西南各省区多有引种栽培 。</p> <p class="ql-block">  【吹上】堪称沙漠“魔法师”。其细长坚韧的叶子可展如伞收集雨水至根部,夜间卷起减少蒸发,生命力顽强,主干被砍也能从根部重生。它分布于墨西哥东北部,生长在干旱岩石山坡与沙漠地带。</p> <p class="ql-block">  【毒腺蔓】是危险植物,全身剧毒,非洲部分部落曾用其制毒箭。它是“双刃剑”,虽能致命,也有药用价值。其分布于非洲东部和南部,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的灌木丛及岩石地带。</p> <p class="ql-block">  【鬼切芦荟】是阿福花科芦荟属多年生小乔木状肉质植物。鬼切芦荟在中国境内有引种栽培,广泛分布于博茨瓦纳东南部、南非、斯威士兰。</p> <p class="ql-block">  【银芳锦芦荟】多年生常绿植物,高0.3-0.7米。叶12-20片,叶缘为浅粉红色。是南非东开普省和西开普省的特有种,在世界多地有引种栽培。</p> <p class="ql-block">  【蓝松】原生地位于南非海角南部沿海地区。在受到强光照射时,会变成绚丽的紫色。比起其它的多肉品种,更加耐热。现世界多地可栽培。</p> <p class="ql-block">  【扇贝麒麟】是大戟属多年生的多肉植物。因其叶片形似扇贝而得名。它的学名是以法国植物学家亨利·路易斯·泊松的名字命名的。扇贝麒麟原产于非洲,分布干燥大草原上的岩石山丘地区。</p> <p class="ql-block">  【帝国缀化】是外形奇特的多肉,体内剧毒乳汁接触皮肤会引发刺激灼烧。南非部分部落提取其毒汁制箭毒猎兽,原种产于南非西开普省,如今作为观赏植物在全球温暖地区广泛栽种。</p> <p class="ql-block">  【白角麒麟】堪称狡猾植物,其汁液含刺激性物质,辣度达900万史高维尔热度单位,超世界最辣辣椒3000倍,能使动物口腔、喉咙灼痛。它分布于摩洛哥阿特拉斯山脉,生长在干旱多岩石的山坡与平原。</p> <p class="ql-block">  【蓝石莲】是景天科、拟石莲花属的多肉植物。叶片莲座型密集排列,表面布有白色粉末,中部凹陷,呈倒水滴状。原产于墨西哥。蓝石莲适于生长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干旱,不耐寒,稍耐半阴。</p> <p class="ql-block">  【虎刺梅大红花】因其花形似梅,固有“虎刺梅”之称。 虎刺梅原产非洲马达加斯加,在中国的南北方均有分布, 其中华南、西南一带可露地栽培,其余地区为室内盆栽。</p> <p class="ql-block">  【剑麻】又名菠萝麻,是一种多年生热带硬质叶纤维作物,茎粗短,叶呈莲座式排列。原产于墨西哥,中国华南及西南各省区引种栽培。 喜高温多湿和雨量均匀的高坡环境,适应性较强,耐瘠、耐旱。</p> <p class="ql-block">  【胭脂掌】仙人掌科肉质灌木或小乔木,高2-4米,圆柱状主干直径达15-20厘米。原产墨西哥,世界热带地区广泛栽培,在印度、夏威夷、澳大利亚等地归化;中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等省区常见栽培。</p> <p class="ql-block">  【鱼鳞仙人掌】又名鱼鳞掌,属树状仙人掌,植株高4 - 7米,树干多分叉。分枝呈倒卵形等,绿至蓝绿色,密布瘤状“鱼鳞”,带淡黄或灰色针状刺。原产古巴、伊斯帕尼奥拉及波多黎各等沿海干燥石灰岩地带。</p> <p class="ql-block">  【金琥】为仙人掌科金琥属多年生多浆植物,球体碧绿,金黄色硬刺刚劲,观赏价值极高。它夜间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原产于墨西哥沙漠地区,分布于干热的热带沙漠环境中。</p> <p class="ql-block">  【绯花玉】是小巧的仙人球,浑身尖刺看似凶,实则花朵带甜味 。其花鲜艳,多为粉红或红色。它分布于南美洲阿根廷中部,常生长在干旱山地、丘陵的岩石缝隙间,宛如“甜心”般独特。</p> <p class="ql-block">  【巨鹫玉】是颇具个性的仙人掌,身体布满螺旋肋骨与锋利尖刺,宛如武装战士。其花朵艳丽,黄或红色,仅白天绽放,夜间闭合。它分布于北美洲西南部,生长在海滨砂地和沙漠区域。</p> <p class="ql-block"> 【量天尺】又名霸王鞭,属仙人掌科量天尺属木本植物。其分枝多、棱呈翅状,茎长数米至十余米,因而得名。原产中美洲至南美洲北部,后传至东南亚,在中国南部和西南部等地均有栽培。</p> <p class="ql-block">  【武伦柱】堪称仙人掌中的庞然大物,虽名气不及巨人柱,栽培却更普遍。野外茎高一般12米,个别达19米,分枝多、生长快但茎质欠结实 。分布于北美洲墨西哥西北部下加利福尼亚半岛的沙漠与干旱山坡 。</p> <p class="ql-block">  【大凤龙】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的仙人掌科植物,通常为单生的柱状仙人掌,一般株高 2-3 米,在原产地墨西哥株高达 13 米,基部粗可达 35 厘米。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但也能耐半阴,可适应一定程度的光照变化。</p> <p class="ql-block">  【翁柱】别名老人仙人掌、白头翁,属仙人掌科翁柱属。它是高大柱状仙人掌,茎簇高5 - 15米,单茎少分枝。其显著特征是长有白色“毛发”,年轻植株毛发银白美观,随老化逐渐减少,原产于墨西哥中部。</p> <p class="ql-block">  【巨人柱】堪称仙人掌巨无霸,是世界最高仙人掌之一,主干高可达16米,为索诺拉沙漠灵魂植物。其根系浅却范围广,下雨时吸水,茎干沟壑助膨胀储水,一场雨能存几吨。可活200多岁,分布于美西南、墨西北,长于沙漠等地。</p> <p class="ql-block">  【春衣柱】也叫疏长毛柱,属仙人掌科毛刺柱属。形似仙人掌,茎柱状,满覆白色绒毛,有时攀援,分枝多且粗壮,嫩枝偶有疏毛,刺腋生对生、粗壮,长1-5厘米。原产墨西哥,喜温暖干燥、阳光足,较耐寒,耐旱又耐高温。</p> <p class="ql-block">  【秘鲁天轮柱】仙人掌科仙人柱属的多年生草本多浆植物,基圆柱状,多分枝,呈乔木状,在原产地可高达 7-8 米,直径 10-20 厘米。一般于凌晨 3 时至 4 时开花,上午 9 时左右慢慢闭合。喜阳光充足的环境。</p> <p class="ql-block">  【土人栉柱】又名土人之栉柱、摩天柱,属仙人掌科摩天柱属。它高大乔木状,茎干修长深绿,可长数米,2米左右生侧枝。刺有小刺和3-4厘米长主刺,花大白色,直径达9厘米。喜阳光,能短期半阴,光照不足易徒长,原产墨西哥西北部太平洋沿岸。</p> <p class="ql-block">  【老乐柱】属仙人掌科老乐柱属多年生草本多浆植物,肉质圆柱,全株密披丝状白毛,茎顶毛长且密。在原产地能长至2-4米高、直径10厘米,有时分枝如烛台。喜阳光足、通风好环境,原产厄瓜多尔和秘鲁,生于海拔500-2000米处。</p> <p class="ql-block">  【茶柱】别名大王阁,仙人掌科新绿属,原产于墨西哥及美国。</p> <p class="ql-block">  馆内模拟了沙漠生态环境,还展示了生物化石模型。</p><p class="ql-block">【蜂巢珊瑚】生存在 4.42 亿年至 3.86 亿年前的志留纪。</p><p class="ql-block">【耙牡蛎】生活在白垩纪时期。</p><p class="ql-block">【鹦鹉螺】最早出现于寒武纪晚期,在奥陶纪时期开始繁盛,一直演化至今。</p><p class="ql-block">【板足鲎】在志留纪开始发展,是当时海洋中的大型节肢动物。</p><p class="ql-block">【叶菊石】生存在侏罗纪早期至白垩纪晚期。</p> <p class="ql-block">  这件名为【奇虾】的金属艺术作品,由废旧金属零件拼接,用齿轮、金属片模拟奇虾外壳与肢体,借工业风材质彰显独特风格。奇虾曾生活在寒武纪海洋,是当时最大动物、早期巨型捕食代表,其化石在我国华南、澳大利亚、北美等地多有发现。</p> <p class="ql-block">  光影场景展示了植物的生态习性。</p> <p class="ql-block">  通过多媒体光影秀营造出如梦似幻的奇幻胜境。(视频)</p> <p class="ql-block">  出口处模拟峡谷和山洞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穿梭于1 号馆与 2 号馆间的 “水下展廊”,仿若踏入奇幻水世界。鱼儿在头顶悠然游弋,似在云端漫步,而游人于下方信步徐行,如探秘深海幽境。(视频)</p> 2号馆——云上森林馆 <p class="ql-block">  云上森林占地面积4207㎡,模拟了热带雨林环境,以“会呼吸的根”为植物主题。游客可以环绕中心的板根大树,穿越水上森林、水底森林、雾隐森林、鹿角森林四大景观空间,探寻板根、支柱根、气生根等雨林奇观,领略雨林的奥秘与神奇。</p> <p class="ql-block">  环绕中心的板根大树,穿越水上森林、水底森林、雾隐森林和鹿角森林四大景观空间,体验丰富的热带雨林环境‌。</p> <p class="ql-block">  设有上下三层空中步道 ,游客可从不同高度、角度俯瞰热带雨林景观,全方位领略雨林奥秘与神奇 。</p> <p class="ql-block">  【红海榄】有“海岸卫士”之称。分布于东南亚、南亚至澳大利亚,包括我国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常见于海岸线及河口地区的湿地环境。</p> <p class="ql-block">  【大花蕙兰】别称:喜姆比兰、蝉兰、西姆比兰 、虎头兰。分布:原产于中国,广泛分布于印度、缅甸、泰国、越南以及中国南部地区 ,也常见于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东北部 。因观赏价值高,现世界各地多有栽培。</p> <p class="ql-block">  【蝴蝶兰】,别称台湾蝶兰、蝶兰、台湾蝴蝶兰 。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像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在中国见于台湾 。缅甸、印度洋各岛、马来半岛、南洋群岛等低纬度热带海岛也有自然分布 。因其观赏价值高,如今在世界各地广泛栽培。</p> <p class="ql-block">  【火烧花】别称:火花树、缅木。此外,哈尼族称其为“啊茨麻哈能”,景颇族称“郑统刚”,傣族称“埋糯比”。分布:在中国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南部。国外分布于中南半岛各国、缅甸、印度。</p> <p class="ql-block">  【露兜树】别称:簕芦、林投、露兜簕等等。分布:原产热带非洲、印度、澳洲及印度洋和太平洋诸岛屿 。在中国分布于贵州、云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等地 。</p> <p class="ql-block">  【巢蕨】,别称鸟巢蕨、山苏花、七星剑等 。原产热带、亚热带地区 ,在中国分布于南部及西藏 ;国外分布于斯里兰卡、印度、缅甸、越南、日本(琉球)、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大洋洲热带地区及东非洲 。</p> <p class="ql-block">  【树抱石】别称:根抱石、木包石、根包石 、石生树。分布:在全球各地山区,只要满足树木与岩石共存的环境均可能出现 ,它并非特定区域专属景观,多形成于泥土贫瘠、山石较多,树木生长需依附岩石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馆内瀑布(雾瀑)水流如注,细密的水流从上方倾泻而下,仿若银线垂落。周围绿植环绕,枝叶在旁伸展,与飞溅的水花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自然清新且充满生机的氛围 ,仿佛置身于幽静的森林秘境之中。(视频)</p> <p class="ql-block">  【海芋】别称:野芋、姑婆芋、滴水观音等。分布:原产于中国、日本、印度、泰国、越南等。此外,在东南亚、巴西及澳洲原始森林也有分布 。</p> <p class="ql-block">  【板根榕】别称:地瓜树。分布:国内见于云南东南部、南部及广西龙州;国外分布在越南、老挝 ,多生于海拔500 - 800米石灰岩山地或沟谷疏林。</p> <p class="ql-block">  【绞杀榕】别称:半附生植物 、绞杀树。分布国家或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国(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福建、台湾 ),以及热带地区如柬埔寨、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 ,还有美洲热带地区部分国家 。</p> <p class="ql-block">  【高山榕】别名有大叶榕、万年青、大青树、鸡榕等 。分布:世界范围内多分布于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 ;在中国多产于海南、广西、云南、四川等省区 。</p><p class="ql-block"> 榕树主干和枝条气孔能产气根,潮湿时更多。气根吸收水分养分,部分绕枝干,部分入土变支柱根,支撑树枝扩展树冠。随时间推移,气根落地增粗,柱根相连、柱枝相托,形成“独木成林”景观,高山榕也有此能力。</p> <p class="ql-block">  走进鹿角森林,仿若踏入神秘雨林。巨大仿真树干布满风化痕迹,独特鹿角蕨如鹿角般附生其上,翠叶在光影中鲜亮。白色雾气袅袅升腾,朦胧梦幻。置身于此,聆听自然低语,沉浸静谧绿境,忘却喧嚣。(视频)</p> <p class="ql-block">  【鹿角蕨属】鹿角蕨又名糜角蕨等,是附生性观赏蕨,孢子叶形似鹿角,原产于热带、亚热带雨林。其常见品种有:</p><p class="ql-block"> •女王鹿角蕨:体形大,营养叶盾状,孢子叶不对称分裂,幼叶呈波浪蕾丝边;</p><p class="ql-block"> •皇冠鹿角蕨:营养叶直立似皇冠,孢子叶长超2米,孢子叶部分特化成“勺子”护孢子;</p><p class="ql-block"> •象耳鹿角蕨:孢子叶不分裂,叶片如大象耳朵;</p><p class="ql-block"> •马来鹿角蕨:叶面沟槽似猴脑,与蚂蚁共生,蚂蚁护蕨,蕨吸收其排泄物养分 。</p> <p class="ql-block">  俯瞰馆内仿若微型生态世界,以繁茂绿植为主,高大树木与低矮花卉、蕨类错落分布;中央一汪模拟海水的清池,水面点缀石块,沿岸种植着被誉为“海洋卫士”的红海榄;蜿蜒小径穿梭其间,营造出自然清新且充满生机的氛围 。</p> <p class="ql-block">  【老人须】是松萝凤梨的俗称,别称还包括松萝铁兰、空气凤梨 。它原产于南美洲,分布范围涵盖巴西、阿根廷、巴拉圭等国家 ,在中美洲地区也有分布。作为空气凤梨的一种,它无需泥土或其他堆积物,能直接在空气中生长。</p> <p class="ql-block">  【美丽异木棉】别称美人树等,原产南美洲,自然分布于阿根廷至巴西等国 。因树形优美、花艳,被广泛引种至热带、亚热带地区,在南非、澳大利亚等多地,以及中国广东、福建等南方城市均有栽培。</p> <p class="ql-block">  【朱瑾】别名状元红、扶桑等,岭南俗称大红花。原产中国南部,广东、福建等地栽培广泛,也分布于印度、非洲。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普遍种植,是马来西亚等多国国花,也是中国南宁、玉溪、高雄等城市市花。</p> <p class="ql-block">  【银桦】又名绢柏、丝树等,原产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如今在全球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栽种。在中国,云南、四川、广西等多地城镇常将其作为行道树或风景树,装点城市道路与景观。</p> <p class="ql-block">  【曲枝榕】分布: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景洪、勐腊、思茅),在印度东北部、孟加拉国、缅甸、泰国、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地也有分布 ,多生长于海拔500 - 800米的山地或平原 。</p> <p class="ql-block">  【望天树】别称:擎天树、雨林巨人、树中之王 ,西双版纳的傣族称之为“埋岗转”(意为伞把树 )。分布:原产于东南亚热带雨林,分布在老挝北部、越南 ;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勐腊、河口)、广西(那坡、巴马、龙州等 )等地 。</p> <p class="ql-block">  【菩提树】别称:思维树、菩提榕、印度菩提树 。分布:原产于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南亚国家 ,在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也有广泛分布 。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多生长在海拔400 - 630米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常见于寺院、街道旁 。</p> <p class="ql-block">  馆内步道旁,一只树懒雕塑憨态可掬。它趴在石块上,双眼明亮,一只爪子搭在额前,仿佛在慵懒休憩。周围绿植簇拥,紫色、白色的兰花点缀其间,营造出热带雨林的自然氛围,充满生机与野趣。</p> <p class="ql-block">  【朱樱花】别称:红绒球、美蕊花 。分布:原产于南美洲的巴西、乌拉圭、阿根廷等地 。现热带、亚热带地区多有引种栽培,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云南等南方省区 ,常作为园林观赏植物种植。</p> <p class="ql-block">  【铁冬青】又名救必应、熊胆木等。原产中国,分布于江苏、浙江等众多省区 ,在日本、朝鲜、越南等亚洲国家也有踪迹 ,多生长于海拔400 - 1100米的山坡常绿阔叶林及林缘地带。</p> <p class="ql-block">  【见血封喉】别称箭毒木,在中国分布于广东、海南等地,国外见于东南亚和南亚多国,多生长在海拔1500米以下雨林中,其乳汁剧毒,是世界最毒植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  【海漆】别称:蜡烛果、白骨壤。分布:在中国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国外分布于印度、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亚洲热带地区,以及澳大利亚北部 ,多生长于滨海潮湿处,是红树林组成树种之一。</p> <p class="ql-block">  2号馆内,竹编装饰发挥着独特作用。它们巧妙柔化建筑线条,让硬朗的现代建筑空间多了几分柔和感,同时也增添了丰富的层次感,使整个空间更具韵味。</p> <p class="ql-block">  这些竹编装饰凭借独特的造型和天然的质感,成为空间中的视觉焦点,牢牢吸引着游客的目光。精致的模样引得人们纷纷拍照分享,无形之中,大大增加了场所的传播度和吸引力。</p> <p class="ql-block">  科普展示,“森林里的‘鲸落’”展示雨林中大树倒地后在生态循环系统中的作用,类比海洋鲸落,体现其为小动物、昆虫、真菌、植物等提供养料,展示树木分解过程中生物共生景象 。</p> <p class="ql-block">  “切叶蚁——真菌农夫”介绍由47种咀嚼叶子蚂蚁组成的切叶蚁,它们不直接吃树叶,而是切叶培育蘑菇为食,还利用皮肤上链酶菌产生的抗生素保护真菌,且掌握种植技术时间比人类更早,展现了奇妙的生物共生和独特生存策略 。</p> <p class="ql-block">  水底森林展区 ,仿若踏入奇幻水世界。巨大透明水体展缸映入眼帘,水下怪石嶙峋,青苔覆于石面,增添几分原始韵味。繁茂绿植于水中、水面肆意生长,藤蔓缠绕,蕨类舒展,光影交织间,营造出神秘幽静且生机盎然的氛围,宛如隐匿于都市的水下绿野仙踪 。</p> <p class="ql-block">  水底森林,拥有多个视窗,展示了丰富的水下生态系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最深约4米、视窗长约12米、高约2.6米的水草缸,这是国内类似温室中极为罕见的水草缸,生动展现了水下森林生态系统的勃勃生机‌。(视频)</p> <p class="ql-block">  水底森林拥有多个视窗,展缸模拟了古老的岩溶天坑水下森林奇幻场景,垂直陡峭的坑壁上树根盘踞于石隙,各层级植物丰茂,生机盎然‌。</p> <p class="ql-block">  丛林溪畔观窗,此视窗模拟深谷幽溪中水体与林木交接处,富有附生植被茂盛,乔灌木和藤蔓植物的枝条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景象,水中展示喜欢生活在溪流中的小型鱼类。</p><p class="ql-block"> 崖壁视窗,此视窗展示了崖壁与水面垂直交汇的场景局部,可溶性岩石被垂直切割,植物冲出裂隙。捕食速度很快的鱼类适合在这类环境中生存。</p> <p class="ql-block">  这两张图片展示的视窗,营造出奇幻的水下森林景观。岩石形态各异,表面覆有青苔,呈现出自然的沧桑感。繁茂的绿植与藤蔓缠绕交错,有的垂挂于水面,有的扎根水底,绿意盎然。透过透明视窗,仿佛能感受到水流的涌动,展现出雨林水下世界的静谧与生机 。</p> <p class="ql-block">  透过视窗可见岩石林立,有白色钟乳石状物体垂挂,其间绿植点缀。下方水域内,一群橙黄色小鱼欢快游动,营造出自然且灵动的水下景观氛围。</p> <p class="ql-block">  泰国鲫(群游旋风),作为群游性鱼类,喜爱在开阔且水流稍缓的环境中生活。</p><p class="ql-block"> 血鹦鹉鱼,适应能力较强,偏好温暖、水质清澈的环境,适宜水温25 - 28℃ 。</p><p class="ql-block"> 蓝曼龙鱼,多生活在水流缓慢、溶氧丰富的水域。它们喜欢在水生植物间游弋,适宜水温23 - 26℃ ,偏好弱酸性到中性的软水。</p><p class="ql-block"> 黄曼龙鱼,偏爱水流平缓、水草丰茂的环境。它们常穿梭于茂密的水草间,灵动活泼。</p> <p class="ql-block">  2号馆出口处洞穴状空间别具韵味。暖黄光线如瀑倾洒,勾勒出岩石轮廓,绿植在光影中蓬勃生长。地面铺陈着深色材质,几个圆润石凳点缀其间。有人静坐,似在回味馆内景致,氛围静谧而美好。</p> <p class="ql-block">  连接2号云上森林馆与3号云雾馆的钢结构连廊与楼梯气势恢宏。纵横交错的金属架构刚劲有力,层层叠叠的流线型楼梯与不规则连廊延展向远方,搭配通透玻璃围栏,尽显工业风建筑的空间张力。玻璃幕墙倒映景致,光影在金属与玻璃间流转,暖光为冷峻钢结构注入柔和气质,未来感与现代艺术气息交织相融。</p> 3号馆——云雾峡谷 <p class="ql-block">  云雾峡谷占地面积8037㎡,模拟了热带花卉植物环境,以“空中的花”为主题,凝萃桥、台、峡、谷的空间特征,打造了空中花园、棕榈花溪、幽峡寻兰、云栖花谷四大景观空间,游客可以观赏地生的花、树上的花、空中的花等奇花异卉,感受生命的绚烂多彩。</p> <p class="ql-block">  3号馆门前的导览图与介绍。</p> <p class="ql-block">  步入棕榈花溪展区,澄澈如镜的水面倒映着婆娑棕榈、缤纷繁花与嶙峋石景,错落有致的绿植交织成清幽而充满生机的自然画卷,仿若隐匿于都市的绿野仙踪。馆内,高大棕榈与绚丽花卉相映成趣,绿意肆意流淌;顶部独特的圆形透光设计让光影倾泻而下,将自然野趣与现代美学巧妙融合,勾勒出如梦似幻的沉浸式空间。</p> <p class="ql-block">  【旅人蕉】别称:旅人木、散尾葵树、扁芭槿、扇芭蕉 。分布:原产于马达加斯加 ,现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如非洲、印度、斯里兰卡以及中国广东、海南、云南等地也有栽培 。旅人蕉后方的空中花柱展区颇为迷人,可惜当时时间仓促,未能登上参观。这处景致便暂且留作念想,盼望着日后寻得闲暇,再去一探究竟。</p> <p class="ql-block">  【贝叶棕】别称:贝多罗树、菩提叶、摩竭陀树 。分布:原产于印度、尼泊尔等南亚国家 ,在东南亚的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也有分布;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双版纳、德宏等地 。</p> <p class="ql-block">  【笔筒树】别称:多鳞白桫椤、白桫椤、蛇木 。分布:原产于菲律宾北部、日本琉球群岛 ;在中国分布于台湾(台北、宜兰等多地 ),厦门、广州、深圳、香港等地有引种栽培 。</p> <p class="ql-block">  【散尾葵】别称:黄椰子、紫葵、凤凰尾 。分布:原产于非洲马达加斯加 ,现世界各热带地区多有栽培,如毛里求斯、斐济、缅甸、美国等;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南方,如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福建、台湾等地,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多盆栽,需入温室养护 。</p> <p class="ql-block">  【霸王棕】别称:霸王榈、俾斯麦榈、俾斯麦棕、马岛棕 。分布:原产于马达加斯加西部稀树草原地区 ,中国华南地区有引种栽培。</p><p class="ql-block"> 【狐尾椰】别称:二枝棕、狐尾棕、狐狸椰子 。分布:原产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 ,中国南方地区有引种栽培 。</p> <p class="ql-block">  一道瀑布景观映入眼帘。水流自岩壁訇然倾泻,本应营造出雄浑壮阔的自然气场。然而,许是临近闭馆时分,此刻的瀑布少了几分磅礴之势,不见那水花飞溅、声震四野的震撼,却也多了一丝静谧与柔和。(视频)</p> <p class="ql-block">  临近3号馆出口,一个空间四周垂直绿化植物,置身其中,满目葱茏的绿意带来清新舒适的视觉享受与身心放松,打造出自然与现代空间交融的惬意栖居之所。</p> <p class="ql-block">  图中的一尊雕塑,因当时现场没有看见该雕塑作品名称,回到家在网上查阅有关资料也没有查到该雕塑名称。于是打电话问了上海温室花园的客服,回答是雕塑引用望天树种子造型构成的,具体雕塑名没有的。</p> <p class="ql-block">  望天树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 。这尊雕塑引用其种子造型,将自然元素艺术化呈现,既展现了望天树独特的形态美,也可能意在唤起人们对珍稀植物的保护意识,赋予了作品生态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  初春二月的这场温室花园之行,是一次与自然亲密对话的难忘经历。在这里,我领略到了不同气候带植物的独特风姿,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与多样。这些植物不仅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无声的老师,教会我们敬畏生命、尊重自然。期待下一次与这片绿色世界的重逢,续写我与植物们的美好故事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字编辑:冯 卫</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照相视频:冯 卫</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5.4</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谢谢你的浏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