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纠结了很久,该不该写这段故事?时间已经久远了,就把它当成一段历史吧,也许能够警示后人。想来想去,最后还是决定把它形成文字。 </b></p><p class="ql-block"><b> ————笔者阿文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故事还得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说起。</b></p><p class="ql-block"><b> 李焕是我的发小,也是我最好的同学,从小学到中学我们都在一起读书。</b></p><p class="ql-block"><b> 李焕家庭出身成分高,所以他的父母非常担心为此受到影响。从小就要求李焕积极上进,努力学习,为今后的成长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础。</b></p><p class="ql-block"><b> 上初中二年级时,我父亲病重住院。李焕的父母买了一些水果去医院看望。(我当时是班级的团支部书记,而李焕还不是团员。)不久,在我的帮助下,李焕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上初中时,能够成为一名共青团员,胸戴团徽走在大街上,是感到非常荣耀的……</b></p><p class="ql-block"><b> 一九七六年,我们中学毕业了。随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大潮,我们也被赶到了农村插队落户去了。</b></p><p class="ql-block"><b> 一九七七年国家恢复了高考,李焕从农村回到了城市,在家复习功课。经过半年的努力,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这个城市唯一的一所中专学校。也是我们同学中唯一的一个高考被录取的同学。毕业后分配在一个企业的机关办公室工作。年轻有为,有着美好的前景和向往,对未来是充满无限希望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李焕的父母,都是钢铁研所的科技人员,是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对他的婚姻要求非常高。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我们同学中大多数都已经结婚生子了。而李焕的婚姻还没有着落,父母为此非常着急。我们同学给他介绍过几次对象,可是都因为女方是一般的普通工人家庭。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最后不了了之。门当户对成了李焕择偶的前提条件。</b></p><p class="ql-block"><b> 李焕的婚姻就这样机械的套用了传统标准,忽视了情感基础和个人选择的自由……</b></p><p class="ql-block"><b> 最后,在父母的干预下,李焕娶了父母所在单位的钢研所所长的女儿。这时李焕已经28岁了,对于这宗没有爱情的婚姻,李焕是非常不情愿的。李焕是一个孝子,只好遵从了父母的意愿。婚姻是门当户对了,但是从性格上、从颜值上、从“三观”上以及个人爱好上两个人却有着很大的落差。</b></p><p class="ql-block"><b> 婚姻的前提,应该是建立在两厢情愿的基础之上的。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没有爱情的婚姻,生活中没有共同的语言,平时又缺少沟通和交流,所以难以建立深厚的情感链接,导致双方在精神层面缺乏共鸣。不幸福的婚姻往往都隐藏着“不安分”的隐患,是 最后导致悲剧发生的导火线。李焕的婚姻是父母包办的,是不幸福的。即使是结婚了,两个人的感情也是若即若离的。结婚不到二年,夫妻俩便分床居住了。</b></p><p class="ql-block"><b> 如果没有后来的事情发生,李焕的婚姻也是不会长久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一九九一年腊月的一个星期四上午。我走进办公室,习惯性的砌上了一杯咖啡。坐下来还不足五分钟,电话铃声响了起来。我拿起电话,电话里传来了一个男人的声音:</b></p><p class="ql-block"><b> “喂!你是工商局办公室吗?我找张子文啊”。</b></p><p class="ql-block"><b> 我说:我就是。你是哪里?有什么事吗?</b></p><p class="ql-block"><b> “我是公安局刑警大队。昨天晚上明东地区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请你来一下协助我们调查。”</b></p><p class="ql-block"><b> 我一下子被惊住了:什么?刑警队?你是跟我开玩笑吧?</b></p><p class="ql-block"><b> “我不是跟你开玩笑,我姓韩。你到了之后找韩警官就行。”</b></p><p class="ql-block"><b> 我感到非常惊讶和不解,一路上都在回忆韩警官的来电:昨天晚上明东地区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这是怎么回事?与我有关系吗?……</b></p><p class="ql-block"><b> 来到了刑警大队,找到了韩警官。他带我来到了一间小会议室坐了下来。给我倒了一杯水,对我说:“找你来是向你了解一些情况,并不是正式询问,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b></p><p class="ql-block"><b> 韩警官先是问了我一些基本情况:哪个学校毕业的,毕业之后下乡到了哪里。我都一一做了回答。</b></p><p class="ql-block"><b> 然后,韩警官又问:“昨天晚上六点到七点这段时间你在哪里?”,</b></p><p class="ql-block"><b> 我回答说:我在家里看电视了。</b></p><p class="ql-block"><b> “电视看的是哪个频道?演了什么内容?”</b></p><p class="ql-block"><b> 我说是电影频道,演的电影叫[笑傲江湖]。过了一会韩警官又问:</b></p><p class="ql-block"><b> “和你一起下乡在一个青年点的人,现在有经常来往的吗?”</b></p><p class="ql-block"><b> 我说:没有。</b></p><p class="ql-block"><b> “你的同学有经常来往的吗?”,</b></p><p class="ql-block"><b> 没有。</b></p><p class="ql-block"><b> “有一个叫大伟的同学,你们有来往吗?”</b></p><p class="ql-block"><b> 我说:啊,有来往。</b></p><p class="ql-block"><b> “他是什么样的性格,他有什么个人爱好?”</b></p><p class="ql-block"><b> 我简单的介绍了一些大伟的基本情况。</b></p><p class="ql-block"><b> 又问:“有个叫李焕的同学,你们有来往吗?”</b></p><p class="ql-block"><b> 我说:有来往啊。李焕性格外向,善于交际,与人和善。是我的发小,又是邻居。从小学到中学我们都在一起读书,他学习成绩十分优秀,是我们同学中的佼佼者。喜欢音乐,擅长各种乐器,晚上业余时间在站前一家歌舞厅为舞者伴奏。</b></p><p class="ql-block"><b> “李焕赌博吗?”</b></p><p class="ql-block"><b> 我说:他从来不赌博,平时玩扑克、打麻将他都没有兴趣。</b></p><p class="ql-block"><b> “李焕在外面有女人吗?异性朋友多吗?”</b></p><p class="ql-block"><b> 这个、这个我还不清楚。</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韩警官看了看手表:“今天就到这吧,你先回去,以后有事再找你”。</b></p><p class="ql-block"><b> 我起身问了一句:韩警官,到底是怎么情况?究竟发生了什么?</b></p><p class="ql-block"><b> “你先回去吧,暂时不要问,以后你会知道的”</b></p><p class="ql-block"><b> 当我走到门口时,一个人推门进来问了一句“那个人来了吗?”,韩警官说:那个人下午两点到。</b></p><p class="ql-block"><b> 那个人是谁?到底是怎么回事?使我感到一头雾水。</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晚上七点多钟,大伟来到我们家。一进门就问:</b></p><p class="ql-block"><b> “公安局找你了吗?”</b></p><p class="ql-block"><b> 我说找了啊,也找你了吗?怎么回事?你是今天下午两点去的刑警队吗?</b></p><p class="ql-block"><b> “我是下午两点去的刑警队。告诉你一个不好的消息,李焕死了,昨天晚上在家楼下被人杀害了。”</b></p><p class="ql-block"><b> 你说什么?李焕死了?我好像被当头打了一闷棍。被谁杀害的?为什么?他和谁能有这样大的仇恨。</b></p><p class="ql-block"><b> “具体原因现在还不知道”。</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一场大雪覆盖了整个山城,大地白茫茫一片。气温骤降至零下二十多度。失去了我最好的同学、发小,非常伤感。心情也随着这天气一下子落到了低谷,使我感到一片的茫然……</b></p><p class="ql-block"><b> 第二天,我们几个同学一起来到了李焕家。刑警队的两个人也在。李焕的妹妹从哈尔滨赶了回来。(李焕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哥哥在本市的一所医院化验室工作。妹妹学习成绩非常优秀,恢复高考的第二年考入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我们的到来,让李焕的母亲、哥哥和妹妹更是悲伤到了极致。(李焕的父亲患病脑血栓早已卧床不起,所以李焕的事情没有告诉他。后来告诉他说李焕去日本留学了,编造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谁又忍心让重病中的父亲再次受到伤害?让老人家在盼望中度过余生吧!)</b></p><p class="ql-block"><b> 上午九点多钟,我们几个同学随李焕的哥哥一起来到了医院的太平间,和李焕做最后的告别。</b></p><p class="ql-block"><b> 李焕的小姨子从沈阳赶来,为李焕做面部修整美容。(她是省城一所医院的大夫)我们几个同学一起买了一个花圈献上,以寄托我们的哀思。愿李焕一路走好……</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李焕遇害的前一天晚上,有两个人在李焕的家楼下将李焕堵住。大约是向李焕要钱未果,约定第二天晚上还来找他。(具体原因不详)</b></p><p class="ql-block"><b> 李焕对此是有准备的。第二天晚上下班时,李焕从单位带回来一根一米多长的铁管子,放在了大门外的墙角处。(李焕的隔壁邻居曹明四,下班回家时看到了这个铁管子,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就顺手将其拿进了屋内。(如果当时,曹某没有把这个可以自卫的“武器”收入家中?我多么希望这种假设能够成立,然而已经没有了如果……)。</b></p><p class="ql-block"><b> 晚上六点半左右,李焕站在阳台上不时的向楼下张望着,(李焕家住四楼)看见那两个人又来了。便走出门去,发现铁管子不见了,于是转回身走进厨房,拿着擀面杖走下楼去。谁知这一走,竟然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走入了人生的终点……</b></p><p class="ql-block"><b> 一楼的一个老太太,从家里出来,目睹了李焕被杀的经过。是两个人,一个高个的,一个矮个的。一个人手里拿着刀,一个人手上戴着撑子。致命的一刀是刺在了脖子的大动脉上。</b></p><p class="ql-block"><b> 老太太吓得退回了家里,从厨房的后窗户跳了出去,一口气跑到明东公安分局报案。报案时间是晚上七点。(公安局距离李焕家不足百米)当公安局刑侦人员赶到案发现场时,李焕已经停止了呼吸。</b></p><p class="ql-block"><b> 大约半夜十一点左右,警察敲响了李焕家的门。李焕媳妇听到有人敲门,连忙喊着:“李焕,李焕去开门”(李焕和媳妇早已分居,家里是双室,每人住一个房间),喊了两声,看李焕没有回答,就自己下床去把门打开……</b></p><p class="ql-block"><b> 警察告知了李焕死亡的消息。又问了李焕最近的一些活动情况:都接触什么样的人,和什么人来往频繁等等……</b></p><p class="ql-block"><b> 在李焕遇害的前一个星期日,我和大伟同李焕一起带着照相机去了望溪公园游玩,照了几张照片。中午李焕请我俩去他家吃的饭。吃饭时,李焕问大伟:</b></p><p class="ql-block"><b> “你能买到电击枪吗?”</b></p><p class="ql-block"><b>大伟问:你买电击枪做什么?我们警察现在都不让用了。(当时大伟是一名警察)</b></p><p class="ql-block"><b> 李焕说:“我有用”。</b></p><p class="ql-block"><b> 然后李焕问大伟:“需要现金还是支票?”,</b></p><p class="ql-block"><b> 就在这时,李焕的媳妇端着一盘花生米走了进来。 我们的谈话她前后都没有听到,只听到了中间的一句“你要现金还是支票”。 </b></p><p class="ql-block"><b> 当警察询问李焕媳妇时,便将我们在她家吃饭的事情说了出来。尤其是“需要现金还是支票”这句话,引起了警察的特别的注意。</b></p><p class="ql-block"><b> 所以,在我被传唤到公安局的那天下午,大伟也到了公安局刑警队。接受了同样的询问。</b></p><p class="ql-block"><b> “你昨天晚上六点到七点的时间段在哪里?在做什么么?”,</b></p><p class="ql-block"><b> 大伟说:我开着吉普车从省城返回溪市。</b></p><p class="ql-block"><b> “有证明人吗?”</b></p><p class="ql-block"><b> 没有证明人。过了一会,大伟突然想起:我开车行驶到石桥镇的时候,前面左边灯坏了,我就在石桥镇路边的一家汽车修理部进行了修理,我记得修理部的收音机里播放新闻,正好是晚上七点。</b></p><p class="ql-block"><b> 警察听完大伟的叙述之后,立即驱车赶到石桥镇。找到了那家汽车修理部进行了核实。修理工给了证实:确有此事。</b></p><p class="ql-block"><b> 晚上七点接到报案,这时大伟在石桥镇修车,不具备作案时间,又有不在现场的证言证词,大伟的嫌疑被排除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李焕对自己的婚姻是非常不情愿的。由于父母的坚持,李焕又是一个孝子,只好勉强的生活在一起。结婚不到二年就分床居住。</b></p><p class="ql-block"><b> 李焕遇害后,大约一个多月。我的一个同学突然给我打来电话,(这个同学是和李焕在一个单位的)告诉我他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李焕给他托梦了,说害他的人叫王xx。我对同学说:公安局能相信你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算了吧!我是一个无神论者,是坚持唯物主义的,我认为托梦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但对于这件事情,很长一段时间却无法释怀。因为小时候就听老人说过,托梦是很准的,也许……</b></p><p class="ql-block"><b> 光天化日之下,行凶杀人,天理何在?王法又何在?李焕被害的现场有目击证人,又是两个人对一个人大打出手,按理说案件是容易侦破的。可是此案件一直是遥遥无期,凶手一直逍遥法外,难道“命案必破”是一句空话吗?让我对当时的案件侦破机关产生了质疑……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李焕遇害后,公安局在李焕的上衣兜内发现了一封举报信。</b></p><p class="ql-block"><b> 举报信的内容是举报他们科长李立忠。李某是我的邻居,也是李焕的邻居。小时候在李焕家的楼上居住。</b></p><p class="ql-block"><b> 关于举报信的事情,还要从李焕被害八年之后的一天说起起……</b></p><p class="ql-block"><b> 一九九九年五月的一天,我开着三轮摩托车在前山市场遇到了李立忠。</b></p><p class="ql-block"><b> 当时李立忠已经退休,在前山市场摆摊卖服装。李某见到我非常高兴,寒暄几句之后将我引进了一家小吃部,要了两个菜和几瓶啤酒。我俩一边喝酒一边聊了起来,他向我讲述了当年李焕举报信的来龙去脉……</b></p><p class="ql-block"><b> 李立忠是李焕的科长。有一次,一个饭店的老板找到李立忠。要李立忠帮忙安装一条自来水管道。李立忠没有通过单位,私自领了五个工人到饭店进行施工和安装。(属于干私活)安装结束后,饭店老板为了答谢李立忠,拿出三千块钱。李立忠领着五个工人吃了一顿饭,并将剩下的钱给大伙分了……</b></p><p class="ql-block"><b> 李焕知道这个事情之后,非常抱怨,认为李科长没有带他。便写了一封举报信,准备举报李立忠……</b></p><p class="ql-block"><b> (待续)</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