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北归-车轮丈量三千里河山‍‍‍ ‍ (5)

大猫472371

<p class="ql-block">十、江西是我们这次自驾旅途中的重点,离开江西之后就加快了回家的脚步。路过合肥时,我们决定短暂停留,住宿一晚,顺便简单游览这座城市的几个地方。</p> <p class="ql-block">合肥街景让人印象深刻。繁忙的城市街道上,行人穿梭,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温暖的光芒。高楼大厦林立,霓虹灯闪烁。两侧商店招牌醒目可见,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活力与生机。</p> <p class="ql-block">李鸿章旧居位于闹市区,我们怀着期待的心情前往,却正逢周一闭馆。只能在大门口看了看,那座传统的中式建筑门前,两个威武的大狮子雕像守卫着大门两侧,门上悬挂的红色灯笼显得庄重而典雅。虽然未能入内参观,但仅是站在门口,也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沉淀。</p> <p class="ql-block">逍遥津公园古为淝水津渡,三国时期是张辽以少胜多的古战场遗址。园内现存张辽塑像、衣冠冢及相关历史展馆。明清时期曾是私家园林,后经修缮成为集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城市公园,现为“合肥十景”之一,被誉为“合肥之根”的重要文化载体。</p> <p class="ql-block">进到公园深处,一尊三国名将张辽骑马塑像矗立于石基之上,不远处,一块刻有“飞骑桥”的石碑矗立于湖边。张辽是三国时期曹魏名将,以“威震逍遥津”闻名,这个公园是张辽率八百精兵击退孙权十万大军的古战场遗址。而现在的公园绿树成荫,<span style="font-size:18px;">景色优美宜人,</span>近处的小岛亭台湖水与远处高楼林立的城市景观相映衬,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宁静而美丽。</p> <p class="ql-block">合肥是包公的故乡,在包公园外有一组大型石雕艺术品,雕塑通过艺术手法具象化展现了北宋名臣包拯的形象气质,作为合肥包公园的文化地标,直观传递了合肥作为"包公故里"的历史渊源。雕塑的选址在公园入口处,形成先声夺人的文化导引。</p> <p class="ql-block">包公园内还有包拯文史展及包公祠,红色墙壁上悬挂着金色牌匾“包拯文史长廊”,背景墙上有传统图案装饰。走廊内古色古香,天花板镂空雕刻精美花纹,墙上挂有多幅书法作品与历史画作展示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合肥包公祠是为纪念北宋名臣包拯而建的历史文化遗存,位于其故里合肥的包公园内。祠内主体建筑以宋代营造法式为基底,青砖黛瓦间还原了北宋衙署形制,正中包拯塑像手持笏(Hu)板、衣垂獬豸(xiezhi),传递其铁面廉明的历史形象。建筑群通过碑廊、廉泉等景观,系统化展现古代监察文化与法治精神,现为国家级廉政教育基地,兼具历史研究价值和文旅教育功能。</p> <p class="ql-block">包公祠内,金色雕像庄严地伫立在一个祭坛上,背后悬挂着“色正芒寒”的牌匾,四周摆放着鲜花与供品,彰显出现代人对这位历史名人的崇敬之情。</p> <p class="ql-block">清风阁是1999年为纪念包拯诞辰1000周年而建,其以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古朴宏伟的建筑现已成为合肥市弘扬包公精神、宣传安徽悠久历史文明的一个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包公墓是为纪念北宋清官包拯所建的历史纪念园,始建于北宋,墓园内迁安了包拯及其夫人、子孙的遗骨。现存建筑群经后世修缮,包含包公雕像、碑刻长廊、神道石刻等遗迹,系统展示其“孝肃”谥号背后的清廉事迹。现为国家级文保单位,既是研究包拯法制思想的核心载体,也是合肥“孝廉文化”的地标性展陈空间。</p> <p class="ql-block">这次短暂的合肥之行,虽然只是匆匆一瞥,却让我们感受到了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自然风光。在候鸟北归的季节,我们用车轮丈量着祖国的大好河山,也用心灵记录下了这一路的美好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