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 气 象 石 》(13)</p><p class="ql-block"> ——科幻小说连载</p><p class="ql-block"> (原创)</p><p class="ql-block"> 作者;曜成</p><p class="ql-block"> 1977年7月23日,星期六,天刚亮,威利文、何卫东、汤姆逊便告别何建国、何香他们,趁着天凉快赶路回洛阳。</p><p class="ql-block"> 8点多钟,他们来到万安山南麗的伊川县彭婆镇许营村。原计划今天参观704厂,看看他俩的表现。可威利文上次游览七彩大峡谷时听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墓也在洛阳万安山,执意改为参观范仲淹墓。</p><p class="ql-block"> 为此,何卫东有点遗憾,他想像的美国佬参观兵工厂偷拍机密被他抓个正着的场景成了幻想。再一想,干嘛非得是特务?热爱中国,热爱中国文化的友人更好!</p> <p class="ql-block"> 许营村支书兼民兵连长杨强在路口等着他们。上山的路崎岖不平,还不时隐没在树丛山岩间,没他引路真不行。大约一个多小时后,范园斑驳的红墙清晰可见,参天古柏平添了几许肃穆,路也成了宽平的台阶。过了高大的山门,威利文汤姆逊就忙着給神道两侧的石坊,石翁仲,石羊,石马,石文武拍照。在“褒贤之碑”前,杨强給大家熟练地讲解着碑文,看来接待来访的活没少干。</p><p class="ql-block"> 正说着,忽然大风骤起,雷声阵阵,豆大的雨点密集扫来,众人急忙躲进祠堂。</p> <p class="ql-block"> 杨强把大家让进祠堂,看着天说:“月亮生毛,大雨冲壕。老话一点不蒙人。”</p><p class="ql-block"> 威利文整理着相机说:“这雨大约下两个小时。”杨强有点惊奇,这洋鬼子会说中国话,还懂得气候,“你是干啥的?中国话说的不赖。”</p><p class="ql-block"> “情是,”威利文故意逗杨强,“俺是空军气象联络官,退役来。”</p><p class="ql-block"> 他这一说,何卫东又警觉起来,气象联络?与范仲淹有什么关系?他急忙抓住空隙问:“你喜欢范仲淹什么?”</p> <p class="ql-block"> “在西点军校学习的时候,教授引用过他的战例和战略思想。”威利文看何卫东一时想不起来,便继续说:“军中一范,西贼胆寒;”还有,“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豪气冲天!</p><p class="ql-block"> 他的战略思想更是令人钦佩:国家用攻,则取其近,兵势不危;用守,刚必图其久,而民力不匮”。在策略上他屯田戍边,稳中求进,强垒固守,步步为营。教授说,这正是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向在军事上的体现。称他是把政治智慧用于军事兵法的成功者,把气象知识用于政治、水利、文学的成功者。”</p><p class="ql-block"> 何卫东心里叹服威利文对中国文化的学习了解,联想到他搜集地动仪资料,会不会是搜集气象情报呢?气象是情报吗?谁都看的见的东西。把话题扯上去试试。</p> <p class="ql-block"> “范仲淹把气象知识用于政治水利文学,气象有这么大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威利文兴奋的说:“《岳阳楼记》里说…连月不开,阴风怒吼,浊浪排空,日月隐曜,山岳隐形,……”这足以证明范仲淹对气象知识的重视和运用。”</p><p class="ql-block"> “如果把精神比喻为文化的气象,那收集文化是不是等于收集气象情报?”</p><p class="ql-block"> 威利文听出来何卫东话里的意思,点点头,“比喻的很好。既使是收集情报,也有善恶之分。善意的文化碰撞会象太阳照亮彼此,传递的是情感,文化就象气象石!”</p><p class="ql-block"> (谢谢阅读,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