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制作:行者无疆 潮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潮汕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潮州有着众多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如:潮州戏、潮州木雕、潮州菜、潮州功夫茶、潮州民居等。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如:潮州古城、牌坊街、开元寺、韩公祠,还有大名鼎鼎的中国四大古桥之一的广济桥。<div> 怀着对潮州历史文化的探究之心,我们走进了这座古城。</div> 从南澳岛去潮州,要先乘大巴到汕头,尔后再转车去潮汕高铁站,再乘快速公交到潮州。比较麻烦,因为潮汕站位于汕头、潮州、揭阳三市的中间位置。不偏不倚。这三市乘高铁北上都需乘公交或大巴转乘。 潮州 开元寺。 开元寺始建于唐代(738年),是潮州历史最悠久的佛教寺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内保留有唐代石经幢、宋代大铜钟等珍贵文物,建筑风格融合了唐宋至明清各代特色,香火旺盛,古韵悠长。 开元寺,天王殿。 开元寺。寺庙内竟有贺年卡通人物。 开元寺 大悲殿。 寺庙内雕刻精美的廊柱。 浮雕壁画。 开元寺。飞檐翘角,装饰精美。 牌坊街。这儿是潮州古城的标志性景点之一,也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古牌坊街之一。街上有许多古牌坊和古建筑,如状元坊、榜眼坊、探花坊等,是游客了解潮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潮州城历史上是粤东的政治中心,达官明吏多集于此,人材辈出,人文荟萃,因此明清二代,在潮州城建立众多牌坊。据介绍说,历史上潮州城曾有牌坊91座。<br><br> 现存22座明清石牌坊,从明代1517年至1637年建的18座,清代从1736年至1785年建的4座,前后历268年。这22座牌坊是2000年以后又重新修复的。 牌坊街街道两侧是南洋风格的骑楼建筑,商铺林立,聚集了众多潮州传统小吃和手工艺品店,既是文化长廊,也是美食天堂。 潮州茶文化图解。 牌坊街上的卖艺人。合影一次20元。据说是聋哑人。 牌坊街两侧的巷道。 古城巷道。 熙熙攘攘的游人挤满了街道。 屹立于古城的“广济门”。 广济门城楼。 出了城楼,映入眼帘的就是横跨在韩江之上的广济桥。 广济桥。中国四大古桥之一,(其余三座是赵州桥、卢沟桥、洛阳桥)始建于南宋。桥身以“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独特结构闻名——桥墩为石梁桥,中间用浮船连接,可开合通行船只。 介绍说:初建是86艘梭船,一个桥墩。以后逐步增加,至明朝1530年才形成了由 24 座桥墩和 18 座楼阁组成这种格局。它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 江岸上盛开的木棉花。 广济桥入口。 桥上的楼阁之间由长长的石板相连。 桥中间白天由18艘梭船相连。以便人员通行。晚上则移走木船,便于通航。 桥上来来往往,挤满了游人。 桥上的石质楼阁。看上去异常坚固。 广济桥全景。 广济桥上。 镇水的铜牛。 从这儿前行,就到了桥的东岸。 从东岸回望广济桥。广济城楼。 桥上的楼阁。 广济桥维修时撤换下来的古石梁。 以广济桥为主题的特种邮票。 韩江东岸的韩山之上,建有 韩公祠。 它是为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而建。韩愈曾任潮州刺史,兴水利、办教育,深受百姓爱戴。 祠内有许多古建筑和文物古迹,如韩愈塑像、韩愈祠碑刻等, 祠堂依山傍水,风景优美。 韩愈与友人的雕塑。 祠内有历代碑刻36块,其年代最早者有苏轼的《潮州韩文公庙碑》。应属于珍贵文物了。 爬上这高高的台阶。 最高处是祠堂。祠内的韩愈彩色雕塑。(有点儿新) 站在这儿,可俯瞰韩江与广济桥全景。 两棵高大的木棉树遮挡了视线。 每天下午五点半,广济桥上开始清场。中间的梭船准备移开通航。 江岸两边挤满了游人,见证通航的时刻。 这些梭船被拖轮分批移走。<div>现在江面上根本看不到等待通航的货轮。目前广济桥每天的开启闭合纯碎是为游客而演示。</div> 江对岸韩山上已亮起了彩灯。广济桥每晚八点也会开启灯光秀。只是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游人们纷纷散去。真是一个遗憾! 韩江边的下水门。潮州的游览至此结束。 第二天还要回到潮汕高铁站。继续我们的旅程。 2025.04.21整理编辑于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