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到老山 缅怀为国捐躯的战友

<p class="ql-block">  四十年前收复老山那场激烈的战斗,至今仍深深镌刻在我们心中。收复老山战役始于1984年4月28日,至1993年4月1日结束,历时9年之久,是我国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关键战役。战役旨在收复被越南侵占的老山地区。在昆明军区等部队的猛烈攻击下,我军成功收复老山主峰及周边高地,并在随后的战斗中击退越军的多次反扑。战役过程中,涌现出众多英雄人物,他们英勇无畏,为捍卫国家主权献出了生命。老山战役的胜利,沉重打击了越南侵略者,展示了我国人民军队的强大战斗力,成为军史上的一次壮丽篇章。如今,老山地区已建立烈士陵园,纪念为国家安全献身的英雄们。</p><p class="ql-block"> 在每年一次的清明节到来,又适逢参加老山战役40周年之际,原陆军第47集团军的部分战友们,从全国各地方齐聚云南老山,纪念参加老山作战40周年,祭祀在老山战斗中英勇献身的战友。他们再次相聚在老山主峰上,身着统一的服装,整齐地站在纪念碑前,仿佛时光倒流,又回到了那段热血沸腾的岁月。纪念碑上的字迹庄重而坚定,“铸牢政治忠诚 打好攻坚之战”的标语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诉说着当年的壮志豪情。</p><p class="ql-block"> 战友们目光凝聚在纪念碑上,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思绪。四十年过去了,但那段记忆从未褪色。战友们彼此问候,笑容中带着岁月的痕迹,却依旧掩盖不住那份深藏于心的战友情谊。大家回忆起当年并肩作战的场景,讲述着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往事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心中又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p><p class="ql-block"> 这次战友联谊会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聚会,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通过纪念参加老山作战40周年,深切缅怀为国捐躯的英烈,战友们再次感受到那份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大家用行动告诉人们,无论岁月如何变迁,那份军人的使命感和荣誉感永远都不会改变。在这片曾经洒满热血的土地上,战友们再次庄严宣誓,表达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砥砺前行。</p> <p class="ql-block">  八里河东山位于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老山东侧,与老山一江之隔。在20世纪80年代的边境冲突中,八里河东山以战斗环境艰苦、复杂,被称为“八十年代的上甘岭”。八里河东山战役是中越边境冲突中的重要战役之一,中国军队在战斗中表现出了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和出色的战术素养。这一战役的胜利不仅维护了国家的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也为后续的边境稳定与和平谈判奠定了坚实基础。</p><p class="ql-block"> 田福耕战友回忆起当年战斗情景:47军炮兵旅四营,在老山主峰,八里河东山一线以直瞄和间瞄相结合,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英勇作战,在多次拨点作战中,击毁越军炮阵地,火力点,屯兵洞70多个,歼敌369人,狠狠打击了越寇的嚣张气焰,打出了军威,国威,更打出了一个''大功四营“的美名,班,排荣立集体一,二,三等功集体,营长张亚霖,教导员洪源芳,副营长王引观,均荣立二等功,连长刘万华荣立一等功,副连长夏立军荣立二等功等,并创造了全营“零”伤亡的战争奇迹。如今40年过去了,感谢我们的营长,教导员正确指挥,把我们这些当年的毛头小伙义无反顾的带到了老山战场,经历了血与火,生与死,艰苦与危险,残酷战争的洗礼后,又完整的把我们带回来,完完整整的交给我们的父母亲,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真是感谢有你!</p> <p class="ql-block">  在老山战役中,中国军队使用了多种类型的火炮,包括152毫米加榴炮、122毫米榴弹炮等。这些火炮在战场上展现了极高的精准度和战斗力,成为“神炮”的代表。例如,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老山神炮连”的炮兵第4师第5团某连;在收复老山和防御作战中,该连以快速的反应,准确的射击和猛烈的炮火.对越军32个目标实施35次打击.摧毁其工事7个、炮兵阵地4个,和兄弟连队共同歼灭越军一个八五加农炮营.为战斗的胜利作出了贡献,也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  当年老山神炮阵地的指挥者之一,四营(130加农炮营)营长,二等功荣立者吴良喜同志向战友们讲述收复老山战斗的情景。此时,仿佛又穿越时空,大家重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听到历史的回声,让人感受到那些曾经在这里发生的一幕幕,一件件振奋人心故事,心潮荡漾,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 吴良喜讲话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  战友们集体来到文山麻栗坡烈士陵园祭奠英烈。麻栗坡烈士陵园安葬着来自全国19个省市、19个民族的978名烈士。‌这些烈士中,‌有669人牺牲于1984年开始的老山战役,占烈士总数约70%‌。战友们向烈士墓敬献花圈,点上三柱香,敬上三杯酒,向烈士默哀和三鞠躬,原部队的营职干部谭金旭宣读祭文。用这种真诚纯朴的方式祭奠身边牺牲的好战友,好兄弟,表达着心中的思念,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传承红色革命精神。祭奠活动自始至终充满庄严肃穆而又格外动人的气氛。</p> <p class="ql-block">  当年参战的122加农炮营营长张亚霖(前排左2)和130加农炮营营长吴良喜(前排左3)在一起交谈,他们都曾经是二等功荣立者。</p><p class="ql-block"> 张亚霖回忆:1986年8月28日在支援步兵出击拔点作战中,我营八里河东山34号前进观察所遭越军炮火袭击,其中一发苏制160迫击炮弹直接击中观察所顶部,穿透3米厚工事被复层,导致观察所内5名正在观察测量敌炮兵发射阵地、弹药洞、指挥所的官兵当场牺牲。他们是指挥排长陈东、侦察兵冯忠江、长沙炮院见习排长谬勤、电话班长黄建明、无线兵陈洪伟。战后,陈东、冯忠江追记一等功,冯忠江被追授炮兵侦察英雄称号。谬勤、黄建明、陈洪伟被追授二等功。(陈东、冯忠江的英雄事迹另附有图文介绍)。</p> <p class="ql-block">  一等功臣、烈士、六连指挥排长陈东,陕西宝人,1962年9月出生,1979年12月入伍,1984年9月入伍,家庭出身工人,学生成分,沈陽炮院毕业,牺牲时年仅24岁。</p><p class="ql-block"> 1986年8月28日在八里河东山战斗中北烈牺牲,牺牲时,手里还握着电话机直向营指科所部报告敌情和战斗情况。</p> <p class="ql-block">  中央军委授予炮兵侦察英雄称号的冯忠江烈士。1986年6月15日,五连侦察班战士冯忠江在34号阵地前观执行侦察值班任务,11时21分,越军那营地区炮兵向我前沿阵地进行猛烈的炮击,冯忠江为准确侦察越军炮阵地位差,冒着敌人的猛烈炮火在有利地形上监视决定敌阵地坐标,此时敌一群炮落在他身旁两米处爆炸,他全身中弹片24块,当场牺牲在观察位置上,牺牲时年仅20岁。</p> <p class="ql-block">  由47集团军创办,深受前方指战员喜爱的《猛进报》,在头版刊登的由田福耕战友在猫耳洞里写的新闻稿——五营人均歼敌一名。</p> <p class="ql-block">  四营的指战员当年一起在阵地上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在这片绿意盎然的土地上,一块石碑静静矗立,上面刻着“中国”二字以及编号“254”。这不仅仅是一块普通的石碑,它象征着祖国的疆域与尊严,也承载着无数人的守护与付出。站在这片土地上,我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归属感与责任感。这里的一草一木都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故事,提醒着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展望和平美好的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