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14日早晨6时,我们辽宁鞍山国旅″7省双汽15日游"旅游团,一行人离开江西九江新君安大酒店,乘坐大巴车去江西庐山风景区游览,7.30时进入景区。这是我第二次游览庐山,上次游庐山是2O18年3月24日,这次在庐山游览了庐山美庐别墅和其它别墅区、中国共产党庐山会议旧址、毛泽东诗词苑、毛泽东庐山的旧址。上次在庐山游览了三叠泉、含鄱口等景点。下午15.30时乘大巴车离开庐山景区,下午18.30时入住江西南昌高安市尚客优酒店,结束了庐山景区一天的旅游行程。</p><p class="ql-block">摄影老王</p> <p class="ql-block">庐山,又称匡山、匡庐,千古名山。拥有秀美的山水,灿烂的文化。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耸峙于長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畔。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庐山,历史沧桑,文化内涵深厚,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被誉为″人文圣山"。</p><p class="ql-block">摄影梦之蓝</p> <p class="ql-block">庐山天池附近的一座石牌坊,上书"庐山"二个大字,这一天庐山以这座石牌坊为界,一面乾坤晴朗,一面大雾弥漫,天下着小雨,将石牌坊锁在云雾中,庐山,给人一种神秘感。</p> <p class="ql-block">庐山名称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于《尚书.禹贡》中:″岷山之阳,至于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敷浅原",是庐山的称谓。最早以″庐山″之名写进史书的是司马迁,《史记》中记载″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p><p class="ql-block">传说古时有位方辅先生,同老子一道,骑着白色毛驴,入山炼丹,后二人"得道成仙″,山上留下一座空庐,人们把这座″人去庐存"的山,称为庐山。还有传说,古时有个叫匡裕的人,在庐山寻道求仙,屡次回避天子之诏,藏于深山,后无踪影。传说他成仙了。人们把匡裕求仙的地方称为"神仙之庐″,又称"匡山"或"匡庐″。到了宋朝,为了避宋太祖赵匡胤的″匡"字之讳,而改称″庐山″。</p> <p class="ql-block">庐山地处我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气侯受到大范围气侯状况的制约,具有鲜明的季风气侯,表现出夏短冬長,春迟秋早的四季特色,故而有″清凉世界″的美誉。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起,庐山有英、俄、美、法等二十五国在庐山建造别墅,庐山成了中外著名的避署胜地。庐山别墅群,已成为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1948年8月蒋介石在"美庐"院內的一块巨石上题刻″美庐"二字,别墅由此而得名。</p><p class="ql-block">在这块石碑上留下的创伤,应该是文革时期留下的吧?</p> <p class="ql-block">庐山在三国以前的历史多属传闻,东晋、南朝以來,随着政治、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庐山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活动中心。构成了庐山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较早來到庐山的名士是"书圣"王羲之,从司马迁″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到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陆游、朱熹、康有为、郭沫若等文坛巨匠登临庐山,留下了4000余首诗词歌赋。</p><p class="ql-block">这个石房子是原蒋介石在庐山别墅美庐的侍卫室。</p> <p class="ql-block">这張照片镶嵌在石房子的西山墙上 ,是蒋介石同宋霭龄、宋庆龄、 宋美龄三姐妹在庐山美庐的合影照。宋氏三姐妹,是20世纪中国最显耀的姐妹组合。宋霭龄嫁于孔祥熙,富甲天下;宋庆龄嫁于孙中山,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美龄嫁于蒋介石,成为第一夫人。</p> <p class="ql-block">美庐别墅,是庐山别墅的优秀代表。位于海拔1174米的庐山西谷区南处。是国内极少见的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共同居住过的房屋,留下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足迹。1903年英国人巴莉购地建造了此别墅。1933年8月,蒋介石夫妇入住。蒋介石曾多次在此主持召开会议和召见外国使节。解放后别墅收归国有。1959年、1961年中共中央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同志曾在此下榻。后陈毅、贺龙、林彪、郭沫若、胡耀邦、宋庆龄、十世班禅等党和国家高级领导人亦曾在此休息和居住。江青1961年、1970年曾住于此。美庐别墅,与世纪风云紧密联系,见证了近代中国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p> <p class="ql-block">美庐别墅会客厅,蒋介石常在这间会客厅召见"党国要员",接见外国使节或记者。</p><p class="ql-block">1937年中共代表周恩來两次在这里与蒋介石谈判,共商抗日大计,为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此间卧室原是宋美龄女士在美庐的卧室。蒋介石向苏区发动"围剿″时,曾以此为作战指挥室,并布置了沙盘模型和作战地图。</p><p class="ql-block">这里陈列的家具,是蒋介石、宋美龄用过的原物。</p> <p class="ql-block">20世纪中叶,庐山成为国民政府的″夏都″,蒋介石夏天往往在庐山美庐别墅办公,美庐别墅则为″总统官邸"。1937年夏周恩來两度上庐山与蒋介石谈判,提出了著名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促成了国共合作抗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了有关抗日战争的重要谈话,是庐山作为政治名山地位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马歇尔八上庐山,抗战胜利后,内战发动其间,美国总统派遣特使五星上将马歇尔八上庐山调停国共两党争端,蒋介石都是在美庐会见他的。</p> <p class="ql-block">美庐别墅区的竹林,别墅区的环境非常幽雅恬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59年毛泽东上庐山,來到美庐别墅,脱口而出″委员長,久违了!″透过毛泽东的这句幽默风趣的肺腑之言可以看出,毛泽东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希望国共两党能实现第三次真诚合作创造机会,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能够早日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p><p class="ql-block">毛泽东1959年拍摄于庐山。</p> <p class="ql-block">宋代,庐山不仅是众多文人骚客游览吟咏的对象,同时逐渐成为文化教育的重要中心,并创立了濂溪书院和白鹿洞书院。南宋淳熙七年(1180年)大哲学家朱熹振兴了白鹿洞书院,他在此开创了中国讲学式教育的先河,朱熹订立的《白鹿洞书院学规》,成为中国封建教育的准则和规范,影响了中国历史文化的进程。</p> <p class="ql-block">明清时期,唐寅、王阳明、李时珍、徐霞客等人在庐山都留下文化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中国现代地质学家李四光以庐山第四纪地质地貌为研究对象,发表了《冰期之庐山》等一系列研究著作,第四纪庐山有冰川发育,引起国际学术界瞩目,从而开创了第四纪冰川学说。</p> <p class="ql-block">庐山,是一座"一山藏六教,走遍天下找不到″的宗教文化独特场所。道教天师張道陵,一度在庐山修练;道教禅师陆修静,在庐山编撰藏道经1200卷;四世纪,高僧慧远在庐山建东林寺,开创中国化佛教;禅师竺道生在庐山精舍,开创″顿悟说。</p><p class="ql-block">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基督教传入庐山;民国三年(1914年),天主教开始在庐山传播;民国十四年(1925年),穆斯林在庐山建起宗教活动圣所。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世界佛教联合大会在庐山召开。</p> <p class="ql-block">陈诚别墅,邻美庐别墅。十九世纪末,由一个美国人建造,后來这座别墅成了国民党高级将领陈诚的私人住所。陈诚别墅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还见证了重要的历史时刻,1937年周恩來与蒋介石在庐山谈判时,陈诚的别墅曾作为他们的临时居所。</p> <p class="ql-block">此别墅是日本人吉友次郎在庐山建造,整栋别墅精巧玲珑。1936年,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浙江保安司令,后任广西省绥靖公署主仼的黄绍竑曾在此居住。</p> <p class="ql-block">庐山七号花园别墅,郭沫若曾在此居住过。</p> <p class="ql-block">矛盾别野,沈艳冰曾在此居住过。</p> <p class="ql-block">和园别墅,張治中曾居住于此。</p> <p class="ql-block">庐山大厦,原名传习学舍,1946年更名为庐山大夏,名字沿用至今。此建筑由1936年的国民党中央党部建造,蒋介石亲题″传习学舍″。1936年起,国民党中央党部庐山办事处设在这里。1937年7年16日至8月1日,蒋介石主持召开庐山谈话会时,部分代表下榻于此。庐山大厦,为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推山庑殿,扶风石墙,是中西建筑艺术相融合的产物。庐山大厦不仅是一处景点,更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伟人毛泽东青睞庐山。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先后登临庐山,激扬文字,指点江山。</p> <p class="ql-block">庐山人民剧院,原名庐山大礼堂,位于庐山牯岭东谷长冲河畔、掷笔峰麓的火莲院。庐山人民剧院,为中西合壁式公共建筑,与传习学舍、原图书馆统称为民国时期三大建筑。1936年由国民党中央党部建造,是民国时期庐山的主要会议场所。1946年国民党三青团第二次会议在此召开,解放后改名庐山人民剧院,成为庐山人民开展文化教育活动的场所。1959年、1961年和1970年中共中央三次庐山会议在此召开。</p> <p class="ql-block">一走进庐山人民剧院,就是剧院的大厅,大厅前方是一块用红色装饰的背景墙,背景墙上方镶嵌着金色的"中国共产党庐山会议旧址″十一个大字,前方是毛泽东立式全身塑像。两侧和身前摆放着绿树和鲜花。</p> <p class="ql-block">穿过大厅就进入会址,主席台上一帘紫红色的帷幕垂下 ,整个会场壮严肃穆。</p> <p class="ql-block">在当代中国历史,中国共产党先后于1959年、1961年、1970年在庐山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中央工作会议、九届二中全会。三次庐山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都产生了重大影响。</p><p class="ql-block">此張会址图片,拍摄于2018年3月24日第一次游览庐山拍摄。</p> <p class="ql-block">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1993年由庐山建设处设计,庐山建筑工程公司建造了毛泽东诗词苑,毛泽东诗词苑近邻芦林一号毛泽东旧居。</p><p class="ql-block">在一块原石碑上横向雕有″毛泽东庐山诗词苑"八个红色字体。</p> <p class="ql-block">2009年,庐山管理局聘请中央美术学院隋建国教授创作的毛泽东与周恩來合影的青铜塑像,青铜塑像高2.8米,重达1.5吨,是目前全国最好的领略袖雕像之一。</p> <p class="ql-block">在毛泽东诗词苑中,修建的主诗碑,是重达15吨的星子花岗岩。在诗碑的正面刻录着毛泽东的手书《七律、登庐山》,</p><p class="ql-block">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p><p class="ql-block">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p> <p class="ql-block">在主诗碑的另一面刻录着江泽民的书录毛泽东的诗词《七律、登庐山》。</p> <p class="ql-block">庐山的毛泽东诗词苑,雕刻毛泽东的诗6首,朱德4首,林伯渠4首,谢觉哉3首,董必武2首,郭沫若2首,叶剑英、邵式平等其他领导人诗各一首,共计24首。</p><p class="ql-block">毛泽东诗词苑充分地展示毛泽东及老一辈领导人的丰功伟绩,体现了庐山人民对毛泽东及老一辈领导人的缅怀之情。</p> <p class="ql-block">芦林一号别墅,位于庐山牯岭东谷,芦林湖畔,九奇峰下,海拔约997米,别墅主体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庭院面积约一万平方米。植有多种珍贵乔木、灌木、花卉。</p><p class="ql-block">摄影华姐</p> <p class="ql-block">1961年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和1970年中共九届二中全会期间,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工作、生活。曾在这里召开过政治局会议和会见中央其他领导同志。</p> <p class="ql-block">庐山庐林一号别墅内的会客室,毛泽东曾在这里多次会晤刘少奇、周恩來、朱德、邓小平、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商讨党和国家大事。</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当年在芦林一号会客室阅读时记者拍摄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庐山,庐林一号别墅毛泽东的下榻处。</p> <p class="ql-block">庐山芦林湖,1961年夏末秋初,毛泽东在庐山住了一个月,他几乎每天中午11时至1时來芦林湖游泳。1970年8月12日中午,他刚上庐山,就在芦林湖游泳。</p> <p class="ql-block">庐山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古人称"匡庐瀑布″,被誉为"庐山第一奇观",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三叠泉的水从北崖悬口注入大盘石上,又飞泻到二级大盘石,再喷洒至三级盘石,故称"三叠泉。古人描绘曰:″上级如飘云,中级如碎石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极为壮观,摄人魂魄。诗仙李白五次登庐山,在五老峰东侧的屏风叠隐居读书,更有诗篇《望庐山瀑布》中描绘庐山三叠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p> <p class="ql-block">陶渊明一生以庐山为背景,开创田园诗,影响了其后整个中国诗坛。他以庐山康王谷为文化背景,创作的《桃花源记》,洋溢着"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光彩。</p><p class="ql-block">摄影友谊</p> <p class="ql-block">东晋画家顾恺之创作的《庐山图》,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第一幅独立存在的山水画,从此历代丹青大师以庐山为载体,以这一艺术形式对庐山赋予美感墙界的表述。</p><p class="ql-block">摄影友谊</p> <p class="ql-block">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巜大林寺桃花》一诗,造就了一处名胜一一花径。他在庐山筑有"庐山草堂",白居易所著撰的《庐山草堂》,是记述中国古代山水园林的名作。</p><p class="ql-block">白居易″庐山草堂",2O18年3月24日,第一次游览庐山拍摄。以下图片均同此。</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的七绝诗:″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p><p class="ql-block">摄影友谊</p> <p class="ql-block">含鄱口,位于庐山东南部鄱岭的一个山口,海拨1286米。此处三面环山,一面临湖,三座山峰连在一起,犹如一只張开的巨口,欲饮鄱阳湖之水,而得名于含鄱口。含鄱口也是中国九大观日出之佳地。</p> <p class="ql-block">20世纪初,胡先骕在庐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亚热带山地植物园,2009年庐山植物园荣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最早的亚热带山地植物园。</p><p class="ql-block">摄影友谊</p> <p class="ql-block">1982年,庐山被国务院颁布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6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3年,庐山被国家评为中华十大各山之一;2004年,入选世界地质公园;2007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22年,庐山云海入列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公布的中国首批15个″天气气侯景观观赏地"。</p> <p class="ql-block">仰眺朦朦胧胧的庐山,想起苏轼在《题西林壁》诗中的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庐山这座人文圣山,演译太多太多的历史和故事。"三叠泉直泻青史,五老峰耸立古诗,仙人洞深藏抱负,龙首崖腾飞情思,含鄱口难吐感触,芦林湖汇聚现实,花径走过历代名士,天池阅尽苍茫人世,白鹿体壮养于书院,东林绿荫尽染佛寺","可见蒋介石残留足迹,敬仰毛泽东居住旧址,匡庐奇秀甲天下,世纪巨著岀自此"。庐山历尽沧桑,真乃一座人文的圣山。</p><p class="ql-block">摄影小村</p> <p class="ql-block">手机摄影:无言</p><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无言</p><p class="ql-block">音乐:离骚开篇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