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上海原工部局宰牲场旧址,位于虹口区沙金路10号,是一座由英国设计师设计,1933年建成的大型宰牛场。如今建筑打造成历史、文化和餐饮一体的创意园区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旧址大楼正面,建筑立面呈深灰色,外表多处水泥拉毛痕迹。底部为多棱角伞形立柱连续廊道,入口为敝开式架空通道。建筑虽然经历了近百年的沧桑,仍然坚实有力。旧址对面是133会展中心,会展中心北侧,有一座和旧址同款颜色的建筑。它是旧址配套设施,用来解决屠宰后废肉弃物的处理车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进入大楼架空通道,抬头观望,内部纵横交织的廊桥和阶梯,令人眼花缭乱。仔细观察,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外方内圆。外围方形大楼环绕中心圆柱玻璃幕墙大楼,中间夹层是露天廊桥和走道相互连接构成的建筑体。建筑架空结构和外表粗犷豪放,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入口右侧是缓坡上行的牛道,牛道表面凸起条纹状,表面粗糙不平。牛道是经过防滑设计,方便牛往上行走。牛上去后从廊桥进入中心圆柱屠宰车间进行宰杀处理。建筑从下至上,建有露天廊桥和石台斜梯。以及宽、窄不等环形通道,绕着中心玻璃幕墙建筑。这些走道和斜梯设计是方便人、牲畜快速分离的通道。游客参观从底层餐饮、商铺走道上行,层层转圈到达建筑最高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登上大楼四层高处,中心圆柱大楼清晰可见。透过玻璃视窗,室内三十年代建造的伞形石柱错落有致陈列在大厅两侧。阳光穿过宽大的落地窗洒进大厅,映出条条彩色光束。旧迹斑驳的长方体,像一座孤独的碉堡竖立在建筑一角,曾经是提升上下物品的运输通道,现为上下楼层的电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宰牲旧址是英国建筑师不拘一格,艺术和实用性完美结合,体现的淋漓尽致。建筑独特的结构和外貌充满魅力,吸引不少中外游客在此拍照留念。</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