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同行 共享书香 | 课本里的小剧场:当文字穿上戏服,故事活成了光】

桥头第一小学教育集团

<p class="ql-block">  春风拂面,书香满园。在这草长莺飞、绿意盎然的美好时节,桥头第一小学五年级的师生们齐聚一堂,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角色扮演读书秀比赛。</p><p class="ql-block">‍ 在这场比赛中,五年级各班师生化身成书中人物,通过创意表演带大家走进经典名著,近距离感受课本中的人物。</p> <p class="ql-block">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古人的智慧熠熠生辉,他们留下的一则则寓言故事,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启迪着我们的心灵。一场充满“较真”的小市集在舞台上演——卖矛盾的商贩拍着胸脯大喊“吾盾之坚,物莫能陷”,转眼又举着长矛宣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直到被“小顾客”一句“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问得哑口无言。五年级六班孩子们演绎的《自相矛盾》课本剧,用天真的表演让两千年前的寓言焕发出新的生机,更在笑声中播下了“逻辑思维”的种子。</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为每一个在“矛盾”中认真较真的小演员点赞,愿你们永远保持对“道理”的好奇,对“逻辑”的敏感,在今后的表达与思考中,做一个“言行自洽”的人呀!</p> <p class="ql-block"> 风云变幻的三国乱世,战火纷飞,硝烟弥漫,各路英雄豪杰纷纷崛起,书写着传奇的篇章。今天,我们穿越了时空隧道,打破真实和虚幻,一起走进五年级一班的同学们带来的课本剧《空城计》。</p> <p class="ql-block">  “大开四门,每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当五年级一班的“诸葛亮”头戴纶巾,手持羽扇,在“空城”城头悠然抚琴,台下的小观众们立刻屏住了呼吸——这场充满童趣的《空城计》课本剧,用孩子们的方式解构经典,让“虚实相生”的智谋故事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心理战小课堂”。</p> <p class="ql-block">  古诗是一幅五彩的画卷,涂抹着希望,勾勒出未来的形状。它用丰富的想象,点亮了星星的夜晚。让孩子的心灵,装满了无尽的想象。古诗润童心,童声咏童年,五年级七班带来的是情景诗朗诵《诗润童心》。</p> <p class="ql-block">  五年级七班的古诗诵读情景剧用“诗、乐、画”编织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这场以诗为魂、以情为桥的演出,让课本里的平仄韵律变成了看得见的画面、摸得着的情绪,更让古老的诗词在孩子的演绎中焕发新的生命力。感谢这场穿越时空的诗会,让我们相信:只要有孩子的声音和心跳,古诗就永远不会老去。愿这些在诗剧中成长的孩子,未来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记得“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意气,“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真诚,让千年文化的根,在他们的生命里继续生长。</p> <p class="ql-block">  《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孔子一生致力于教育,足迹遍布全国,但他的晚年确因失去爱徒而悲恸,于诸生,他是夫子!于颜回、仲由而言,他既是夫子,更像父亲,由五年级二班带来的是情景剧《走进论语》带我们更加深入了解孔子。</p> <p class="ql-block">  这场穿越千年的“杏坛之约”,让我们看见:当经典遇上童心,文言不再冰冷,道理不再遥远。愿这些在《论语》故事里成长的孩子,未来都能成为“知礼、善学、心怀温暖”的人——这,或许就是孔子最想看到的“君子模样”。</p> <p class="ql-block">  您是否听见藤蔓攀上竹架的窸窣?蝴蝶振翅掠过番茄花的微风?此刻,让我们推开一扇斑驳的木栅栏,踏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东北小城,走进萧红的《呼兰河传》那座永不褪色的园子……, 当战火纷飞席卷故土,唯有祖父的后花园,成了她童年的诺亚方舟。 在这里,一草一木皆有灵性,泥土里长出的不只是倭瓜、黄瓜,更是自由生长的灵魂。 五年级三班带来的情景诵读《祖父的园子》让我们重返那片生机盎然的天地。</p> <p class="ql-block">  这场充满泥土香的演出,让我们看见:最好的情景剧,不是还原课文,而是让课文住进孩子的心里,让他们在未来的某一天,想起“祖父的园子”时,嘴角会不自觉地上扬——因为那里藏着,永不褪色的童年与爱。</p> <p class="ql-block">  当《红楼梦》中那些隽永的诗词跨越百年时光,当大观园里才情横溢的少年们即将在舞台上重现风华,一场充满诗意与古典韵味的文化盛宴拉开了帷幕,五年级四班带来的课本剧《海棠诗社》让观众跟随小演员的脚步走进了大观园,感受海棠诗社的风雅与诗意,沉浸于精彩演绎的舞台,更激发了师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已然在大家心中生根发芽。</p> <p class="ql-block"> 他们让“大观园”的亭台楼阁化作教室的桌椅,让“宝黛钗”的才情化作孩子的俏皮与认真,让《红楼梦》的厚重化作童年的一片诗心;最重要的是,这场演出让我们相信:当经典遇上童心,晦涩会变成好奇,距离会化作桥梁。或许这些孩子长大后重读《红楼梦》,会突然想起小学课堂上那朵纸做的白海棠——那是他们与名著初见时,最纯真的心动。这群“小诗人”的演绎,让红楼的诗意,在童年的土壤里,悄悄埋下了一颗温柔的种子。愿这颗种子,在未来的日子里,开出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学之花。</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黄鹤楼的每一块砖上,都刻着千年的诗韵;长江的每一朵浪花里,都藏着古人的乡愁,当课本里的“昔人已乘黄鹤去”遇上今天的小书包,当唐代诗人的墨香飘进21世纪的课堂----------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就要开始了,看,当“00后”遇见“诗仙诗圣”,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五年级五班带来的情景剧《诗说黄鹤楼》向我们娓娓道来。</p> <p class="ql-block"> 他们在扮演“诗人”时,学会了用语言描绘看见的风景,用情感连接不同的时代,用合作让每一片“鹤羽”都朝着同一个方向飞翔;他们懂得了“每一首古诗都是一扇窗,推开它,就能看见古人的星空,也能让自己的眼睛,成为未来的星光”。</p><p class="ql-block"> 这场在教室上演的“黄鹤楼诗会”,让我们看见:当孩子与古诗相遇,是一次跨越千年的击掌——你看,黄鹤楼下的童声,不正是历史最动人的回声吗?</p> <p class="ql-block">  在评委老师的独具慧眼的评判中五年级五班和五年级四班获得一等奖,并代表学校将要参加第二联盟校的决赛,五年级一、二、三、六、七班获得二等奖。在他们精彩的演绎中,张彦校长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支持。</p> <p class="ql-block">  课本剧是一座桥,连接着文字与生活、经典与童心。当孩子们在舞台上喊出第一句台词时,他们就已经踏上了比“表演”更重要的旅程:</p><p class="ql-block">• ‍他们学会了用自己的方式解读经典,让“古人”成为“可以对话的朋友”;</p><p class="ql-block">• 他们在合作中懂得了“每个人都是故事的一部分”,哪怕只是一片“背景云”,也能为舞台添彩;</p><p class="ql-block">• 他们在掌声与笑声中收获了勇气,原来“大胆表达”比“完美无缺”更珍贵。</p><p class="ql-block"> 这或许就是课本剧的意义:它不是一场演出的结束,而是无数个“走进文字、发现自己”的开始。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课本的故事里看见更大的世界,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永远闪闪发光。</p> <p class="ql-block">监制:景仁德/谢桂花/张彦</p><p class="ql-block">审核:白成轩</p><p class="ql-block">编辑:秦丽</p><p class="ql-block">图片:杨书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