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谷雨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说起谷雨,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大自然的妖娆多姿。布谷声声、百鸟欢唱;牡丹盛开、海棠依旧;东风徐来、杨柳多情。若能约上三五知己,赏花折枝,野炊小酌,而或原野放歌,赋诗填词,岂不快哉!然而八十年代的庄稼人却少有这样的闲情雅致,他(她)们不仅要完成正常的种瓜点豆,麦田管理等劳动任务,还要用大把的时间和主要精力把棉花种好。</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个地方种棉花的最佳时间是四月十日以后到谷雨前。</p><p class="ql-block"> 棉花地经过冬耕冬灌,到了春天消冻以后,走在地里,就像走在海绵上一样柔软舒适,十分惬意。</p><p class="ql-block"> 为了保墒,各家各户都会套上牲口,拉起木耙,把棉花地耙上四五遍。最后一遍把木耙后扇的耙齿卸下来,耙完以后,土地不仅平平整整,而且严丝合缝,风刮不进,太阳也晒不进。土壤在湿润的坏境里,温度一天天升高,等待着庄稼人种棉花 。</p> <p class="ql-block"> 浸种和拌种。浸种是为了消灭棉花种子上的病菌,保证棉花出土后面苗的粗壮和健康。同时让棉花种子充分的吸水后,有利于棉花种子的嫩芽冲破种子皮和种子皮上缠绕的坚韧短绒,减少缺苗断垄现象的发生。</p><p class="ql-block"> 先在院子里的锅台上用柴火把水烧开,用大脸盆把开水舀到小缸里。按三份开水,一份凉水的比例把水兑好。再把棉花种子放入小缸里,进行充分的搅拌和上下翻动。为了使棉花种子受热均匀,我也曾捋胳膊编袖,把手伸进五六十度的热水中翻翻搅搅……</p><p class="ql-block"> 拌种是为了防止地下害虫和棉花苗期虫害的发生,也为了方便播种。当时用得是具有强烈内吸作用的剧毒农药3911。按100斤棉花种子8两3911乳油进行搅拌均匀后,再拌入事先准备好的细沙,使棉花种子之间不再粘连,可以顺利地从楼腿均匀的播种到地里。</p><p class="ql-block"> 记得当时浸种拌种的时候,大街小巷,到处都充满了浓浓的农业味,哪怕是戴着口罩和皮手套,也是小心翼翼,恐怕某个环节的疏漏,会导致出现中毒事件的发生。</p> <p class="ql-block"> 到了种棉花的时候,棉花地里也是最热闹最有希望的时候。户爱户,地挨地,大沙河大堤坝北侧几百亩的棉花地里,人欢马叫,热气腾腾,一片繁忙景象。</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种棉花一般需要两家四个人协作共同完成。一人在前边牵着拉楼的骡或马,一人扶楼,两个人在楼两边交替着往楼斗里丢棉花种子。一行行棉花垄从楼的两条腿下流出,再用不带耙齿木耙把地拖平……</p><p class="ql-block"> 要不了几天,棉花苗就会破土而出。两片小小的绿色子叶,油光发亮。充满了绿色的力量和金色的希望。庄稼人看着眼里,喜在心上。大伙儿为了有衣穿,有被盖,有油吃,有钱花,甘愿为了棉花的丰收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整枝打杈,采摘,晾晒,售卖等过程中流汗出力。哪怕是经常有中毒中暑事件的发生,也在所不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