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队游京都大阪(I)

听鸿

<p class="ql-block">2025年40月20~28日,与苏楠、丽桦、红星一行5人由禄口机场飞往日本关西机场,开启京都大阪自由行。</p> <p class="ql-block">登机前在深航班机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飞入大阪上空,用黑卡拍了几张</p> <p class="ql-block">搭乘关西至京都的哈鲁卡特快到京都,窗外风景</p> <p class="ql-block">哈鲁卡特快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前往入住京都的艾尔森特酒店。</p> <p class="ql-block">酒店就在京都八条东出口处,傍晚第一顿晚餐,就到京都站找食。</p> <p class="ql-block">和风天妇罗乌冬,味道纯粹,炸虾大而鲜。</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按照行程计划,京都站打卡,福建稻荷大社。</p> <p class="ql-block">伏见稻荷大社里游客不少,小老外也穿着和服很可爱</p> <p class="ql-block">下午去了东福寺,东福寺是京都五大寺庙之一,东福寺作为京都五大禅寺之一,其园林风格融合了禅宗美学的深邃意境与自然景观的灵动之美。以下是关于其园林特色及历史文化的综合解读:</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一、方丈庭园的禅意与设计</p><p class="ql-block">东福寺的方丈庭园是日本禅宗庭园的典范,由昭和时期著名庭园设计师重森三玲于1939年设计。庭园分为东、南、西、北四庭,各具主题:</p><p class="ql-block">- **北庭**:以棋盘格苔藓与铺路石构成几何图案,象征宇宙的秩序感,苔藓的绿意与石块的灰白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枯山水”的极简禅意。</p><p class="ql-block">- **东庭**:以北斗七星为主题,用七根石柱排列成星图,呼应禅宗对自然规律的感悟。</p><p class="ql-block">- **南庭**:灵感来自中国蓬莱仙境,以砂石模拟海浪,搭配巨石象征仙山,展现虚实相生的意境。</p><p class="ql-block">- **西庭**:采用“井田市松”风格,地面被划分为棋盘格,部分区域种植细密苔藓,部分铺设白石,形似传统织物图案,兼具抽象与自然之美。</p><p class="ql-block">庭园整体以“八相成道”(佛陀一生八个阶段)为理念,融合镰仓时代的古朴风格与现代设计手法,2014年被列为日本国家指定名胜。</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二、通天桥与洗玉涧:红叶与溪谷的绝景</p><p class="ql-block">东福寺最著名的景观当属**通天桥**,这座悬空木制廊桥横跨洗玉涧溪谷,连接方丈与开山堂。桥下种植约2000棵枫树,包括从中国宋代引入的三角枫,秋季红叶如云似火,被誉为“京都最后的红叶名所”。从桥上俯瞰,溪谷被染成红黄交织的“枫海”,与青苔、古寺相映成趣,形成极具冲击力的视觉画卷。此外,卧云桥与偃月桥的视角各具特色,三桥共同构成寺院秋季的核心景观。</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三、禅宗建筑与历史遗存</p><p class="ql-block">东福寺的建筑群体现了日本禅寺的典型布局与历史传承:</p><p class="ql-block">- **三门(山门)**:建于1425年,高22米,是日本现存最古老、最大的禅寺山门,兼具佛堂功能。其飞檐与巨柱设计融合唐式与和式风格,内部绘有天女飞龙彩画,被列为国宝。</p><p class="ql-block">- **禅堂与东司**:室町时代的禅堂是现存最大、最古老的禅修场所,可容纳数百僧侣打坐;东司(厕所)则是日本唯一被列为重要文化财产的禅寺厕所,展现了禅宗对日常修行的重视。</p><p class="ql-block">- **本堂(佛殿兼法堂)**:1934年重建,供奉15米高的释迦牟尼佛像,天花板的云龙图由画家堂本印象绘制,气势恢宏。</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四、游览贴士与季节特色</p><p class="ql-block">- **最佳季节**:秋季(11月中旬至12月初)为红叶巅峰期,寺方会延长开放时间并举办夜间点灯活动。春季(3-5月)则可赏樱与新绿。</p><p class="ql-block">- **门票与开放**:通天桥与方丈庭园需购票(成人600日元+500日元),秋季可能推出联票;参拜时间随季节调整,通常9:00-16:00开放。</p><p class="ql-block">- **交通**:从JR/京阪电车“东福寺站”步行约10分钟可达,周边还可串联伏见稻荷大社游览。</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五、文化与手工艺体验</p><p class="ql-block">东福寺所在的京都东山区,亦是传统工艺集中地。游客可顺道体验:</p><p class="ql-block">- **西阵织**:高级绢织品工坊,观看匠人手工编织和服衣料。</p><p class="ql-block">- **清水烧**:在东福寺附近的陶艺工坊,了解江户时代传承的陶器制作技艺。</p><p class="ql-block">东福寺不仅是一处宗教圣地,更是禅宗美学与自然景观的完美融合,其庭园的枯寂之美与红叶的绚烂生机,共同诠释了“一沙一世界”的东方哲学。</p> <p class="ql-block">清水寺是日本京都最古老的寺院,被列为日本国宝建筑之一。延历二十四年为恒武天皇(781—806年在位)的御愿寺。平安弘仁元年(810)成为镇护国家的道场。此寺兼学真言、法相,属南都兴福寺派下。由于南都、北岭派别之争,故经常遭受兵火。1633年德川家光依原来建筑手法重建,与金阁寺,二条城并列为京都三大名胜,也是著名的赏枫及赏樱景点。该寺主要建筑有仁王门、本堂、藏经堂、开山堂、阿弥陀堂、释迦堂、地藏堂、三重塔、西门等,其中本堂于1952年被指定为日本国宝。</p><p class="ql-block">清水寺是日本北法相宗的大本山,也是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所在地。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三十三间堂位于京都城东山区。公元1164年,后白河法皇令平清盛建造三十三间堂;堂内以11面干手观音的坐像为中心,置有1001座干手观音的坐像;两旁有28座风、雷等神的立像;每年1月15日在此举行射箭仪式。</p> <p class="ql-block">来到三十三间堂,建筑的外观简洁朴素,但内部的景象却十分震撼。入内参观需要脱鞋,而且不能拍照。堂内正中是一座巨大的木造千手观音坐像,两侧各立有500尊稍小的金色千手观音像,一行行紧密地排列在一起,每尊大小都和人差不多。如此威严的场面令人不禁要屏住呼吸。仔细看过去,会发现这些观音像形态各异,从服装、法器到表情、姿态都有不同。在主观音后面及走廊的两端还有木造的28座风、雷神等栩栩如生的天神立像。三十三间堂还经常举办庆典活动,很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春日大社简介:</p><p class="ql-block">春日大社于768年为了守护平城京及祈祷国家繁荣而建造。是藤原氏一门的氏神,由武翁槌命乘鹿而来的传说,把鹿作为神的使者。</p><p class="ql-block">春日山的春日大社是日本全国各处的春日大社的总部,与伊势神宫、石清水八幡宫一起被称为日本的三大神社。春日山作为春日大社的神山,千年以来都被禁止砍伐,因而遍布着以槲树、米储类树木等为主体的常绿广叶林的原始森林。由于春日大社从公元9世纪起禁止采伐树木,原始林得以保护,并作为与春日大社不可分离的景观和春日大社一起被列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奈良东大寺是信奉佛教的圣武天皇在神龟五年(728年)建立造的。12世纪末东大寺毁于战火。1182年开始的重建过程中,曾“入唐三度”的重源被任为工程总负责人。他采用宋代寺院建筑风格的“大佛样”,聘用宋人陈和卿为指挥,铸佛造像。后又聘请明州工匠伊行末等人刻造石像、石狮等。</p><p class="ql-block">东大寺深受中国唐代建筑风格影响,规模形制宏伟。东大寺的主要建筑有大佛殿、法华堂、二月堂、钟楼和正仓院等,大佛殿更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建筑。东大寺主要文物有毗卢遮那佛像、不空羂[juàn]索观音像、月光菩萨像等。</p> <p class="ql-block">4月25日转场大阪接下来的第二段行程。图为花见小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