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1年春,洪华生老师传记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洪华生老师是著名海洋科学家、教育家。她出生于菲律宾马尼拉一个华侨家庭,在鼓浪屿生活长大。大学毕业时逢文革,她被分配到冰天雪地的北大荒务农,后来又去武汉钢铁厂当工人,直到1978年她考取厦门大学海洋系硕士研究生,才得以重返校园。随后她又幸运获得赴美留学机会,1984年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获美国罗德岛大学海洋学博士学位。她归国重返母校,在厦门大学创建了海洋生物化学等新兴学科,担任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科学院院长及博导,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科研人才,为中国海洋科学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如今她依然热心公益,充满活力,继续担任厦门大学教授、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厦门大学海洋与海岸带发展研究院和厦门大学海洋监测与信息服务中心(MMIS)的首席科学家。</p> <p class="ql-block">有幸获得洪老师亲笔签名赠书</p> <p class="ql-block">2018年秋我和洪老师在厦门</p> <p> </p><p> 最初对洪华生老师的认知,是通过她丈夫翁成受先生获得的。</p><p> 那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从北京南下深圳,参与创办《特区与世界》杂志。为了给创刊号组稿写稿,我作为杂志主编跑了不少地方,最后一站就是厦门特区,因此有机会采访到当时在厦门大学担任台湾研究所所长的翁成受先生。这次采访收获很大,我不仅拜读了翁老师撰写的具有前瞻性和宏观深度的佳作《关于建立南中国经济圈的构想》,为杂志创刊号找到了“众里寻它千百度”的头条重磅文章,而且还通过翁老师认识了他的夫人、一位留美归来的优秀科学家洪华生老师。</p><p> 记得在采访翁老师的时候,他多次提到他的爱人洪老师,称赞洪老师非常具有科学天赋,而且个性独立坚韧,做人做事都很认真。当十年文革结束后,洪老师有机会考取公派赴美留学时,已年届36岁并且是俩孩子的母亲了。知妻莫若夫,为了支持妻子追她的科学梦,他全力以赴承担所有的家务,心甘情愿做洪老师的坚强后盾,其欣赏挚爱之情溢于言表。</p><p> 他诙谐地说,在家里太太是太阳,他是月亮。当太太远赴美国留学的那几年,家里只有月光,没有朝阳。</p><p> 他还提到洪老师为了他的健康,经常提醒他少抽烟,可他总是“阳奉阴违”,没让洪老师少操心。说完猛吸一口烟,开怀大笑。我忘了当初写翁老师的专访,有没有写到这段谈话。如果没有,此为弥补。</p><p> </p><p> 真正对洪老师有更深入的了解,是后来的世界妇女大会和厦门国际城市绿博会。前者是在1995年的秋天,后者则是在2001年的秋天。那年世界妇女大会首次来中国北京举办,洪老师作为巾帼科技精英受邀来京参会。记忆中那时的洪老师,笑起来始终带着几分天真的韵味,快人快语非常坦诚,一头短发格外清爽利落,人显得比实际年龄更年轻精神。让人联想起她像水手一样出海做科学考察的飒爽英姿。我建议她最好穿一套中国风格的旗袍去出席国际会议,洪老师欣然采纳。于是我陪着她到北京燕莎友谊商城选了一件漂亮的丝绸旗袍,洪老师穿上这件旗袍,显得十分得体,恰如其分地衬托出她知性优雅的鼓浪屿小姐气质。</p><p> 转眼时光的年轮进入到新世纪,环境问题带来的种种困扰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恰好在倡导环境保护及绿色文明方面,我跟洪华生老师有深度共鸣。2000年的中秋节,洪老师和翁老师热情邀请我去厦门过节、考察,希望我能针对厦门的优势和特色,策划一个有广泛参与性的环保活动项目。现在回想起来,那是我体验到的最有闽南风情的中秋节,吃了洪老师亲手做的春卷,还有翁老师烹制的海鲜,第一次品尝了金门的烈酒,还登上屋顶的平台一边赏满月当空、月华如水,一边吃月饼、玩博饼游戏。那天晚上洪老师兴致很高,讲了不少她小时候在鼓浪屿岛上生活的趣事,大家都感觉特别开心。后来,正是在二位老师的鼓励支持下,我策划了2001年深秋在厦门举办“中国厦门国际城市绿色环保博览会”,简称绿博会。</p><p>当时洪老师以海洋环境科学家和福建省人大副主任的双重身份积极参与指导了绿博会的筹备工作。尤其是对绿博会的系列论坛和公众环保教育的实践活动倾注了不少心力,表现出了一位优秀科学家和决策管理者所拥有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人文情怀。</p><p> 洪老师之于我,既是忘年之交,也是良师益友。无论过了多久,每次相见,她总是亲切地叫我“阿真姑娘”,即便我早已人到中年,再见时,她依然这么温润地叫我。她与生俱来的探索求知精神、可亲可敬的率真品格,极富感染力和个人魅力。在我眼里,她是具有海洋精神的人——自强不息,心胸开阔,包容谦和。她的命运已同大海融为一体,凭着不懈的努力和追求,成为了出色的海洋科学家和知行合一的教育家。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她还拥有一颗赤子般的爱心,爱大海、爱家国、爱事业,对亲人朋友、同事学生都满怀着真挚的情义。</p> <p class="ql-block">1995年我和洪老师在北京亚运村国际会议中心</p> <p class="ql-block">2000年我与洪老师在厦门大学</p> <p class="ql-block">在洪老师及相关机构的支持指导下,我创意策划的中国首届国际城市绿博会于<span style="font-size:18px;">2001年11月在厦门</span>成功举办。</p> <p>洪老师(左一)在厦门绿博会开幕典礼上</p> <p class="ql-block">洪老师和参加绿博会的嘉宾在“绿色城市论坛”上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我在厦门绿博会新闻发布会上</p> <p class="ql-block">在绿博会新闻发布会上与“绿色文明大使”廖晓义、童安格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