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西班牙的塞维利亚</font></b><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4月3日第五天,从葡萄牙又回到西班牙,来到西班牙南部安达卢西亚区首府塞维利亚市。</span></div></h3> <b><font color="#ff8a00">黄金塔</font></b><br>始建于13世纪初,属于阿拉伯风格的堡垒型建筑,是一座军事瞭望塔和堡垒,这里曾经是储藏黄金的,《大航海时期从美洲带回的贵金》后期也作为灯塔使用过,旁边是瓜达尔基维尔河,塞维利亚城墙以前是跟黄金塔是连在一起的~<br>黄金塔的名字是因为建筑的四周曾经涂有一层金粉,闪闪发光,好像黄金,但是傍晚夕阳的照耀和灯光的照射下,黄金塔还是呈现出金黄色。<br> 在黄金塔旁边的河边,有一只以麦哲伦环球探险船为原型的 1:1 仿真船,是为了纪念大航海时代的辉煌历史。 参观完黄金塔,步行到塞维利亚的市中心,塞维利亚大教堂和塞维利亚王宫是西班牙塞维利亚市的两座标志性建筑,它们在历史、建筑风格、文化价值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塞维利亚大教堂<div>塞维利亚从公元711年到1248年间曾先后为哥特人及摩尔人所建王国的都城。<br>塞维利亚大教堂是是仅次于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和意大利米兰大教堂,位居世界第三位的大教堂。<br></div><div>给的自由活动时间不够,没有入内参观。</div> 塞维利亚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教堂之一,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的世界遗产。它位于塞维利亚市的中心地带,原址是一座 12 世纪由摩尔人穆瓦希德王朝建造的大清真寺,1403 年开始在原址上建造教堂,工程持续了一百多年,直到 1506 年才竣工。 塞维利亚王宫:是欧洲最古老的皇家宫殿之一,1987 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 1181 年,持续营建时间长达 500 多年,曾先后作为伊斯兰教和天主教王宫,呈现出混合不同风格的面貌。王宫曾是西班牙王室的居住地和外事接待场所,在西班牙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政治角色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塞维利亚西班牙广场大门</h3> 塞维利亚西班牙广场是西班牙大大小小五千多个广场当中最漂亮的一个,为了1929年举办美洲博览会而建造的。 被誉为西班牙最美、最大且最开阔、造型最独特的广场。<div>这座广场呈半圆形,以270度环形建造,正中是主塔楼,外围是连续的红砖建筑,建筑与广场中间隔着一条护城河。</div> 最具特色的半圆形的拱门扶手下方有58幅描述西班牙城市风情的镶嵌彩瓷壁画,有着古典和新颖兼具的浪漫。 在塞维利亚这天的晚上,我们在剧场观看了弗拉明戈歌舞。弗拉明戈舞作为当今世界富感染力的流行舞种,是吉普赛文化和西班牙的安达卢西亚民间文化的结合。 弗拉明戈舞是一种情感强烈的艺术形式,舞者通过舞蹈动作、歌声和表情,将内心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各种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观众能够深刻感受到舞者所传达的情感内涵。 4月4日第六天,从塞维利亚来到龙达(Ronda town)小镇。<div>这座诞生于公元前9世纪的小镇,坐落于西班牙南部,诞生于罗马帝国时代,一座横跨埃尔塔霍峡谷的悬桥,将城市所在峡谷两端连通,号称“建在云端的天空之城”、“悬崖边的白色小镇”。海明威曾经说过龙达小镇是最适合私奔和密月的小镇,当年海明威坐在悬崖边写下了《太阳照常升起》《丧钟》名作。</div> 龙达斗牛场,是西班牙最古老的斗牛场之一,也被认为是现代式斗牛的发源地。<br>它建成于 1785 年,共耗时 6 年。斗牛场是一座圆形建筑物,可容纳 5000 名观众,场地直径 66 米,周围排列着 136 根托斯卡纳式石柱,场面庄重宏大。<br> 这里对于斗牛士来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地方,是他们朝圣的场所。现今的斗牛方式就是在此诞生的。西班牙斗牛史上许多名气显赫的斗牛士都曾在此与蛮牛进行生死搏斗。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斗牛场的纪念品店</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斗牛场外的斗牛士雕像</h3> 龙达小镇的房子多是白色的,也称之为白色小镇。 这是龙达新桥,连接着悬崖两边的城市。 这是一张网上发的龙达小镇的俯视照片,可以清楚地了解龙达新桥的位置,它连接着悬崖两边的小城,还有斗牛场的位置。 我们花了5欧元进入到这里,必须戴安全帽,可以从底下看龙达桥 离开龙达小镇,驱车来到米哈斯白色小镇。 米哈斯是西班牙非常知名的网红城市,位于西班牙南部的安达卢西亚省太阳海岸山区。米哈斯分为山上和山下两部分,山下是米哈斯海岸,山上就是米哈斯小镇,它是一个典型的纯白小镇,被称作“欧洲的阳台”。 很喜欢米哈斯这个白色小镇,希望以后有机会在这里住几天。 从米哈斯小镇来到格莱纳达,这一晚是住五星级饭店,到达酒店的时间是晚上8点多,还赶上了日落,我们来到酒店5层的平台,虽然没有落日,但晚霞映照下的格莱纳达老城也好看。看看明天早上有没有日出。 4月5日第七天,今天的行程是参观阿尔罕布拉宫,下午去瓦伦西亚,车程要4-5小时。 这是4月5日早是7:55分跑到酒店楼顶想看日出,还是没有。 阿尔罕布拉宫上午9点开放,我们团提前到达,还没有开门 阿尔罕布拉宫地处格拉纳达城东南山地外围一个丘陵起伏的台地上。是西班牙最具代表性的历史遗迹之一。<br><div>我们一进入阿尔罕布拉宫,就可以看到格拉纳达城。</div> 我们先从阿尔罕布拉宫的园区看起 进入赫内拉利菲宫,是格拉纳达苏丹的夏宫。<div>赫内拉利菲宫和花园,修建于格拉纳达苏丹穆罕默德三世的统治时期(1302至1309年)。<div><br></div></div> 水渠庭院:庭院中有长长的水池,两侧布置着花坛、喷泉、柱廊以及凉亭框架,水池的设计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能在炎热的夏季起到降温增湿的作用,营造出凉爽宜人的氛围。赫内拉利费宫是保存下来最古老的摩尔花园之一 我们离开花园便来到卡洛斯五世宫殿<div>卡洛斯五世宫殿与阿尔罕布拉宫内的其他建筑风格迥异,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建筑,外观呈正方形,里面却是两层环形柱廊,底层是多利安柱式、上层是爱奥尼亚式分别以 32 根柱子支撑。</div> 卡洛斯五世宫从外面看是一座四方形建筑,内部却围合出一个圆形的、带柱廊的庭院。 宫内的墙壁、拱门、窗户和地板均以伊斯兰几何图案和花卉图案为主题,这些复杂的装饰不仅是视觉的震撼,还透露出摩尔建筑师对数学、几何学和艺术的深厚理解。墙面的石膏雕刻、穹顶的装饰等复杂和精美程度堪称旷世杰作。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桃金娘中庭,建筑倒影入水,如同流动一般</font></b></div>宫殿中的“桃金娘中庭(Patio de los Arrayanes)”是一处引人注目的大庭院,也是阿尔罕布拉宫最为重要的群体空间,中央有大理石铺砌的大水池,四周植以桃金娘花,南北两厢,由无数圆柱构成的走廊柱子上,全是精美无比的图案,手工极为精细。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精美绝伦的狮子中庭</font></b></div>狮庭是一个经典的阿拉伯式庭院,由两条水渠将其四分。水从石狮的口中泻出,经由这两条水渠流向围合中庭的四个走廊。走廊由124根棕榈树般的柱子架设,拱门及走廊顶棚上的拼花图案尺度适宜,且相当精美:其拱门由石头雕刻而成,做工精细、考究、错综复杂,同样,走廊顶棚也表现出当时极其精湛的木工手艺。 自然光透过彩色玻璃反射在墙壁上 阿尔卡萨瓦城堡:是摩尔人统治时期的一座重要军事要塞,现在仅保留着几段城墙和几座塔楼,登上城堡天台,可眺望阿尔拜辛的房屋和格拉纳达城市景色。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是阿尔罕布拉宫的一个城门</h3> 我们在阿尔罕布拉宫参观了3个多小时,精美绝伦的阿尔罕布拉宫不愧有“宫殿之城”和“世界奇迹”之称。 晚上我们到达了瓦伦西亚市,在我们吃饭地方的不远处是瓦伦西亚市的科技城,导游小于建议我们饭后可以去科技城走走,完全是现代化的建筑风格,与我们这几天看到的中世纪古城不同。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哇,真的好现代哦,前面是剧院,后面是科技馆</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像龙骨架子的是艺术馆,后面的是会展中心</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些建筑造型设计的非常新颖,都为海洋上的动物形状</h3> 傍晚时分想锻炼、散步、休闲,这里真是个理想的场所。 4月6日第八天,行程是瓦伦西亚老城和去巴塞罗那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瓦伦西亚老城的城门</h3> 周日的早上9点左右,街上没有什么人,很安静。 瓦伦西亚的皇后广场,位于西班牙瓦伦西亚市中心, 是瓦伦西亚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广场的地面铺满了雪里红大理石,中央是友谊喷泉,左侧是胜利教堂。喷泉还没有开始喷水。 还没有人来吃早餐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瓦伦西亚主教堂</h3><div>它是一座哥特式建筑,建于1262年至1426年,内部藏有一只传说中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中使用的玛瑙杯。 </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遇见穿着民族服装的姑娘</h3> 因是周日,教堂里会举行弥撒,所以今天开放不收费。 红衣主教进入教堂 圣杯礼拜堂收藏着据说是耶稣在最后晚餐中使用的圣杯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个由深红色玛瑙制成的酒杯高 9 厘米,直径 9.5 厘米,杯身镶嵌金丝和珍珠,底座和手柄为后期添加,有黄金和宝石装饰</h3> 在这个塔下有一个百年豆浆店,买了小杯豆浆4.5欧,比较甜,没有热豆浆,都是冰豆浆。 回到皇后广场,喷泉已经在喷水了。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巴塞罗那的米拉之家</h3><div>米拉之家是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现代主义建筑师安东尼·高迪(Antoni Gaudí)的代表作之一,建于1906年至1912年间,是当时的富豪佩雷·米拉先生非常欣赏高迪为巴特略先生所设计的巴特略之家,因而委托他设计的婚房。1984年,米拉之家因其突出的艺术和历史价值,与高迪的其他两件作品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世界文化遗产。</div> 米拉之家占地1323平方米,共有6层住宅,1层阁楼,1个地下停车场,是1910年代最早有电梯、有地下车库、通电的公寓楼,设计非常有前瞻性。以前一楼是出租的商铺,二楼是主楼,由米拉夫妇居住;三至六楼是出租的公寓,这在当时的上流阶层十分流行,此举可保障他们日后可以靠收租度日,生活不致匮乏。如今,米拉之家的一楼是银行的基金会举办免费展览的场地,而米拉之家的最高三层楼:六楼、顶楼的阁楼和屋顶阳台面向公众开放参观。 米拉之家的卧室 6层阁楼上展出的米拉之家的模型。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米拉之家的屋顶奇形怪状的烟囱和通风管让人无限遐想。</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巴特罗之家</font></b></div>巴特罗之家的设计理念就像是把一个神话故事“搬”到了现实中。据说高迪灵感来自圣乔治屠龙救公主的传说。你看那鳞片状拱起的屋顶,就像巨龙的脊背,十字架形的烟囱代表着英雄圣乔治,外立面彩色瓷片镶贴的样子,仿佛是长满龙鳞的龙身,而镶嵌彩饰的玻璃和阳台则像是故事里的面具。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阿马特耶之家</font></b></div><div>阿马特耶之家兴建于1898年至1900年,是一座现代哥特主义建筑,由何塞·普伊赫·卡达法尔克设计,是巧克力商安东尼·阿马特耶的住所。<br>多种风格融合:结合了哥特式窗框和罗马式装饰,带有锯齿状屋顶檐口的方形山墙代表巧克力棒的一角,也受到典型的17世纪荷兰房屋的启发<br><div><br></div></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巴特略之家与阿马特耶之家并排在一起</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莫雷拉之家,也叫<b><font color="#167efb">狮子与桑树之家</font></b></div>狮子与桑树之家由著名现代主义建筑师路易斯·多梅内克·蒙塔内尔设计,他的建筑融合了建设性理性主义与现代主义的装饰和曲线元素。该建筑于1906年获得巴塞罗那年度艺术建筑奖,是现代主义建筑的杰出代表。<br>建筑外部有现代主义雕塑,拥有优美精巧的阳台,宛如披着精致的蕾丝。二楼的阳台呈细长形,三楼的阳台为圆形,四楼有一组廊窗,整体效果让人联想起修道院的回廊。建筑的两个立面相互镜像,由一座塔楼隔开,立面上可以看到用不同材料嵌入的代表狮子和桑树的图案,屋顶还有一个曾被修复过的小塔楼。 <div style="text-align: left;">这是巴塞罗那一片非常不同的街区,从35号到43号并排着三座风格迥异的建筑。43号是高迪设计的童话世界巴特罗之家((Casa Batlló)),旁边的41号是卡达法尔克设计的中世纪荷兰风格阿马特耶之家(Casa Amatller),以及街角的35号是梅内克设计的圆形叶奥.莫雷拉之家(Casa Lleó Morera)也称作“狮子与桑叶之家”。</div><div><br></div> 4月7日第九天,巴塞罗那圣家堂和奎尔公园 <b><font color="#ff8a00">圣家族大教堂</font></b>是伟大建筑师安东尼奥·高迪耗尽全部心血的工程,也是巴塞罗那的象征。<br>它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市区中心,始建于1882年,目前仍在修建中,它是一座哥特式建筑,亦是巴塞罗那天主教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尽管是一座未完工的建筑物,但丝毫无损于它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景点之一。它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座还未完工就被列为世界遗产的建筑物。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诞生立面</div><div>教堂有三个主要立面,东面的 “诞生立面” 刻画着庆祝耶稣诞生的场景;西面的 “受难立面” 描绘了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情形;主入口处的 “荣耀立面” 展现人类对神性荣耀的赞美。</div> 诞生立面:位于东侧,以基督诞生为主题,墙壁上的雕塑展现了由玛利亚怀孕到基督成长的故事,人物形象自然生动,雕刻细腻繁复,色彩也较为绚丽,给人以欢快、祥和的感觉。 教堂内部以树状柱子支撑屋顶,营造出如自然界森林般的神圣祈祷氛围,同时加入了大量富含宗教和文化内涵的精细雕塑和装饰,如在立面上雕刻圣经故事场景等 由著名玻璃艺术家设计,色彩丰富,图案精美,通过阳光的照射,在教堂内部形成了五彩斑斓的光影效果,不仅美化了建筑空间,还传达了宗教故事和象征意义,让人们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宗教的神圣与庄严 设计了多样的彩色玻璃窗和天窗,阳光透过彩色玻璃投射进来,创造出变化多端的内部光环境,使教堂内部充满神圣而神秘的氛围 受难立面:位于西侧,以基督的死亡为题,高迪为了表现基督受难的痛苦,设计了有棱有角的现代线条,雕塑刻画了由最后的晚餐到被钉十字架,再到基督升天的故事,整体风格简洁有力,色调深邃,营造出庄严、神圣的氛围。 高迪墓位于圣家堂地下的墓室中,有高迪的生平介绍和他设计的作品的照片。 <b><font color="#ff8a00">奎尔公园</font></b>,作为这座城市最璀璨的标志,始建于1900年,原本是以富商奎尔命名的高档小区。他当时买下这块位于人们俗称“刀削山”地区的土地,并委托好友高迪设计,希望打造一个供富人居住的庄园式社区。因为地形的局限性,整块土地只有六分之一的地方适宜建造房屋。尽管这里环境宜人,面朝大海,美不胜收,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房屋销售成果不佳,十多年来,60栋别墅只卖出2栋,其中一栋还是由高迪买下,后来高迪在这里工作和生活了整整20年。1922年,巴塞罗那市政府将其收购,开辟为社区公园对外开放。因高迪自然主义理念在这里逐步成熟并得到了充分展现,奎尔公园闻名于世,许多人慕名前来。198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奎尔公园列为人类文化遗产。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迪的别墅,他在这生活了20年</h3> 上面广场一圈都是这种瓷椅,下面是柱子厅。 结束了奎尔公园的浏览,到了午餐时间,是吃西班牙海鲜饭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分到个人就这些,味道还不错</h3> 下午最后一个项目是去巴塞罗那的奥特莱斯购物,团里的一些团友购物欲望还挺高的,给2-3小时购物还觉得时间紧,我是没有购物欲望,逛了一圈后来到星巴克,喝咖啡休息。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喜欢这个史努比的咖啡杯</h3> 4月8日中午12点的航班飞北京,吃过早餐后就去机场 了,一切顺利,4月9日北京时间早上5点多到达首都机场。美好的西葡之行结束。 <font color="#167efb">马德里王宫的精美,塞戈维亚古罗马大渡槽的雄伟,托莱多高处看到的古城风景和托莱多大教堂的震撼,色彩斑斓的里斯本老城区,罗卡角的海风好像迎面吹来,眼睛里还有那一片大西洋的蔚蓝,美丽的塞维利亚西班牙广场,悬崖上的龙达小镇,米哈斯白色的地中海阳光,还有叹为观止的格拉纳达阿尔罕布拉宫,更难忘记的是巴塞罗那的浪漫和圣家堂带来的惊喜,被高迪建筑完全惊艳到了,西葡之旅可以说不虚此行。</font><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