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甘南

weiqiang

<p class="ql-block">甘南藏族自治州,简称“甘南州”,甘肃省辖自治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与黄土高原西部过渡地段,是藏、汉文化的交汇带,是黄河、长江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东与定西市、陇南市毗邻,南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相连,西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相连,北靠临夏回族自治州,总面积4.5万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截至2024年末,甘南藏族自治州下辖1个县级市、7个县,常住人口为66.54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为46.25%。州人民政府驻地合作市人民街96号。</p><p class="ql-block">1953年,甘南藏族自治区成立。1955年,撤销甘南藏族自治区,改设为甘南藏族自治州。被费孝通先生称之为“青藏高原的窗口”和“藏族现代化的跳板”,并被国家确定为生态主体功能区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境内草原广阔,海拔2960米,平均气温1.7℃,无霜期短,日照时间时长,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最高海拔4,920米,最低海拔1,172米。</p> <p class="ql-block">甘南藏族自治州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评为“西部最具魅力的旅游景区”,被美国最具权威的旅游杂志《视野》、《探险》评为“让生命感受自由”的世界50个户外天堂”之一,被《中国国家地理》、《时尚旅游》评为“人一生要去的50个地方”之一,被联合国人居环境发展促进会、世界华人联合会评为“中国最具民族特色旅游目的地”,被评为“中国最美旅游胜地”,被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中国摄影创作基地”荣誉称号。</p> <p class="ql-block">1949年9月11日,临潭、卓尼2县解放;20日,夏河县解放。12月10日,舟曲县解放。临潭、卓尼2县隶属岷县专署,夏河隶属临夏专区,舟曲隶属武都专区。</p><p class="ql-block">1950年5月,岷县专署撤销后将临潭县划归临夏专区,夏河、卓尼为省直辖县。</p><p class="ql-block">1952年2月,甘南藏族自治区临时工作委员会成立,隶属中共甘肃省委;7月1日,中共甘南藏区工作委员会成立,辖中共夏河工委、中共卓尼县委、中共临潭县委;是年,中共祧源工作委员会和欧拉工作委员会成立。1953年,在祧源、欧拉2工委的基础上,分别成立中共碌曲工委和玛曲工委。</p><p class="ql-block">1953年10月,甘南藏族自治区成立。</p><p class="ql-block">1955年12月,撤销甘南藏族自治区,改设为甘南藏族自治州。</p><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24日,甘南藏族自治州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从2025年起,将自治州成立纪念日假日确定为国庆节法定假日结束的次日,放假一天。</p> <p class="ql-block">1953年11月,将原省直辖的夏河县、卓尼自治区、临夏专区所辖的临潭县、西固县所辖的城关区、武都自治区、峰迭联合区、阳山自治乡、武都坪牙藏族自治乡,岷县洛大直属乡、官鹅乡、大河坝乡、西尼沟、会川新堡等4个藏族区乡,宕昌4个乡一并划入甘南藏族自治区辖区。全区辖卓尼自治区、夏河县和临潭县。</p> <p class="ql-block">1955年8月,撤销卓尼自治区,改设为卓尼县。12月,成立玛曲县、碌曲县、舟曲县,州辖6县。</p><p class="ql-block">1959年,碌曲、玛曲县合并为祧江县,撤销卓尼县,并入临潭县,舟曲与卓尼2县属的下迭区组建为龙迭县,夏河县改为德乌鲁市。</p><p class="ql-block">1962年1月,恢复原有建置,增设迭部县。自治州辖夏河、碌曲、玛曲、临潭、卓尼、舟曲和迭部7个县。</p><p class="ql-block">1991年,甘南州辖临潭、卓尼、舟曲、碌曲、玛曲、夏河、迭部县7个县。</p><p class="ql-block">1996年6月,设立合作市。</p><p class="ql-block">截至2010年,甘南州辖临潭、舟曲、碌曲、玛曲、卓尼、夏河、迭部7个县和合作市。</p> <p class="ql-block">截至2023年6月,甘南藏族自治州下辖1个县级市、7个县:合作市、临潭县、卓尼县、迭部县、舟曲县、夏河县、玛曲县、碌曲县。州人民政府驻地合作市人民街96号。</p> <p class="ql-block">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长江、黄河上游,东与定西市、陇南市毗邻,南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相连,西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相连,北靠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东经100°45′45”~104°45′30”,北纬33°06'30”~35°34'00”之间。东西长360.7千米,南北宽270.9千米,总面积38521平方千米。</p> <p class="ql-block">甘南藏族自治州,南部为迭岷山地,东部为丘陵山区,西部为平坦草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呈倾斜状。最高海拔4920米,最低海拔1172米。</p> <p class="ql-block">甘南州,境内河流众多,溪流密布,主要河流有黄河、洮河、大夏河和白龙江,分属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黄河、洮河、大夏河流域属黄河水系:白龙江流域属长江水系。州境所辖的玛曲、碌曲、卓尼、临潭、夏河5县境属黄河流域,主要河流有黄河(首曲)及其支流洮河、大夏河:迭部、舟曲两县全境及碌曲县的郎木寺一带属长江流域,主要河流为白龙江。甘南地处黄河、长江上游,是洮河大夏河以及长江支流白龙江的发源地。东部为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河谷深邃,河道落差集中,是甘肃省水能资源蕴藏丰富区。</p> <p class="ql-block">2022年,甘南州接待国内外游客498.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62%;旅游综合收入24.65亿元,下降65%。全州A级景区35处。建成观景台84处,3A级旅游厕所338座。建设文化旅游标杆村17个、全域旅游专业村103个、生态文明小康村218个。培育精品民宿和星级农家乐3000余家。</p> <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位于甘南地区夏河县,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六大寺之一,寺院规模宏大地位崇高,是甘南地区寺院的代表,也是游客来到甘南的好去处。这里有恢宏的寺院建筑群,而且大多金碧辉煌,行走其中或是在高处拍摄全景都十分壮观。寺院内供奉着无数的巨大佛像和各种精美的雕塑、壁画、法器等,内容十分丰富。另外,拉卜楞寺超长的转经长廊也是全世界罕见的,可以在这里转经一圈积累功德,为亲友祈福。</p> <p class="ql-block">扎尕那,又名扎尕拉,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是一圈俏丽的崖壁包裹中的一个藏族小村寨,风景秀丽奇幻,是整个甘南藏区风光尤为优美的地方之一。</p> <p class="ql-block">村中古老的木制藏居沿山而建,当地人安静淳朴的劳作在山坡河水之间,构成美妙的田园风光。无论观光、摄影,还是参观淳朴藏族人们的传统生活,都是不可错过的美妙之地。扎尕那村又分为四个小村子,由下而上分别是东洼村、业日村、达日村和代巴村,东洼村和代巴村相距约5公里,有一条盘旋的公路连通四个村子。可以步行或开车一一参观拍照,步行由下到顶约需1小时。</p> <p class="ql-block">甘加秘境是甘肃省的景区,位于甘肃省西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甘加草原八角村西侧,南镶千年古刹作海寺,东邻甘加溪豁,凌越北部的达里加山,总面积达131.23平方公里。南北部海拔落差达1300米,独特的地质构造使得其蕴藏了崖壁、草原、高原湖泊、石林、峡谷、史前溶洞、河流等多种地质资源在内的青藏高原所有的景致特征。</p> <p class="ql-block">米拉日巴佛阁位于甘南合作市郊,距离市中心约3公里,是一座红色的藏式高层建筑。佛阁的高层宗教建筑在藏区十分少见,在外部拍照十分独特。而佛阁内部供奉了一千多尊塑像,有藏传佛教各大教派的代表人物,还有藏族历史上的名人大师,这种各教派并存的情况在藏区也十分罕见,值得进去参观。佛阁全名为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九层佛阁,为纪念藏传佛教历史上的大师米拉日巴尊者而建,米拉日巴尊者是藏传佛教白教早期的大师,以苦修和歌唱传教闻名,佛阁内也有众多大师的雕像和反映大师修行过程的画像可以参观。佛阁名为九层,但实际上为八层,第九层是八层屋顶的一幅坛城画像。进入佛阁后可以一层层参观朝拜,参观一圈需要1-2小时左右。佛阁内的每一座雕像和壁画都有汉字标示,帮助游客了解,幸运的话还会遇到这里的僧人讲解。</p> <p class="ql-block">佛阁的一层处供奉着一座巨大的强巴佛(即弥勒佛)像,可以看到藏区的弥勒佛与内地的形象不同,是传统佛像的严肃状。而两侧的雕像是藏族历史上的名人,有历代的藏王,还有藏族文字、藏戏的创始人等,在这里还能看到的松赞干布及文成公主等形象。</p> <p class="ql-block">阿万仓乡距玛曲县城约55公里。阿万仓是我国有名的湿地若尔盖、尕海、曼扎塘湿地的核心区。这里因水泻不畅而形成很多汊河和沼泽,使这片广袤的草原水草丰茂、牛和羊非常肥壮。是一片苍凉而壮丽的草原。贡赛尔喀木道,是阿万仓有名的湿地草原景区。贡赛尔喀木道,是贡曲、赛尔曲、道吉曲这三条发源于雪山的河流与黄河的汇合之处,它包括有名的阿万仓娘玛寺院、散日玛寺、赛尔霞沟吐蕃赞普赤德松赞的军事指挥部遗迹。</p> <p class="ql-block">大峪沟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这里曾是古洮州和叠州之间的古道所在地,后来公路在其他地方修通后,这里成为了人迹罕至的自然地带。因很少遭到人为影响,这里的风光非常原始纯粹。大峪沟是九条峡谷的总称,九条峡谷即九条沟,每个沟内都有陡峭崖壁、茂密的树木、清澈流水和潭水等自然风光,环境非常优美,是一座清净美丽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在大峪沟的九条沟中,一般游客仅会选择阿角大沟和旗布沟两条,这也是风光较为优美的两条沟,在沟之间有电瓶车相通,一般游玩4小时左右为宜。阿角大沟是整个大峪沟的主沟,这里峡谷较为壮观,电瓶车送至沟口后,游客可以自行步行沿着峡谷进入欣赏美妙风光。其中有溪流、潭水、树木,清净悠然。旗布沟则是以草原风光和寺庙参观为主,在沟口外侧可以看到美丽的旗布草原,上面可以骑马游玩。沟口旁还有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旗布寺,已有八百年多历史,是当地的有名古刹,可以进入拜佛祈福。</p> <p class="ql-block">美仁大草原位于甘肃省合作市东,这里是青藏高原特有的高山草甸草原地貌。这里地势平缓、景色奇特,风格迥异,置身其境,让人感受到高原草地的辽阔和雄浑。同时,大草原上牛羊成群,座座帐篷如明珠般镶嵌在碧绿的草地上,纯朴的民情,辽阔的草原。置身其境,让人忘记城市的喧嚣和繁杂,真正体会到大自然的博大与神奇。美仁大草原也是合冶公路通往康多大峡谷和莲花山等景区的必经之地。</p> <p class="ql-block">冶力关旅游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东北部,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带,是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秦岭褶皱带上集高山湖泊、丹霞地貌、亚高山草甸、梯田花海于一体的复合型生态旅游区。其中天池冶海属于高山堰塞湖,四周群山善翠,四季水清如醇;赤壁幽谷形成于中生代的侏罗纪至新生代的第三纪,赭红色的丹霞悬崖横亘,突兀耸峙的奇峰石笋形态各异,是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观。</p><p class="ql-block">冶力关旅游区是黄河上游生态环境保持原始风貌的自然生态区,以原始森林、亚高山草甸为代表的原生态自然景观与冶力关高原梯田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如诗如画。历史上是“唐蕃古道”"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和进藏门户。</p> <p class="ql-block">“尼巴”为藏语译音,意为“阳坡”。尼巴村是一个古老而奇特的百年村寨,坐北朝南,依山而建,清澈的车巴河穿村逶迤而过,寨前几行陈列有致的嘛呢旗在朔风中索索抖动。</p><p class="ql-block">远望尼巴村,村寨的房屋建筑格式类同,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古色古香。从低到高,层层叠加,户户相连,组合成一个严密壮观的防御整体。一看那坚固的结构和雄傲的阵势,就明白是战乱年代防盗防匪、抵御入侵的需要。特别是蓝天白云下,家家户户房顶上搭晒青稞的架杆密如蛛网,纵横交错,更给山寨增添了神圣神秘的色彩。</p><p class="ql-block">村寨里随处可见曲曲折折,层层而上的栈道,这些栈道一边依山固定,另一边依靠无数的圆木支撑,不仅解决了人、畜在山坡上的交通问题,而且扩大了藏寨的有效生活面积,人们习惯于在这些木架上晾晒粮食。不大的村寨中住所十分稠密,家家围墙相连。</p> <p class="ql-block">黄河九曲十八弯,就在甘南的玛曲县境内。需要注意的是,此景点并非大多游客熟知的唐克九曲黄河景区,而是玛曲黄河大桥旁黄河的拐弯。</p><p class="ql-block">黄河首曲全长500多公里,间宽40多公里,横跨木西合、阿万仓、齐哈玛、采日玛四个乡镇,弯处为采日玛乡。在这近1万平方公里的草原上群山巍峨,雪峰高耸,牧场辽阔,水草丰美,除出产驰名的河曲马、欧拉羊和虹鳟鱼外,还生息着许多珍贵的野生动物。</p><p class="ql-block">令人称奇叫绝的是,位于玛曲县城以西120公里处有一个叫西梅朵合塘的地方,每到七月中旬,整个草滩上遍开一种叫金莲的小花,放眼望去,绵延数十公里一片金光灿灿,耀人眼目。到八月间,金莲花悄然隐退,代之天蓝色的龙胆花又铺天盖地绽放,整个草滩一片蔚蓝色,如诗如画,人间少有。</p> <p class="ql-block">郎木寺,位于甘、青、川交界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郎木寺镇郎木村,始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p><p class="ql-block">郎木寺处在海拔3480米,占地面积55公顷。郎木寺分为两部分,一个为四川达仓郎木寺寺院,也叫做格尔底寺,虎穴、仙女洞、郎木寺大峡谷以及肉身佛舍利都位于四川郎木寺这边。另一个是甘肃寺院,也叫赛赤寺,通往天葬台的方向,两个寺院隔着小溪相互守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