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最近关于我们出行乘坐的车辆如地铁和高铁,出现截然相反的情形,让人不禁有一点思索。地铁和高铁出行,是我们必然的选择,我们也难免遭遇后面所提到的事情,这几件事情有好有坏,让我忍不住说几句话。<div><br>4月23号是世界读书日,这又免不了说到读书,现在实际上多数人不会读书的,主要还是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加上手机的普及和流行,多数人直接就看手机了,信息来得快捷,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情况下,谁还抱着一本书去阅读呢。<div><br></div><div>但是在临近世界读书日的前夕,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的记者专门去地铁实地采访和记录了地铁行进途中,阅读书籍的文字和照片,这在首都和上海国际化大都市里,市民的文化层次和素质高,地铁读书人很多,而且读者所选择的阅读书籍都是高深的居多,应验了那句话,要么不看书,看书就是严肃清冷的哲学、法律、历史读物。一般的简单浅显的书籍在地铁众人眼帘下,似乎拿不出手。</div><div><br></div><div>我在合肥,兰州,天津,沈阳,成都等地也乘坐该城市的地铁,但却很少发现乘坐出行人认真阅读书籍的画面,或许我乘坐的时间不对,读书人都是上下班的职业白领,总是自觉自愿争分夺秒地抓紧时间提高自身文化素质。</div><div><br> 岳先生是一位科研服务者。他认为地铁上更适合浅阅读,目的是让自己放松,也把自己从手机屏幕中解放出来。“我的单程通勤时间20分钟左右,一般能看10-20页书。我觉得其实看的篇幅多少不重要,有时只是需要让自己的心境和外部的嘈杂环境割裂开,让自己沉浸到书本的世界里。”</div><div><br>董女士是记者遇见的第一位读者,她戴着耳机在读爱因斯坦的自选随笔集《对于这个世界,我这样想》(爱因斯坦,中国法制出版社,2021年4月),书脊上有上海图书馆的条码标签,显然是借阅的。她欣然接受了拍摄与采访,透露自己在市中心的一所中学教数学,单程通勤时间一小时左右,有座位的情况下就会看书,主要读一些提高个人认知类的书籍。她还表示自己常去上图借书,觉得借来的书更有动力读。</div><div><br>朱先生是一位超市店员,他说:看书时基本上就投入书中,不太会关注周围的环境。地铁对他来说是一个还不错的阅读空间,因为不会被人打扰。谈及手上的书,他说:“这本书基本上没有什么谏言金句或者告诫世人的忠言,更多的是治疗师和来访者之间的真情流露、心与心之间的共鸣,而这些情感之间的流动,以及勇敢面对自己脆弱真实的人,这些东西足以撼动人读者。”</div><div><br>至于为什么在地铁上选择看书,他们的回答也惊人地相似,女士表示“想填补地铁上的空闲时间,又不想看手机”,男士表示“眼睛需要休息,不想看手机,打发一下时间”。“有时候也看手机,但是看手机更累。读书可以把人从手机屏幕里抽离出来,感觉让头脑更清晰一些。”女士说,她会带轻薄一点的书上地铁,但不会选择小说,尤其是悬疑小说,“因为这类书你看了就会想一口气看完,地铁上的零碎时间更适合章节之间关联性不那么强的书,不管读几页就到站了都没有影响”。</div><div><br>近日,北京地铁5号线车厢里,一位大爷因嫌弃邻座男子衣着脏,对该男子破口大骂,称“穿这一身跟要饭似的”。虽然被骂男子解释称自己都没靠座位椅背,但大爷仍旧不依不饶,继续对该男子进行歧视性辱骂。此举引得周边乘客看不下去,纷纷对大爷进行劝阻批评,更有一位女性乘客主动要求换位,坐到了被骂男子旁边。</div><div><br></div><div>4月19日,北京警方已依法对赵某峰作出行政拘留处罚。《北京晚报》4月20日11时许在评论文章《锐评|61岁赵某峰被刑拘!地铁辱骂乘客暴露内心的“脏”》中就一语中的:“粗暴言语尽显傲慢与偏见,还大言不惭地用传统文化给自己背书,真正可笑的,是赵某峰狭隘的认知和扭曲的价值观。”这是我认为对于当地不良市民最犀利的言论,助长了正义声音,大快人心。</div><div><br>4月18日13时许,由东莞南站开往厦门站的D2404次列车,停靠在深圳北站3站台准备发出。在列车车门即将关闭时,车内一名女子因同行人还未上车,强行用身体阻挡车门,阻止列车关门发车。现场两名铁路工作人员见状立即上前制止,但女子情绪激动,全然不顾工作人员的劝阻,直到女子的三名同行人赶到,女子这才离开车门,随后列车关门驶离。</div><div><br>而这样的事情也能发生,这位女子脑子进水了吧,咋能干出这样令人匪夷所思瞠目结舌的愚蠢事情,自己的女伴没有及时进站乘车,就告诉她赶乘下一趟高铁不就行了吗?非要干这愚昧无知的蠢事啊。后来铁路公安对这名女子进行的刑拘也是大快人心的事情,对于影响和阻碍高铁运输危害列车安全的行为,就要严惩不贷。</div><div><br>这真是世界真奇妙,什么事情都能遇见。好书是读书人无所不在,始终没有忘记文化人的使命,走到哪里读到哪里。我一般也做不到像那些认真读书,随时随地都心无旁骛的认真阅读书籍。但是我一般选择长途乘车时会携带一本古文书阅读,这是因为平时没有闲暇阅读的《古文观止》,喜欢阅读。就随手带上阅读以解路途的无聊和寂寞。</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