篁岭顶上观春景.月亮湾中荡轻舟

孟金龍

<p class="ql-block">文字:孟金龙</p><p class="ql-block">摄影:孟金龙</p><p class="ql-block">编辑:孟金龙</p> <p class="ql-block"> 赴一场婺源之约 </p><p class="ql-block"> 孟金龙</p><p class="ql-block"> 十年前的那个夜晚,在奥运公园的会所里,觥筹交错间,来自江西的朋友描绘的婺源春色,如一粒种子,悄然种进我的心间。彼时,儿子即将远渡重洋求学,我们一家匆匆路过北京,却因这偶然的相遇,与婺源结下了一份跨越十年的羁绊。</p><p class="ql-block"> 时光悠悠流转,十年间,不知被多少琐事牵绊,婺源之行始终未能成行。或许正如古人所言“万事皆有缘法”,直到今年三月,志梅的邀约再次将婺源推到眼前。起初因事务缠身差点错过,好在日期推迟,让我终于下定决心,奔赴这场迟到已久的约会。</p><p class="ql-block"> 清晨的婺源县城还带着几分朦胧睡意,我们便迫不及待地向着篁岭出发。一路上,同行的美女们兴致勃勃地排练着拍照动作,她们眼中闪烁的期待,让我也愈发憧憬那片传说中的油菜花海。然而,到了景区,眼前却是另一番景象。人山人海,旅游团熙熙攘攘,两条索道前都排起了长龙。我和治贤与其他人分乘不同索道,登上山后,眺望山坡,油菜花并未如想象中那般灿烂盛放。或许是旅游规划的不周,或许是天气的缘故,那片花海似乎还未完全绽放。略感失望之际,我与志梅商量后,决定放弃赏花,转而去古街探寻别样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篁岭,这座有着近六百年历史的徽派古村落,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卷。背倚石耳山,古树环抱,万亩梯田簇拥,“地无三尺平”的独特地貌,造就了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村落布局。这里被称为“梯云人家”,真是再贴切不过。村庄聚气巢云,民居围绕水口呈扇形梯状错落排布,仿佛是从云端跌落人间的仙境。</p><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古街,脚下的石板路承载着岁月的痕迹,每走一步都像是在与历史对话。白墙灰瓦的徽派建筑,虽历经风雨,略显破旧,却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韵味。层层叠叠的房屋,宛如一个个沉默的老者,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我缓缓穿过每一条小巷,驻足凝视每一座老屋,想象着几百年来,这里曾上演过多少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有多少游子从这里背井离乡,又有多少春花秋月在这片屋檐下悄然流逝。那一片片瓦片,仿佛是时光的容器,珍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往事,任凭雨打风吹,岁月更迭。</p><p class="ql-block"> 虽说是春天,篁岭的“晒秋”景观却依然可见。几处屋顶的竹席上,晾晒着金黄的玉米、火红的辣椒、橙黄的南瓜,色彩斑斓,与白墙灰瓦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美丽画卷。这是篁岭的灵魂,是当地人智慧与勤劳的结晶,更是岁月沉淀下来的独特风情。</p><p class="ql-block"> 中午时分,我先行乘索道下山,寻了一家小餐馆。点上几道当地小菜,泡上一杯新茶,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风景,心中满是宁静与惬意。这一刻,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所有的疲惫与烦恼都随着茶香飘散。</p><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来到月亮湾景区。登上小船,在午后的阳光下,静静漂浮在碧水之上。微风拂面,送来丝丝暖意,两岸的春色尽收眼底。远处的山峦如黛,近处的水面波光粼粼,偶尔有几只鸟儿掠过水面,泛起阵阵涟漪。这一湾碧水,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婺源的大地上,散发着迷人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婺源之行,虽未见到满目的油菜花海,却让我邂逅了别样的美好。这里的古村、老街、晒秋、碧水,都如诗如画,令人沉醉。十年的等待,终不负这场相遇。我想,有些风景,不必刻意追寻,随缘而至,反而更能领略其中的韵味;有些地方,不必匆匆而过,静下心来,方能读懂它的故事。婺源,这座藏在时光深处的小城,已然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将成为我生命中一段美好的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