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米油盐酱醋茶--酱油,食醋

么文化

<p class="ql-block">  生活离不开食醋和酱油。</p><p class="ql-block"> 在现实的商场中售卖着白醋、红醋;酱油、老抽、生抽...。国家强制标准是这样规定的。</p><p class="ql-block">​ 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酱油》标准号GB2717-2018 ;酱油:以大豆和/或脱脂大豆、小麦和/或麦麸为主要原料,经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体调味品;理化指标:氨基酸态氮(g/100mL)≧0.4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符合GB2760的规定。</p><p class="ql-block"> 酱油国标一共3页,并无什么生抽、老抽一说,而市场上现售卖的什么老抽,生抽应该属于商家炒概念的产品。</p><p class="ql-block">​ 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醋》标准号GB2719 -2018 ;食醋:单独或混合使用各种含有淀粉、糖的物料、食用酒精,经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的液体酸性调味品;甜醋:单独或混合使用糯米、大米等粮食,酒类或食用酒精,经微生物发酵后再添加食糖等辅料制成的食醋;理化指标:总酸(以乙酸计)/(g/100mL),食醋≧3.5,甜醋≧2.5;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符合GB2760的规定,冰乙酸(又名冰醋酸)、冰乙酸(低压羟基化法)不可用于食醋。</p><p class="ql-block">​ 食醋国家标准也只有3页,内容不多,从食醋标准看,淀粉醋属于食醋,糯米、大米醋属于甜醋,目前市场中的白醋不知属于那个范畴?只能根据生产原来区别。</p><p class="ql-block">​ 购买酱油时看氨基酸态氮含量,购买食醋时看总酸量,数字肯定越高越好。</p> <p class="ql-block">  3:顺着标准内容仔细核查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24,已经于2025.02.08开始实施。通过逐页查找,查找专门用在酱油和食醋里的化学添加剂,不查不知道,一查还真吓一跳。种类确实不少。</p><p class="ql-block">​ 查找到的添加剂名字如下:a β-胡萝卜素,着色剂,用于醋;b阿斯巴甜(又名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脂),甜味剂,用于酱油;c苯甲酸及其钠盐(包括苯甲酸,苯甲酸钠)防腐剂,用于酱油,食醋;d丙盐及钠盐(包括丙酸,丙酸钠,丙酸钙),防腐剂,用于酱油,食醋;e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及其钠盐(包括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甲酸乙酯钠),防腐剂,用于酱油,食醋;f焦糖色(分加氨生产法,亚硫酸铵法生产),着色剂,用于酱油,食醋;g萝卜红,着色剂,用于食醋;h纽甜(又名N-N-3二甲基丁基),L-a天门冬-L-苯丙氨酸1-甲酯,甜味剂,用于食醋;i乳酸链球菌素,防腐剂,用于酱油,食醋;j三氯蔗糖(又名蔗糖素),甜味剂,用于酱油,食醋;k山梨酸及钾盐(包括山梨酸,山梨酸钾),防腐剂,抗氧化剂,用于酱油,食醋。大概11种以上。购买酱油,食醋时,请务必认真看看瓶子上的成分说明,尽量选购添加剂品种少的购买。</p> <p class="ql-block">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GB2760自行脑补,特别是年轻朋友更应该学习学习,当你发现差不多百分百食品里都有添加食品添加剂时,当你发现婴幼儿奶粉里也添加有添加剂时,他们或许会减少给孩子乱吃零食,乱喝饮料,或许会母乳喂养,孩子的身体和生活自然会更加健康.....</p><p class="ql-block">​ 以上添加剂都是在标准里找到的,作用只是起着改善颜色、增加甜度、防腐、抗氧化等的作用,并无健康,营养一说,而这些添加剂是否对人身体有伤害?或者伤害究竟有多大?消费者不得而知。估计发布标准的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健委也未必研究过这些添加剂对人的危害究竟有多大?</p><p class="ql-block"> 当然,虽然这些东西被允许添加,但绝对有不少有良心的生产厂家不添加或少添加,所以需要我们消费者自己擦亮眼睛去寻找,能遇到便是莫大的福报......</p> <p class="ql-block">  最后祝愿:天下所有人民群众健康快乐吉祥</p> <p class="ql-block">国泰民安 🙏🙏🙏</p> <p class="ql-block">健康吉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