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果树瀑布群,是以著名的黄果树瀑布为中心的一个瀑布群体,由姿态各异的十几个地面瀑布和地下瀑布组成。黄果树瀑布风景区内瀑布成群,洞穴成串,峰峦叠翠,植被奇特,河流、溶洞、石林、石壁、峡谷比比皆是,呈现出层次丰富的喀斯特山水旖旎风光。<div> 黄果树瀑布群中,除了大瀑布外,还有众多的瀑布可以观赏。诸如瀑布群中瀑顶最宽的陡坡塘瀑布,滩面最长的螺丝滩瀑布,落差最大的滴水滩瀑布,形态最美的银练坠滩瀑布等。</div><div> 我们此行受行程所限,只欣赏了陡坡塘和大瀑布。</div> 景区门口的大牌坊上,正中的“黄果树”由国画大师刘海粟先生所题,“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红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的对联,系清人严寅亮撰写,用楷、篆两种字体分别书写。 一、陡坡塘瀑布<div> 陡坡塘瀑布,位于黄果树大瀑布上游1千米处,瀑顶宽105米,高21米,是黄果树瀑布群中瀑顶最宽的瀑布。</div><div> 陡坡塘瀑布有一个特殊的现象,每当洪水到来之前,即水量增大时,瀑布会发出“轰隆、轰隆”的吼声,因此又叫作“吼瀑”。 其平水期时,由于水流量不大,水质较清,瀑布水层会沿着瀑面均匀撒开,在阳光下泛着银光,故有人称之为“新娘面纱”。</div><div> 这里也是86版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取景胜地,片尾曲中唐僧师徒四人牵马过河的场景,就是拍摄于此瀑布。</div> 以下为手机拍摄 以下为相机拍摄 二、黄果树大瀑布<div> 黄果树大瀑布,古称白水河瀑布,亦名“黄葛墅”瀑布或“黄葛树”瀑布,高77.8米、宽101.0米,在三百多年前,中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描述其“水由溪上石,如烟雾腾空,势其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具不足拟其状也”。奔腾的河水自70多米高的悬崖绝壁上飞流直泻犀牛潭,发出震天巨响,气势恢宏。</div> 以下为手机拍摄 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中国著名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游历贵州,途径黄果树瀑布时,曾对黄果树瀑布作了这样的描写: “······担夫曰:‘是为白水河,前有悬坠处,比此更深。’余恨不一当其境,心犹歉歉。随流半里,有巨石桥架水上,是为白虹桥。其桥南北横跨,下辟三门,而水流甚阔。每数丈,辄从溪底翻崖喷雪,满溪皆如白鹭群飞。白水之名不诬矣!渡桥北,又随溪西行半里,忽陇箐云蔽,复闻声如雷,余意又奇景至矣!透陇隙南顾,则路左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复,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如鲛绡万幅,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盖余所见瀑布,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但从其上下瞰,不免神悚。而担夫曰:‘前有望水亭可憩也’······” 犀牛潭位于黄果树大瀑布下方,由大瀑布常年冲击而成,犀牛潭宽百余米,深约17米。每当日照西山,大瀑布腾起的水雾受阳光折射,双道七色彩虹会倒映在瀑布之上,横跨大瀑布的折射光圈腾空摇曳着,故而犀牛潭又有“雪映川霞”的美名。关于犀牛潭的得名还有一个说法,在古代,人们都认为,彩虹是因神兽犀牛潜藏在水底吐雾而成,此地常年彩虹横跨,水下一定住着神兽犀牛,因此人们给它命名犀牛潭。 以下为相机拍摄 水帘洞位于黄果树瀑布40米至47米的高度上,全长134米,共有6个洞窗、5个洞厅、3股洞泉和6个通道。主要景点有倒挂仙人掌、古榕悬根、藤帘、袖珍花园、鼓风口、水晶宫、摸瀑台等。6个洞窗均被稀疏不同、厚薄不一的水帘所遮挡。从水帘洞内,透过水帘向外看去,瀑布巨大的水流从眼前跌下。图中红点处,即是水帘洞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