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周之生物篇:当生命科学遇上创意与AI

木棉湾学校

时维四月,我们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学科周。“教育不是知识的搬运,而是点燃思维的火种。”丰富的学科周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课内外知识的兴趣,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发展科学思维和探究实践能力。生物科组开展了如下丰富多彩的活动。 <h1></h1><h1></h1><h1><b style="color: inherit; 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u>一、示范课堂:动手实践解密生物变异奥秘</u></font></b><br></h1> 为了探究生物变异的奥秘,生物科组罗嘉煜老师开展了<font color="#39b54a"><b>《生物的变异》示范课</b></font>,以"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为主题开启奇妙旅程。课前说明实践操作的要求,课堂从生活情境切入,抛出"花生大小为何差异显著"的疑问,带领学生化身小小研究员。课堂上,数十颗花生在课桌上铺开,同学们认真测量每颗花生长轴长度的专注模样,正是科学探究精神的最佳写照。通过完善实验实际、统计数据到归纳结论的完整过程,抽象的"变异"概念在指尖变得真实可感。 <h1><b style="text-align: center; color: inherit;"><font color="#ff8a00"><u>二、创意工坊:DIY干花书签定格自然美学</u></font></b><br></h1> 在学科周摆摊活动中,生物实验室变身春日艺术馆,丁香、雏菊等干花在生物摊档处绽放第二次生命。同学们精心挑选花瓣叶片,搭配流苏编织成诗意书签。这个看似简单的手作过程,实则蕴含植物结构认知与美学创造的巧妙融合。"原来月季的花瓣结构这么精致!"“我要做好送给崔老师!”“马上是我妈妈的生日,我要做一个送给她。”这正是我们期待的自然教育回响。 <h1><b style="text-align: center; color: inherit;"><u><font color="#ff8a00">三、智慧课堂:AI让知识穿越时空</font></u></b><br></h1> 生物科组积极响应龙岗区教育局、木棉湾学校号召,探索AI教育数字化新路径,经过前期紧张而充实的筹备,接下来生物科组即将进行如下探究实践。<br>①刘志鹏老师运用deepseek软件,将抽象的遗传学分离定律转化为动态模型,学生课后可自主验证数据规律;<br>②周杨老师运用AI制作的《病毒发现简史》小微课,采用“侦探解谜”的叙事风格,带领同学们探秘微观世界,走进“病毒发现的科学之旅”;<br>③罗嘉煜老师通过AI模拟自然选择过程,百万年进化历程在屏幕生动演绎。 这场知识与创意的交响乐中,我们看见:真实情境下的深度学习正在发生,传统实验与数字技术的有机融合,科学理性与人文美学的和谐共鸣。教育的美好,在于让知识挣脱纸张的束缚——它可以凝结在书签的叶脉里,跃动在智能屏幕的光影中,更应扎根于每个年轻心灵之上。生物科组的探索不会止步,因为我们深知:当教育开始与生命对话,课堂便有了无限可能。期待明年此刻,与你共赴下一场生命科学的美好约定!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 撰稿:刘志鹏</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摄影:周杨、刘志鹏</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审核:罗嘉煜、周杨</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