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工程竣工送电是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丹江及周遭的一切,被皑皑白雪覆盖,天地间仿佛丢失了所有颜色,只剩下苍茫一片,纯白无物。丹江也进入另一种气韵翩然的美学概念。那个在丹江边抒情的人也不见了,此时的丹江有柳宗元<span style="font-size:18px;">“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清寒孤寂和 超脱尘世的深远意味。</span>世间的极简与繁盛,一齐涵盖于此了。</p><p class="ql-block">滴水成冰、呵气成霖、寒风吹彻的极寒,与送电现场的热气腾腾,形成一种力量的反差和角逐,无疑,恶劣的天气正是工程质量的一种难度和考验。而送电现场热烈紧张的气氛下,有必胜的信念和过硬的专业技能支撑。<span style="font-size:18px;">正如此刻冰封的丹江下,涌动的气吞山河的万钧能量。</span>工地上彻夜不眠的灯火,对电气设备安装的精度打磨,对设备调试的完美模拟,将在合闸的一瞬得到见证,他们对丹江的守护和敬畏,化作一股强劲电能,源源不断地汇入丹江,给丹江新的活力和动力。<span style="font-size:18px;">他们把对圆满送电和保水工程的庄严承诺, 凝聚在根根银线上,镌刻在一座座巍巍铁塔上。</span>从此,在这块古老的热土上,在丹江南水北调中线渠首上,有了永不熄灭的星空。</p><p class="ql-block">在持续几日的大雪纷飞中,送电任务终于圆满完成。为了庆贺也为了即将到来的告别,公司及参与送电的施工人员,在丹江边、老韩全鱼宴饭店,品尝了一顿难得的丹江野生全鱼宴。店老板拿起一条足有10斤重的红尾巴白条鱼说:真正的丹江野生鱼对水质要求极严格,但凡水质有一点污染,这种鱼的尾巴就不会红,刨开腹部内应无黑膜,而且不管何种烹饪法,肉质细腻紧凑有弹性不松散,这才是野生鱼的标准。那天,老板采用煎、炸、蒸、炒、煮、烩、炕的方法,<span style="font-size:18px;">解锁了丹江野生鱼的N种吃法。大家举杯共贺,尝一口丹江野生鲜鱼、蘸一缕丹江冰面上吹来的寒风、痛饮一杯丹江玉液,推杯换盏之际,已是壮志在胸,豪情满怀,就连平日不善言辞、不拘言笑、行为拘谨的小薛和姚师傅,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span></p> <p class="ql-block">这次故地重游,我特意留意了一下姚师傅和资料员小薛的电话,发现换手机后,已丢失他们的联系方式,不知他们现在过得如何?我想象他们一定又在某个电建工地上,默默安装着、连结着、传递着强大的电能。为了丹江大观苑这颗璀璨的明珠、为了万家灯火和城市的流光愈彩,电“靓”丹江库区,为南水北调一渠北上增光添彩。</p><p class="ql-block">做工程的就是这样,虽然到过的地方很多,但好像没有去过一样,一扎进工地里,就是个城中村,一座电站,从地基挖起,从一线一缆接起,九曲十八通,万丈高楼平地起,明线暗道都铺陈在心里,一旦把一处电站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打理体面了,就是离开的时候了。当然,在送电合闸电能接通的瞬间,伫立楼前,看灯火辉煌,也有说不清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工地上忙碌的身影、夜晚不熄的灯火、感人的故事,都化作丹江的光芒,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