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地铁去旅游!2025年4月19日20日我们一行六个人,从上海出发到江苏花桥开启了一段别有一番的旅行。

春華秋實🐏

<p class="ql-block">D1站,昆山亭林园,我们一行六人从上海坐地铁11号线来到江苏花桥,离开上海的喧嚣,然后換乘苏州11号线到玉山广场,在百年老店奥灶面馆吃上一碗有故事的面,传说与清代康熙或乾隆皇帝南巡有关,因赞叹其美味而赐名“奥灶”,意为“灶头上的奥妙”。</p><p class="ql-block">然后,我们一行就来到了亭林园。刚到目的地,一座传统的中式牌坊便映入眼帘,牌坊上面刻有“玉出昆冈”四个大字‌。这四个大字不仅显得庄重而肃穆,还诉说着昆山深厚的历史文化‌‌。此外,牌坊两侧的花岗岩大柱上镌刻着两幅楹联,其中一幅由著名书法家周慧珺所书,笔力遒劲、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这就是昆山亭林园,该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西北隅,园中的玉峰山形似马鞍,曾名为马鞍山公园,后因纪念顾炎武(号亭林)而改名,公园占地面积为850余亩。</p><p class="ql-block">亭林园内有顾炎武纪念馆、昆曲博物馆、昆石馆等建筑,有昆石、琼花、并蒂莲等景观,其中昆石在2007年被昆山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昆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p><p class="ql-block">牌坊下人来人往,游客们或参观或行走,热闹非凡。我们也不由自主地融入其中,感受着这座古建筑散发出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穿过牌坊,我们继续前行。一位同行的伙伴站在传统牌坊下,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她仿佛与这古老的建筑融为一体,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 我们六人都是70后,步入老年大多都有一些顽疾,但我们心态都很好,虽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但我们年老心不老,用一句名词来激励我们:《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一群人聚集在一个传统风格的大门前,似乎在听导游讲解。大门上方悬挂着红色牌匾,周围绿树成荫。我们好奇地凑近,想一探究竟,这里是否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继续漫步,我们遇到了另一位伙伴,她正站在一个传统的中式牌坊前摆姿势拍照。牌坊上雕刻精美,背后是一片开阔的广场区域。阳光洒在她的身上,让她显得格外光彩照人。</p> <p class="ql-block">古色古香的牌坊下,游客们纷纷拍照留念。背景建筑传统而庄重,我们也不禁停下脚步,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一位伙伴站在一座传统风格的大门下,背景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城市建筑群。大门上方悬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写着“玉山公园”四个大字。我们相视一笑,决定进去一探究竟。</p> <p class="ql-block">走进公园,一座传统的中式牌坊矗立于广场中央,上方悬挂着红色横幅,背景是一片古色古香的建筑群落。游客们或漫步其中,或驻足观赏,我们也不例外,被这美丽的景色深深吸引。</p> <p class="ql-block">在公园的一角,我们发现了一处园林景观。茂密的绿色植被环绕着一座雕像,右侧是一座传统的中式建筑牌坊,上面刻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字样。这让我们不禁感慨,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两位伙伴正步入一座传统建筑的大门,大门两侧各有一座石狮子守护。我们跟在后面,怀着敬畏之心走进这座古老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一位伙伴站在顾焱武纪念馆门前,认真地观看展示的内容。我们也被他的专注所感染,开始细细品味这座纪念馆的历史底蕴。</p> <p class="ql-block">走进纪念馆内部,一个典型的中国古典庭院展现在我们眼前。木质结构屋顶上装饰有精美的雕刻图案,地面铺设整齐的小青砖路,两侧种植着绿植。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置身于古代的庭院之中。</p> <p class="ql-block">透过一个精美的镂空窗格,庭院深处的美景尽收眼底。绿树成荫,小径蜿蜒其间,宁静祥和的氛围让我们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在公园长椅上,我们坐下来休息。五位伙伴面带微笑,向镜头比出了“V”手势,以示友好与活力四溢的状态。这一刻,我们感受到了旅行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湖边的石凳上,我们又拍下了一张合影。背景是一片宁静的湖泊与远处的传统园林景观,让我们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p> <p class="ql-block">一位伙伴站在一个传统的中式庭院门口,门上方悬挂着一块牌匾写着“景竹居”。她优雅的身姿与这美丽的庭院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两位伙伴站在一座传统建筑的大门两侧摆姿势拍照。大门上方悬挂着一块石牌匾写着“录竹居”三个大字。大门左右各有一座石狮子雕像守卫,背景是一片绿意盎然的小花园。我们被这美丽的景色深深吸引。</p> <p class="ql-block">另两位伙伴站在一座传统风格的大门内侧拍照留念,“琴竹居”的匾额悬挂在上方,大门两旁各摆放一只威武的石狮子守卫门户。我们不禁感叹,这些建筑真是巧夺天工。</p> <p class="ql-block">两位伙伴再次在同一个地方摆拍,她们都穿着休闲装,并对着镜头比出胜利手势。背景中的小花园景色依旧美丽宁静,让我们感受到了旅行的愉悦。</p> <p class="ql-block">一位伙伴靠在一堵墙边,这面墙壁上嵌有一扇半圆形镂空窗户,窗外可见茂密的绿色植被。她微笑着看向镜头,显得十分愉悦。</p> <p class="ql-block">五位伙伴站在一起,在传统墙壁下合影留念。她们穿着不同风格的衣服,显得轻松愉快地享受这次相聚时光。我们彼此陪伴,共同度过了这段美好的旅行时光。</p> <p class="ql-block">一座古朴的传统建筑被树木环绕,在阳光下显得宁静而庄重。我们驻足欣赏,感受着这些建筑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p> <p class="ql-block">D2站,我们从玉山广场继续乘坐苏州11号到昆山文化艺术中心,換乘昆山159路公交车到巴城老街。</p><p class="ql-block">下车后我们五位伙伴在一座大型石牌坊下拍照,牌坊上写着“巴城老街”,周围环境显得古色古香。我们被这独特的建筑风格所吸引,决定走进去一探究竟。</p> <p class="ql-block">树木繁茂的小桥流水人家景象让我们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桥梁拱门倒映水中,周围绿植环绕,我们不禁感叹,这真是人间仙境。</p> <p class="ql-block">一条宁静的小河穿过古镇,两岸古色古香的房子倒映水中,河边装饰着红色灯笼与花卉。我们漫步其中,感受着这座古镇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一座传统的中式牌坊矗立于街道之上,牌坊上悬挂着“巴城老街”的字样。背景是一排现代化建筑与停放整齐的小汽车,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完美融合。</p> <p class="ql-block">D3站,我们回到昆山文化艺术中心继续乘坐苏州11号线到苏州东方之门站。</p><p class="ql-block">一座现代高楼大厦出现在眼前,广场上人们相交漫步或聚集于台阶上。我们融入其中,感受着这座城市的活力与生机。</p> <p class="ql-block">金鸡湖(Jinji Lake),中心位置的坐标为北纬31°18′,东经120°42′,是位于江苏省苏州老城区东北部、苏州工业园区地域中心部位的湖泊。金鸡湖南面与独墅湖隔李公堤相望,沿湖岸线大部分在娄葑(斜塘)境域,湖东北部分岸线在唯亭(跨塘)境域。金鸡湖属太湖的支流,水域面积7.4平方千米,蓄水量为0.13亿立方米。</p><p class="ql-block">经考古发掘证实,早在五千年前,金鸡湖区域已经有人类活动或居住,金鸡湖东岸的琼姬墩发现了新石器时代史前人类祭天用的土坛。</p><p class="ql-block">金鸡湖建有金鸡湖景区,拥有“苏州中心”“东方之门”“音乐喷泉”“文化艺术中心”“月光码头”“诚品书店”“圆融天幕”“国金中心”“望湖角”“李公堤”十大景观。</p><p class="ql-block">2012年7月2日,金鸡湖景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另一位伙伴站在现代化高楼大厦前拍照。背景中的建筑具有独特的弧线设计,天空阴沉。我们依然被这些建筑所吸引,感受着它们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一位伙伴站在一座现代化高楼前面拍照。背景中的建筑具有独特的弧线设计,周围有许多人在散步或休息。我们不禁感叹,现代建筑的奇妙与独特。</p> <p class="ql-block">一位伙伴穿红色花纹上衣站在现代建筑物面前自拍。背景与之前相似但角度略有不同,让我们感受到了不同的视觉体验。</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站在现代化高楼建筑群前拍照,为这次旅行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坐着地铁去旅游,让我们感受到了别有一番的旅行乐趣。</p> <p class="ql-block">D4站,我们一行从东方之门乘坐苏州3号线到李公堤西,同站换乘苏州6号线到悬桥巷,下榻酒店卸下行囊,我们一行逛了观前街,在得月楼品尝了苏州的美食。</p> <p class="ql-block">D5站,第二天我们去了拙政园。</p><p class="ql-block">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东北街178号。拙政园占地面积78亩(52000平方米)。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p><p class="ql-block">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明代弘治进士、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所建,聘著名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历时16年建成,</p><p class="ql-block">后屡易其主,并几度入官,迭经兴衰分合。1860年至1863年曾属太平天国忠王府。1951年整修。</p><p class="ql-block">全园分东、中、西、住宅四部分。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现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东部明快开朗,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主要景点有:兰雪堂、缀云峰、芙蓉榭、天泉亭、秫香馆等。中部为拙政园精华所在,池水面积占1/3,以水为主,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主要景点有:远香堂、香洲、荷风四面亭、见山楼、小飞虹、枇杷园等。西部主体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卅六鸳鸯馆,水池呈曲尺形,其特点为台馆分峙、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装饰华丽精美。主要景点有:卅六鸳鸯馆、倒影楼、与谁同坐轩、水廊等。</p> <p class="ql-block">D6站,我们参观完拙政园,在狮子林旁解决了中午饭,然后参观狮子林。</p><p class="ql-block">狮子林,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园林路23号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是元代园林的代表,占地1.1公顷,开放面积0.88公顷</p><p class="ql-block">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狮子林于元至正二年(1342年)由天如禅师弟子们为天如禅师所建,至元末明初,天如禅师谢世以后,弟子散去,寺园逐渐荒芜</p><p class="ql-block">后为黄熙之父、衡州知府黄兴祖买下,取名“涉园”;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黄熙高中状元,精修府第,重整庭院,取名“五松园”;民国六年(1917年),上海颜料商人贝润生从民政总长李钟钰手中购得狮子林,并用了将近七年的时间整修。</p><p class="ql-block">贝润生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病故后,狮子林由其孙贝焕章管理;1953年,贝焕章及亲属将狮子林捐献给新中国;1954年,狮子林花园及祠堂主体部分经修缮后向公众开放</p><p class="ql-block">狮子林园内以假山叠石为主体,建筑形式有乾隆皇帝写匾额16处,厅、堂、殿、阁、亭、选、斋、堂20余处。其主要景点有燕誉堂、花蓝厅、问梅阁、石舫、古五松园等。</p><p class="ql-block">狮子林假山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堆山最曲折,最复杂的实例之一,是禅宗与中国园林相互影响的一个详细例证,是皇家园林对苏州私家园林影响力的一个典范,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文化、经济特征2由于是周日参观的人很多,非常拥挤我们就没敢久留,草草的浏览一下就离开了。</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打车到苏州火车站,乘坐G8387次高铁返回上海,结束了2天一夜的乘坐地铁去旅游的行程,各自回到温馨的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