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美篇

夏天

<p class="ql-block">春风拂古韵,笔墨绘黔中</p> <p class="ql-block">4月19日上午,春风和煦,阳光正好。中国书画院副院长,贵州书画院、贵州民族画院、贵州开朗书画院的韦维院长等一行院领导,书画家文化工作者赴安顺开展调研互动活动。受到安顺收藏家协会夏麟秘书长热情邀请接待,并于中午在联心楼组织交流活动,现场艺术家们挥毫泼墨,倾情创作,为下次共建共享建文化活动联络处作前期交流。</p> <p class="ql-block">古街巷里觅时光 </p><p class="ql-block">下午夏秘书长带我们到安顺历史文化街区千年古镇。被誉为“黔中首邑”。</p><p class="ql-block">古镇依山傍水,青石板铺就的老街,明清风格的古建筑,古朴典雅。漫步在古城的小巷中,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几百年前。脚下青石板的光泽映照着六百年的沧桑。儒林路的老街蜿蜒如旧,清代黔中四合院王若飞故居记录了革命家忠诚坦荡的一生 。王若飞故居的门楣镌刻着革命家的赤诚风骨。每一块青石板、每一座古院落,都沉淀着历史的底蕴。</p> <p class="ql-block">街边茶馆里,老人们手捧盖碗茶,絮语间流淌着市井生活的悠然。</p><p class="ql-block">我们驻足于“安顺记忆馆”,透过老照片与实物展陈,触摸城市文脉的绵延——从明代屯堡的烽烟到今日非遗的活态传承,每一块砖瓦皆是历史的注脚。</p> <p class="ql-block">在德龙化石馆,我们邂逅“海百合花”化石——这种生活于2.5亿年前海洋中的古老无脊椎动物化石,形似国画百合,天然成趣,栩栩如生,兼具极高的科研与收藏价值。</p> <p class="ql-block">海百合化石展馆内,2.5亿年前的远古生灵化作石上水墨,似天然绘卷。</p> <p class="ql-block">行至安顺文庙,这座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的“石雕艺术殿堂”石雕艺术的殿堂——安顺文庙。安顺文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至今保留着明、清文庙的历史原貌,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期的木、石结构。这里被誉为“黔中儒学圣殿”、“中国现存最精致的文庙”以及“石雕艺术的殿堂”。大成门的一对高浮雕盘龙石柱及大成殿前的一对透雕云龙石柱更是精品中的精品,堪称国宝级文物。令人震撼。大成殿前的透雕云龙石柱盘桓欲飞,鳞爪生风;感慨:“这里的石雕与化石,不仅是技艺的巅峰,更是自然与人文交融的诗篇。”石纹的韵律、古建的飞檐,诠释“黔中儒学圣殿”的庄严与灵动。</p> <p class="ql-block">午后,我们穿行于美食飘香的街巷。夺夺粉的酸辣、丝娃娃的清爽、冰粉的晶莹,烤小肠、裹卷、腊肉、糯米饭、勾勒出安顺的味觉地图。我最喜欢吃的还是那里的冰粉,裹卷好看又好吃令人垂涎欲滴,来了一定不能错过。</p> <p class="ql-block">登高远眺,古镇依山傍水的格局尽收眼底。贯城河畔灯光璀璨,传统建筑与“钟书阁”“艺术粮仓”等新业态相映成趣。“安顺的焕新启示我们,传统文化需在保护中创新——如‘又见大明’沉浸式文旅项目,让历史可触可感。”画院与当地达成共识:未来将以贵阳-安顺为轴线,联合举办主题画展、非遗创作营,让书画艺术与屯堡地戏、苗族蜡染展开对话,共塑“山水入画、文脉传薪”的当代图景。</p> <p class="ql-block">安顺是一个有历史、有美食、有潜力、有好天气的城市。安顺黄果树瀑布的壮阔。屯堡地戏的神秘。21度夏天的清凉,是街头巷尾的烟火气。触模他的古老600年的石板路,明朝的风吹过今天的巷。白天他是山水与历史的博物馆。夜晚他是舌尖以酒杯的狂欢场。这一次让我们重新认识安顺,安顺真的很不错。安顺是黄果树瀑布之乡,避暑胜地,是小吃之都,更是吃货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多彩贵州山花浪漫,古城安顺流光溢彩,安顺从不是一种模样。让冒险家惊叹,让历史学者痴迷,让吃货疯狂,更让每一个过客把旅人变成归人。原来所有的美好都藏在这句“世间所愿皆为“安”“顺”里。来一次安顺带来一生“安顺”</p> <p class="ql-block">离城之际,暮色中的安顺古城灯火阑珊,仿佛一幅未干的水墨长卷。这里的故事,在青石板上低语,在文庙龙柱间盘旋,石板街护城河在艺术家笔下流淌……安顺的美景如诗如画,等人们去发现;安顺的故事源远流长,等人们去聆听,去发掘更多的美好。期待下一次重逢,以笔墨续写安顺诗与远方,相信安顺的明天会越来越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