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4/20,走进牛田村,龙源口,走进三湾村

星星点点

<p class="ql-block">走进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坳南乡牛田村</p> <p class="ql-block">村口雕塑,雷倩作品</p> <p class="ql-block">1934年,红六军团9758人,从牛田村等地集结出发,离开湘赣苏区,成为红军长征的先遣队,踏上突围西征的信仰之路,揭开了红军长征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牛田村,安静祥和,充满着香樟树的香气</p> <p class="ql-block">牛田湘赣省委旧址</p> <p class="ql-block">村里的建筑有点徽派的影子</p> <p class="ql-block">红六军团西征后,新组建的湘赣省委办公地</p> <p class="ql-block">村中的旧巷</p> <p class="ql-block">悟道草舍——任弼时旧居</p> <p class="ql-block">任弼时旧居大门</p> <p class="ql-block">任弼时手绘帝国主义列强图,图中可见老虎,豺狼等图</p> <p class="ql-block">图中可见打豺狼的红军战士</p> <p class="ql-block">【西征国家长征文化公园】创意说明:</p><p class="ql-block">回望波澜壮阔的历史,不能忘却那些为信仰奋斗的革命先烈。1934年,红六军团9758人,从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坳南乡牛田村等地集结出发,离开湘赣苏区,成为红军长征的先遣队,踏上突围西征的信仰之路,揭开了红军长征的序幕。</p><p class="ql-block">1934年7月初,参加松山阻击战的红六军团,由于“左”倾错误领导,部队处于困难境地,未能打破国民党的“围剿”,被迫转移到永新县牛田村休整。1934年7月23日,中央书记处和中革军委给湘赣省委、省军区发出“关于红六军团转移到湖南创立新苏区问题”的训令。任弼时、萧克、王震在牛田村紧张地进行西征前的一系列准备。</p><p class="ql-block">西征纪念碑总高度19.34米,寓意着1934年长征西征段历史发生地。纪念碑三面代表着红六军团三支部队从不同的地方来到牛田集结和先遣。红飘带既是革命精神的具象化符号,亦象征红六军团从牛田出发的西征之路——它蜿蜒起伏如湘江浪涌,承载着9758名将士的信仰火种;它鲜红如血,浸染着松山阻击战的硝烟与牛田百姓的支援情谊;它凌空舒展,指向木黄会师的胜利曙光,更连接着新时代的红色基因传承。</p><p class="ql-block">纪念碑旁边两组群雕,一边代表军民鱼水情的集结整编,另一边则代表着待出发的先遣部队。</p><p class="ql-block">纪念碑位于牛田村湘赣省委旧址旁,与“红六军团西征出发地”标识碑形成轴线呼应。其设计既忠实还原红六军团从牛田突围的历史脉络,又以地球上的红飘带的为主要脉络,诠释“长征永远在路上”的时代内涵。正如红飘带所象征的,革命精神不是凝固的丰碑,而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从牛田的青山绿水间出发,流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 雷倩</p> <p class="ql-block">离开牛田村来到龙源口,五十年代发行的叁元人民币中的久大桥前,一幅石雕的3元人民币图</p> <p class="ql-block">久大桥,现名龙源口桥</p> <p class="ql-block">在桥对岸拍摄,可见桥大洞口边还有一个小桥洞</p> <p class="ql-block">桥的另一方向</p> <p class="ql-block">龙源口大捷是1928年6月下旬发生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战役,是红四军成立后取得的重大胜利之一,具体时间和进程如下:</p><p class="ql-block">一、战役时间</p><p class="ql-block">1928年6月23日(农历五月初六)。</p><p class="ql-block">二、战役背景</p><p class="ql-block">1928年6月,国民党赣军调集第3、第6军各一部,共5个团约1.5万人,由江西军阀杨如轩、杨池生指挥,分两路向井冈山根据地进犯,企图打通湘赣两省“会剿”的通道。红四军在毛泽东、朱德指挥下,采取“敌进我退,诱敌深入”的战术,集中兵力迎击赣军主力。</p><p class="ql-block">三、战役进程</p><p class="ql-block">1. 战前部署</p><p class="ql-block">红军以少量兵力在永新县城牵制湘军,集中红28、29、31团主力约3000人,在宁冈龙源口(今属江西永新)一带设伏。朱德、王尔琢率红28、29团扼守老七溪岭、新七溪岭制高点,毛泽东率31团在永新方向警戒,阻敌增援。</p><p class="ql-block">2. 新七溪岭争夺战</p><p class="ql-block">23日清晨,赣军第6军第19师主力向新七溪岭发起猛攻。红军29团(多为湘南农军,装备较差)凭险抵抗,因武器落后一度受挫。关键时刻,朱德亲率28团1营(主力营,装备较好)从侧翼迂回,冲锋时朱德手持冲锋枪带头冲锋,鼓舞士气,击退敌军多次进攻。</p><p class="ql-block">3. 老七溪岭突破</p><p class="ql-block">红28团主力在王尔琢指挥下,趁赣军在老七溪岭部署尚未完毕,抢占制高点,击溃敌军两个团,乘胜追击至白口,切断敌军退路。</p><p class="ql-block">4. 龙源口围歼</p><p class="ql-block">红军主力从新、老七溪岭合击,将赣军压缩至龙源口河谷地带。红31团一部从永新方向赶来增援,形成合围。激战至下午,全歼敌军一个团,击溃两个团,缴获步枪400余支,机枪数挺。</p><p class="ql-block">四、战役结果与影响</p><p class="ql-block">- 胜利意义:歼敌1000余人,打破国民党军第四次“进剿”,巩固了井冈山根据地,使根据地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六月辉煌”)。</p><p class="ql-block">- 历史地位:是井冈山时期红军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体现了“集中兵力、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游击战术原则。</p><p class="ql-block">补充说明</p><p class="ql-block">战役遗址龙源口桥</p> <p class="ql-block">路边的小花</p> <p class="ql-block">红军泉</p> <p class="ql-block">接泉水</p> <p class="ql-block">走进三湾</p> <p class="ql-block">三湾改编广场</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三棵树,当年毛泽东在树下宣布三湾改编措施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三湾改编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三湾改编三项主要内容:一是整编部队,把原来的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缩编为1个团;二是党组织建立在连上,连设立党代表制度,排设党小组,班有党员;三是团、营、连三级设立士兵委员会,实行官兵平等,经济公开。</p> <p class="ql-block">三湾改编亲历者李立的儿子,何继明将军为我们讲解三湾改编的重大意义和核心精神</p> <p class="ql-block">听何将军讲解。</p> <p class="ql-block">中间的孩子就是何将军</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主席在三湾的旧居</p> <p class="ql-block">三湾降下个北斗星,古驿道</p> <p class="ql-block">村边的晚霞倒映</p> <p class="ql-block">晚上与当地文艺团队联欢,演唱“飞虎将军颂”“新四军军歌”</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舞蹈“女兵”</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舞蹈“祖国你好”</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的灯光秀</p> <p class="ql-block">与龙将军之子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