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清名桥古运河

犇犇滴潮气先生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清名桥古运河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的老城南门外至新光路,全长5.5公里。其核心区域为跨塘桥至清名桥,而最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无锡清名桥古运河历史文化街区,早已成为了无锡的一张靓丽名片。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古韵悠悠,奔流不息,最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清名桥古运河,也是外地游客来无锡旅游必打卡之地。无锡清名桥古运河,一个充满活力的露天博物馆,被誉为21世纪的“清明上河图”。</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暮春,谷雨时节,春日暖阳,天气晴好,正逢周末,再次带着家人畅游无锡清名桥古运河历史文化街区。该景区依托于已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运河,荟萃了众多的历史遗存和人文景观,成为蜚声大江南北的著名旅游胜地!</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清名桥,原名清宁桥,位于无锡市南门外的古运河与伯渎港交汇处,飞架运河两岸。是一座长43.2米,宽5.5米,高8.5米的单孔石拱桥,桥身由花岗岩堆砌而成。清名桥,是景区内最具代表性的景观,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是北宋秦观后代秦清和秦宁出资建造的。日月如梭,冬去春来,清名桥始终静静守望,诉说古运河的缱绻温情。</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进入南下塘古街区,来到了大公桥。大公桥位于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与清名桥代表了两个不同的时代。大公桥建于 1930 年,由荣德生牵头修建,是江南无锡古运河上第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连续钢构桥。它方便了两岸丝厂职工上下班,体现了无锡人的智慧与心血,也凝铸了工商业之魂。景区以古运河为界,分为南下塘街和南长街两大区域,之间有清名桥、大公桥等桥梁相连接。因景区拥有丰富的历史遗存和人文景观,故被誉为“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是多年来享誉大江南北的著名旅游胜地。</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大公桥下来,继续穿行在南下塘古街区。行走在景区的石板路上,古建筑随处可见,它们大多数建于清朝末年和民国初期,漫步于此,一种厚重的历史感油然而生。仿佛时光在倒流,已回到了那个时代的生活场景之中,一种厚重的历史感也由此溢于言表!</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南下塘古街区,这个季节蔷薇花开得密密匝匝的,蔷薇花随处可见,花香四溢,给江南古镇增添了明艳动人的色彩。古街区内多处“蔷薇花墙”火了,大批游客前去拍照打卡。粉墙黛瓦的古建筑,配上满墙精致的蔷薇花,超级出片。都让人流连忘返!</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穿过南下塘古街区,伫立于伯渎桥。置身于此,映入眼帘的是古运河与周边的景致融合在一起,组合成了一幅幅具有水墨画效果的唯美场景,在蓝天背景的加持下令人惬意!</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过伯渎桥右拐,便进入大窑路。这里,保存着始于明朝的砖瓦窑遗址,这是我国古代砖瓦的重要原产地之一。无锡大窑路窑群遗址,既记录着过去的繁荣,又以它独有的韵味,陈述着该地区的沧桑。这是一个不该被忘却的地方,非常值得游客们去打卡。</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清名桥古运河历史文化街区,一年四季都是游人如织。2014年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清名桥古运河历史文化街区,也被列入了大运河江南无锡段的重要历史遗产。清名桥古运河历史文化街区,就像苏州的山塘街、平江路一样,成为无锡旅游必打卡的景区之一。</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