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高台民居坐落于喀什古城的东南一隅,是喀什古城中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原生态生土建筑群。它是南疆地区独特地域条件与建筑文化完美融合的典范,以独特的魅力成为标志性景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高台民居是喀什古城中硕果仅存的生土建筑群,漫步其间,过街楼错落有致,小胡同曲折蜿蜒,手工作坊星罗棋布,处处彰显着古朴的韵味。生土建筑俯拾皆是,那些被精心保留下来的原始建筑,仿佛穿越时空的信使,带着浓厚的年代感,静静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高台民居矗立于长达八百余米、距地面三十多米之高的陡峭崖壁之上,其地势之险峻,使之得以居高临下,巧妙地规避了洪水与暴雨的侵袭。得益于如此得天独厚的地形条件,早在千余年前,便有维吾尔先民选择此地作为栖息繁衍之所。历经数百载春秋,陆续有众多维吾尔人慕名而来,在这高崖之上筑屋定居,至今已积淀了六百年的悠久历史。更为神奇的是,在这高崖的土层之中,蕴藏着一种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色格孜”的土质。此种泥土质地极为细腻,粘性极强且牢固异常,堪称建造房屋与制作土陶器的上乘之选。</p> <p class="ql-block">几百年来,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房屋逐渐累积,层层叠叠,愈发高耸入云。每当新一代人呱呱坠地,老屋便会被加盖一层,以适应家族的增长。由于部分住户面临着住房空间局促的挑战,他们巧妙地利用两家相邻的屋墙,精心搭建起一两间横跨于狭窄巷道之上的土房,从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过街楼或半街楼景致。这样既未妨碍楼下行人的畅通无阻,也未对楼上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任何不便,展现了一种独特的生活智慧。</p> <p class="ql-block">民居中的巷道狭窄而蜿蜒曲折,房屋皆是由泥巴与杨木精心搭建而成,古朴而典雅。这里既有低矮的平房院落,也有二层楼和三层楼,乃至七层楼,它们巧妙地依地形而建,高高低低,错落有致,四通八达,构成了一幅独特的民居画卷。尽管这些房屋略显残败,但正是这种沧桑感,让它们更好地承载和保留了历史的深邃与文化的厚重,韵味十足。</p> <p class="ql-block">民居中房屋巧妙地依山势蜿蜒而建,空间布置摒弃了对称等传统概念的束缚,而是充分地利用了地形与空间的每一处细节,错落分布,别具一格。步入这民居之中,仿佛踏入了一座错综复杂的迷宫,过街楼、半街楼、悬空楼、楼上楼、楼外楼,各式建筑交相辉映,而那些弯弯曲曲、忽上忽下的小巷更是纵横交错,令人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民居中,房屋大多拥有着数百年的悠久历史,其中不乏一些民居历经世代相传,完整地保留了三四百年的风貌。这些民居的房屋门窗、屋顶、墙体,乃至其独特的颜色,都依然保持着往昔的模样,仿佛时间在这里静止了一般。每一户民居都宛如一部生动鲜活的家族历史,记录着家族的繁衍生息、兴衰更迭以及后代的绵延不绝。</p> <p class="ql-block">高台民居是喀什展现维吾尔古代民居建筑风貌与民俗风情的一处绝佳奇景,被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盛赞为“维吾尔族鲜活的民俗博物馆”。这些民居虽规模不大,却处处洋溢着喀什深厚的民俗文化韵味。特色工艺馆琳琅满目,咖啡馆香气四溢,美拍馆记录美好瞬间,书吧静谧雅致,民宿温馨舒适,各类场所种类繁多,令人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高台民居在2009年历经了一番精心的加固与改造工程,然而,它依然悉心保留了遗址展示区,这一区域洋溢着极为浓郁的西域风情与特色,令人仿佛穿越时空,领略到古老西域的独特韵味。</p> <p class="ql-block">未经改造的高台民居宛如一座被悠悠岁月深藏的废弃古堡,其生土墙体历经风霜,皲裂斑驳,宛如古老的龟甲,诉说着往昔的故事。那些悬空楼与半截楼,赫然屹立于三十米高的陡峭崖壁之上,摇摇欲坠,宛如末日降临后幸存者最后的避难所,充满了神秘与苍凉。朽木与红柳枝顽强地支撑着这些危楼,它们既是时间无情摧残的见证,也是人类不屈韧性的生动写照,共同谱写了一首关于生存与坚持的共生诗篇。</p> <p class="ql-block">摄于 新疆 喀什</p><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17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