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脸琵鹭 ‍深圳的文化符号

叶子青青

<p class="ql-block"> 冬季,去深圳避寒,所到的商场、公园、广场、地铁站等等,不少地方见到黑脸琵鹭的形象。当地出的产品也有以黑琵命名的。网上还有个黑琵俱乐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有些纳闷:黑脸琵鹭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禽,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为“濒危”(EN)保护等级‌,在全球范围内总数量也极少,被人们誉为“鸟类中的大熊猫”。当年秋季,我受鸟友急切相邀,专程越千里到盐城湿地,只与过境的黑琵鹭打了照面,拍了个影影。这里人为什么把这种稀罕的鸟类当成了文化符号!</p> <p class="ql-block"> 问深圳的朋友,大多兴高彩烈地说:黑脸琵鹭在深圳湾越冬,多着呢。它们是我们的“市鸟”!“市鸟”?我多方查寻,并非官宣,只是民意。民意竟能达到如此地步,比有一番景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于是,借来朋友的“大炮”,直奔深圳湾。正逢星期天,岸边游客人山人海,水边浅滩上黑脸琵鹭果然不少,三三两两,自由自在地觅食、戏耍,本性机警避人的黑脸琵鹭在这里并不太怕人,与人群距离很近,使游客,特别是我们爱鸟人,得以近距离地观赏它白羽浅金丝冠黑长喙黑长腿的优雅形象,拍摄它们的千姿百态。难怪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黑面天使”或“黑面舞者”。</p> <p class="ql-block">  黑脸琵鹭因为它们扁平如汤匙状的长喙,与中国乐器琵琶相似而得名。黑脸则因它的前额、眼周至嘴基的裸皮也是黑色,形成了独特的黑脸特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它们主要分布在东亚,繁殖于朝鲜半岛北部,越冬南迁于我国的湖南、贵州、广东、福建、海南、香港、台湾等地 ,在我国一般为冬候鸟。据资料记载:2024年全球共有6988只,较2023年增长了5.4%‌。2025年,全球首次达到7081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黑脸琵鹭对栖息环境要求很高,主要栖息于内陆水域岸边浅水处,如湖泊、水塘、沼泽、河口、沿海滩涂的沼泽地,也常在海边潮间地带和红树林活动‌。深圳湾则成为黑脸琵鹭在全球的第三大栖息地,2024年冬季己达到375只。它们备受深圳人的喜爱和保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黑脸琵鹭成为深圳的一种文化符号,传递着生态保护理念,体现了深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特色,营造了一派人鸟共处的生动而融洽的景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