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铁银发专列游(10)佛山祖庙

韩国占

<p class="ql-block">古铜塑像——舞龙。</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3月21日。早饭后我们乘车来到了佛山祖庙参观游览,据说还有佛山舞狮表演。</p> <p class="ql-block">‌佛山祖庙‌是岭南文化的代表性建筑之一,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它不仅是佛教寺庙,还融合了道教和儒家文化的元素,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p> <p class="ql-block">佛山祖庙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最初名为“北帝庙”或“灵应祠”。祖庙在明清时期进行了多次修缮和扩建,逐渐成为集祭祀、文化、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群。祖庙不仅是佛教寺庙,还融合了道教和儒家文化的元素,反映了岭南地区多元文化的交融。</p> <p class="ql-block">佛山市祖庙博物馆位于禅城区祖庙路21号,辖区包括祖庙古建筑群、孔庙、黄飞鸿纪念馆、叶问堂等。</p> <p class="ql-block">其中祖庙供奉道教真武玄天上帝,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佛山祖庙的双龙壁。</p> <p class="ql-block">祖庙景区集明清古建筑艺术和佛山传统文化于一体,为一组南北向依纵轴线对称的建筑群体,殿阁巍峨,雄伟壮丽,由南向北排列依次为万福台、灵应牌坊、锦香池、钟鼓楼、前殿、正殿、庆真楼,还包括孔庙、黄飞鸿纪念馆、叶问堂、碑廊、陈列馆和园林等景点,整座建筑多用木石材料,斗拱梁架全用坚实的木料接榫构成,殿堂屋脊以石湾陶塑(瓦脊公仔)装饰,</p> <p class="ql-block">獬豸。</p> <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勇猛无畏的独角神兽,知晓人言通识人性,能辨别是非曲直、善恶忠奸;其形类似麒麟,常怒目圆睁,额上常长有一角。</p> <p class="ql-block">蟾蝓。</p> <p class="ql-block">石雕洋人柱础。</p> <p class="ql-block">黄广华创作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祖庙的贴金木雕大神案。</p> <p class="ql-block">陶制彩绘画屏。</p> <p class="ql-block">孔庙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为清末民初佛山重要的尊孔场所,是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佛山祖庙戏台,正式名称为万福台,位于佛山祖庙内,是专供演戏用的戏台。万福台建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初名“华丰台”,后因光绪年间(1875-1908年)重修时为庆贺慈禧60寿辰而改名“万福台”。‌</p> <p class="ql-block">‌万福台‌:这是祖庙内的一个重要舞台,用于表演粤剧等地方戏曲。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传统的粤剧表演,感受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该戏台建筑在一个高2.07米的高台上,面宽三间,共12.73米,进深11.78米,台面至檐前高度为6.25米。戏台用一装饰大量贴金木雕的隔板分为前台和后台,隔板左右开门,“出相入将”,供演员等出入。前台三面敞开,明间演戏,次间为乐池‌。</p> <p class="ql-block">舞台上闪闪发光的描金装饰。</p> <p class="ql-block">万福台不仅是佛山祖庙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见证了粤剧在佛山的发展历史。作为粤剧的发源地,万福台在粤剧的传承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世界各地的粤剧团体都将万福台视为粤剧之源‌。</p> <p class="ql-block">万福台还是海内外红船弟子寻根的重要场所,昔日戏班组班后的首场演出常在万福台进行,使其兼具了粤剧审戏台的功能‌。</p> <p class="ql-block">‌佛山祖庙圣域牌坊‌,正式名称为灵应牌坊,始建于明景泰二年(1451年),是明景泰二年将祖庙“敕封”为灵应祠时所建‌。牌坊位于祖庙建筑群的中轴线上,采用四柱三间二层斗拱式木石混合结构,设计精确、结构严谨,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牌坊正面题有“灵应”,背面题有“圣域”金箔大字,檐、柱间大量使用斗拱,飞檐叠翠、层出不穷,显示出精湛的建筑工艺‌。</p> <p class="ql-block">灵应牌坊不仅是祖庙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具有防御台风的功能。牌坊的设计能够承受强台风的影响,显示出其结构设计的巧妙和实用性‌。此外,灵应牌坊作为祖庙的大门,不仅是建筑艺术的展示,更是历史文化的见证,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道教真武玄天上帝的崇拜和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p> <p class="ql-block">‌灵应祠‌:这里是祖庙的核心区域,供奉着北帝等神像,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古老的建筑和宗教文化。</p> <p class="ql-block">佛山祖庙的龟池,正式名称为锦香池,位于祖庙内,是游客必拜之地。锦香池开凿于明正德八年,历经沧桑,从最初的土池演变至清雍正年间的石池。池中矗立着象征北帝的石雕龟蛇像,寓意着北帝的庇佑和保佑。</p> <p class="ql-block">关于锦香池,有一个传说故事。据说投币于龟蛇像上并命中目标,寓意着财运亨通。这一传统习俗为祖庙的游览增添了不少乐趣与期待‌。</p> <p class="ql-block">褒宠牌坊始建于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是明武宗为追念礼部主事梁焯的功绩而敕建‌的纪念性建筑。结构‌为歇山顶四柱三间三楼式石质牌坊,通面宽7.12米,主体为灰质沉积岩,辅以砖雕装饰,题材涵盖鸟兽、花卉、人物等。枋额正面阴刻“褒宠”二字,背面刻有正德皇帝敕书全文190字,详述梁焯的功绩与嘉奖缘由,是研究明代敕命制度的珍贵实物。</p> <p class="ql-block">‌佛山祖庙褒宠牌坊的砖雕内容丰富,形态各异,主要包括龙、云、麒麟、牡丹花草、鱼、鼎、剑、鸭、莲花等图案‌。这些砖雕共计340个,分布在牌坊的屋顶、灰塑、石结构和地面等部位。其中,正楼有184个砖雕,边楼各有78个‌。这些砖雕不仅展示了高超的雕刻工艺,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继续传承和颂扬传统文化及优良的道德价值观‌。</p> <p class="ql-block">‌佛山祖庙里的火炮被称为四门古炮‌。这些火炮是佛山制造的,目前展出于佛山市祖庙博物馆内‌。四门古炮是佛山冶铸业的珍贵历史遗存,展示了佛山在古代冶铸业中的重要地位和技术水平。这些火炮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p> <p class="ql-block">佩剑武士。</p> <p class="ql-block">带有莲花装饰的山脊瓦片。</p> <p class="ql-block">‌黄飞鸿纪念馆‌:位于祖庙附近,展示了黄飞鸿的生平事迹和武术文化,是武术爱好者的必访之地。</p> <p class="ql-block">黄飞鸿纪念馆、叶问堂为纪念佛山籍著名武术家黄飞鸿、叶问而建,以弘扬佛山武术精粹,于2001年正式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舞狮表演之前,先有武术表演,为舞狮暖场。</p> <p class="ql-block">用全景镜头拍摄舞狮表演现场。</p> <p class="ql-block">南狮,又称“醒狮”,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汉族民俗文化 。它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五代十国后,随中原移民南迁,舞狮文化传入岭南地区。明代起,醒狮在广东出现,起源于南海(今佛山市)。2006年,醒狮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广州、佛山的大头狮俗称“佛庄、笑狮”,它的外形取唐代石雕狮子的精华,特点是额高、眉精、眼大、口宽带笑。</p> <p class="ql-block">醒狮站立起来。</p> <p class="ql-block">醒狮攀爬登高,用嘴打开条幅:祝大家身体健康。</p> <p class="ql-block">祝大家身体健康。</p> <p class="ql-block">白狮子出场了,这是佛山舞狮表演最大的亮点。</p> <p class="ql-block">关于南狮最大的特点就是神似,南狮突出一个“醒”字,就必须在“跃”、“扑”、“扎”三方面下功夫,功夫老练的舞狮手舞起狮来,已经达到睡狮已醒,动静分明,刚柔相济,形神俱备,人狮一体。</p> <p class="ql-block">表演程式‌:包括出狮、采青、舔须、睡狮、醒狮、收狮六个流程,融合武术步法(如南拳马步)与戏剧性情节。</p> <p class="ql-block">白狮子站桩、跳跃,步步惊心。</p> <p class="ql-block">狮舞(广东醒狮),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汉族民俗文化 ,为广东省佛山市、遂溪县、广州市申报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p> <p class="ql-block">醒狮,属于中国狮舞中的南狮。历史上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五代十国之后,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舞狮文化传入岭南地区。明代时,醒狮在广东出现,起源于南海县。现广泛流行于广东、香港、澳门、广西及东南亚、欧美各国华人社区。</p> <p class="ql-block">舞狮人动作多以南拳马步为主,狮子动作有“睁眼”“洗须”“舔身”“抖毛”等。主要套路有“采青”“高台饮水”“狮子吐球”“踩梅花桩”等。其中“采青”是醒狮的精髓,有起、承、转、合等过程,具戏剧性和故事性</p> <p class="ql-block">原来的庙宇拆除后,云龙柱被移至祖庙,并于1958年改建为华表。华表,古称桓表,是古代建筑物中用于纪功、装饰、标识的立柱。华表的底座通常呈方形,多为莲花座或须弥座。</p> <p class="ql-block">古祠蓻宫。这是佛山祖庙的代名词。</p> <p class="ql-block">离开佛山前,在古祠蓻宫牌楼前自拍留念。</p> <p class="ql-block">《咏佛山祖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南粤名刹立佛山,</p><p class="ql-block">金漆木雕映日斓。</p><p class="ql-block">千年香火祀北帝,</p><p class="ql-block">古韵新风万代延。</p><p class="ql-block"> 热河清泉</p><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2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