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略悖论:强盛的中国与焦虑的美国》

大波士顿老谭

<p class="ql-block">演讲人:Eugene(大波士顿华人投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家好,我叫 Eugene。</p><p class="ql-block">90年代初,我作为留学生来到美国。后来扎根波士顿,从一名工程师逐步转型为商业投资人,也见证了太多中美关系的起伏与变迁。</p><p class="ql-block">我的外公,曾是中国一所中学的创办人,深信教育可以改变命运。</p><p class="ql-block">而我在美国的这一代,则试图在理性与情感之间,寻找“华人身份”与“全球格局”的位置。</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不只是生活在两个世界之间——</p><p class="ql-block">我们活在一个两个大国正在彼此试探与定义彼此命运的时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我们为何焦虑?我们为何骄傲?</p><p class="ql-block">作为生活在美国的华人,我们时常被两个叙事夹击:</p><p class="ql-block"> • 在中国,媒体常说:“美国不愿意看到中国强大”;</p><p class="ql-block"> • 在美国,舆论又说:“中国人带来威胁、不透明、挑战美国价值”。</p><p class="ql-block">但我们心里清楚,这两个国家我们都深深了解、热爱甚至受益过。</p><p class="ql-block">我们焦虑,是因为夹在中间的身份并不容易;</p><p class="ql-block">但我们也自豪,因为我们看见了中国几十年奋起的不凡,也看见美国制度的光芒与缺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不能打的仗,无法停的冷战</p><p class="ql-block">我知道在座有不少朋友的孩子在美国服役,或进入国防、技术、金融等敏感领域。</p><p class="ql-block">而在中国,有的父母还在问:“中美会不会打起来?”</p><p class="ql-block">坦率说,中美已经处在一种不流血的冷战状态。</p><p class="ql-block">不是全面开火的战争,而是“高风险、低信任、高频摩擦”的灰色竞合。</p><p class="ql-block">但正因如此,我们更需要用理性去解读,而不是情绪去撕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谁来定义我们的价值?</p><p class="ql-block">在美国,我们被要求融入“民主自由”的话语体系。</p><p class="ql-block">可谁来解释:我们的家人几十年来靠辛勤劳动、子女教育、自我奋斗脱贫,这些难道不是人权?</p><p class="ql-block">我常常在思考:</p><p class="ql-block">在中国长大的那一代人,靠勤劳、纪律与集体主义获得尊重;</p><p class="ql-block">而在美国长大的这一代人,靠自由、创新与个体表达建立自信。</p><p class="ql-block">难道这两者只能对立,而不能共存?</p><p class="ql-block">民主与人权,从来不该只有一种定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我们能否创造“第三种身份”?</p><p class="ql-block">我们这一代旅美华人,或许正承担着一种使命:</p><p class="ql-block">既理解中国的强盛逻辑,也理解美国的焦虑结构;</p><p class="ql-block">既看得见中国的希望,也看得见它需要改进的地方。</p><p class="ql-block">这不是简单的“忠诚选择题”,而是一种融合、反思与建设性的存在。</p><p class="ql-block">我们可以成为桥梁,而不是裂缝;</p><p class="ql-block">成为讲述者,而不是被标签化的旁观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和各位探讨一个全球正在面对的重大主题:中国的崛起,与美国的焦虑。</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场持续中的世纪竞合,也是一种深刻的“大国战略悖论”:既无法共存为主导者,又无法互相摧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悖论的由来:谁来定义世界秩序?</p><p class="ql-block">冷战结束后,美国主导构建了全球秩序。WTO、IMF、联合国体系、美元体系,都是由美国设计并主导的世界运行框架。</p><p class="ql-block">然而,中国的迅速崛起打破了这种单极平衡。</p><p class="ql-block">没有经历殖民扩张,没有照搬西式民主,中国通过改革开放、产业升级、科技突破,实现了经济奇迹,也成为全球制造中心和新兴技术大国。</p><p class="ql-block">这对美国而言,不只是经济挑战,更是制度合法性的挑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军事维度:打不得,但必须备战</p><p class="ql-block">美国依然拥有全球最强军力,而中国正以惊人速度推进军力现代化。</p><p class="ql-block">中美之间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战略临界态”:核威慑、台海局势、南海岛礁、灰色冲突。</p><p class="ql-block">一方面,全面战争没人敢打。</p><p class="ql-block">另一方面,局部冲突的风险持续上升。</p><p class="ql-block">美国要围堵中国,却又害怕擦枪走火;中国要维护核心利益,却也避免被激怒挑起战争。</p><p class="ql-block">这就是军事上的悖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舆论之争:谁来定义“真理”?</p><p class="ql-block">过去,美国控制了全球的舆论场——CNN、BBC、Twitter、YouTube主导了“正确的声音”。</p><p class="ql-block">但今天,中国的声音越来越强大。CGTN、多语言新华社、TikTok、短视频传播,逐渐打破西方的“信息铁幕”。</p><p class="ql-block">美方频繁炒作“人权”“香港”“台湾”议题,其实是在用道德框架打击中国的国际合法性。</p><p class="ql-block">中国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讲自己的故事,不再做沉默的巨人。</p><p class="ql-block">全球进入了一个“多元叙事、对冲传播”的新格局。</p><p class="ql-block">这是“信息冷战”的真实展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文化软实力: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的对抗</p><p class="ql-block">美国的文化输出仍然强大:好莱坞、迪士尼、NBA、硅谷产品影响着世界。</p><p class="ql-block">但中国也不再只是制造者,而是逐步变成审美与技术的输出国:</p><p class="ql-block"> • 国潮兴起、抖音席卷全球;</p><p class="ql-block"> • 宁德时代、比亚迪改变汽车动力结构;</p><p class="ql-block"> • 华为、美的、小米成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文化软实力的博弈,其实是认同感与未来想象力的竞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意识形态冲突:人权、民主与“话语陷阱”</p><p class="ql-block">这是最敏感、也最关键的一层:</p><p class="ql-block">西方经常质疑中国缺乏民主、限制言论自由、侵犯人权。</p><p class="ql-block">但中国的回应是——我们有自己的民主模式,我们实现了大规模脱贫、社会稳定、医疗普及、教育提升,难道这不也是人权?</p><p class="ql-block">所谓“人权优越论”,实则是话语权斗争的延伸。</p><p class="ql-block">民主的形式多种多样,关键在于是否“为人民做事”。</p><p class="ql-block">世界已经不再接受“价值观殖民”那一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六、如果不让美国来引领世界,那是谁?中国?俄罗斯?</p><p class="ql-block">很多人问:“如果不是美国引领,那要让中国还是俄罗斯?”</p><p class="ql-block">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陷阱。</p><p class="ql-block">它预设了世界只能被某一个国家领导,是非黑即白。</p><p class="ql-block">但现实是:</p><p class="ql-block"> • 俄罗斯的体制并不具备全球号召力;</p><p class="ql-block"> • 中国也并不寻求输出制度或接管世界,它提倡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强调主权、尊重多样性;</p><p class="ql-block"> • 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倾向于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而不是接受某个超级大国的制度模板。</p><p class="ql-block">未来世界,不再是某一个国家当“老大”,而是一个多极、多元、协商型的新秩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结语:悖论不会消失,合作才是唯一出路</p><p class="ql-block">中美之间没有“你死我活”的宿命,但也无法回到“蜜月期”。</p><p class="ql-block">在这个悖论中,真正重要的,是能否保持冷静,构建对话机制,找到战略共存的边界。</p><p class="ql-block">我们正在见证历史的转折:</p><p class="ql-block">一个旧秩序正在瓦解,一个新秩序尚未建立。</p><p class="ql-block">这不是对抗的时代,而是选择的时代。</p>